“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前清大文豪刘鄂对济南之赞誉可以说是形象到了极点。“探究济南泉水”也是我们此行目的之一。而芙蓉街这条老街在我儿时记忆中也是古朴典雅,洋溢着济南味的。但好似鲁迅先生与久别的闰土重逢,面前车水马龙的芙蓉街忽然让我们不认识了:寿司、炸鱼、臭豆腐,味散鼻里;聊天、叫卖、打电话,声杂耳中。这根本与其他地方的小吃一条街别无差异。而至于泉水、垂杨,则只有在我的记忆中或芙蓉街深处去寻觅了。
所幸,一个“好心”的指路牌告诉了我们泉水所在。在芙蓉街之深处,我们终于发现了一眼脏兮兮的泉水和一片古色古香的老街巷。我们本打算放弃的课题“寻幽泉城古居”也有了一粒“复活”的种子。在地图上发现一处古建中的泉水时,我们欣喜若狂,满怀期待地叩响那扇半新不旧的木门,却很快吃了个闭门羹:这片“燕喜堂古建筑群”已被一家公司买下,不对外人开放。而相邻的几座青砖绿瓦房也成了商店、纪念品和私人公司。许许多多公司企业为追求时下流行的“文艺范”,不惜以破坏古建筑为代价去买下一些老房子,再对这些经历了百年风雨飘摇的老房子肆意重修粉饰,而遗留下来的,只不过是一栋套着“古建筑”外壳的写字楼罢了,而且正是这种商业化的破坏,使泉水断、垂柳伐,小溪成下水道,泉池成垃圾站。
惨遭“商业化”荼毒的不只是街道两旁的古屋,还有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们。印象中济南人和蔼朴实,亲切豪爽。但在街上散步或围于泉池旁的居民们丝毫没有淳朴开怀,仿佛只剩下了匆忙与焦急。在王府池子边卖水的一位老奶奶告诉我们:“如今世道变了,那些老街坊都不在这里住着了。剩下的都是想借芙蓉街赚钱。搬进来的也都是看中了芙蓉街游客多,赚钱多。瞧我这把老骨头,不正是为了钱才来这里卖东西的吗?”在交谈后得知这位老奶奶已寿登耄耋后,我们才明白:过度商业化改变的不只是一条街,还有一群人。
然则望眼天下,名扬四海之百年老城老街为铜臭所侵者,绝非独芙蓉街一街而已。但可全怪于游客乎?非也;居民乎?亦非也。如若政府愿拨款重修古街,再另辟商业区于他处,则经济、文化、旅游三全矣。虽凤凰丽江之过度商业化使其屡遭世人质疑,但四海内他山之石浩如烟海。以东瀛奈良城为例,古皇宫街巷犹存且古风浓郁,而奈良商业区则欣欣向荣,一片繁华。纵观世间,伦敦古城,丹麦哥本哈根城及紫禁城皆为古建筑保护与商业开发之范例。凡政府有心于保护古建筑和古街巷,正如古希腊先哲克拉克森所言:“何难之有。”但其可用心于此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