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我们的世界已被一张张刷爆朋友圈的照片填充得严严实实。人们拥堵着等待在栏杆外,用千万次精心设计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换取一张张美化的照片。它们就像孔雀骄傲的翎毛,昭示着主人的充实和幸福。
可是放下手机,只有自己看得到——生活仍是那只灰头土脸未开屏的孔雀。那只骄傲的美丽孔雀,只存在于虚拟世界,这一华美的囚笼里。究竟为什么,人们如此贪恋于朋友圈中虚假的幸福?
这与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不无关系。在那个“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朴素时代,人们不愁没有时间寄托自己的闲情逸兴。反观当下,人们被物欲裹挟着穿行于前进的大道上,哪里还有愚翁“独钓寒江雪”,哪里又还有痴人“闲敲棋子落灯花”呢?于是朋友圈应运而生,以最为快捷有效的方式成为人们宣泄情感、展示自我的“另一个世界”。它固然充斥着虚假,可那些惊鸿一瞥后便汩没在大量信息中的内容,有谁在乎是否真实可靠呢?
朋友圈“虚假的幸福”大行其道,也是整个网络风气使然。曾几何时博客、空间仅是人们发表意见、传达心情的媒介,可人类的虚荣心决定了炫耀永远比单纯的表达更有快感的事实,尤其是身边的人都在这么做。于是热衷于美化现实的人带动了越来越多的人,人们一边抱怨着身边的人过得比自己好,一边又情不自禁比起剪刀手在镜头前笑靥如花。剧场法则告诉人们,如果第一个站起来看戏的人没有被阻止,那么你想要坐着看戏是不可能的。车已经开了,车上的我们,都有责任。
说到底,给生活套上这个华美囚笼的,不是别人,而正是我们自己。当代人对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的怀疑,激起了想要进行确认和展示的强烈愿望。诚如蒂利希在《存在的意义》中所言:现代人的焦虑指存在性焦虑,即对无意义和空虚的焦虑。可是,那些寄托于朋友圈中的殷殷期盼,真的能缓解我们的存在性焦虑,使生命如愿变得充盈而美好吗?还是如川端康成笔下的舞姬,再多的脂粉也难掩其疲惫和狼狈的本质呢?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朋友圈华丽的囚笼并非一朝一夕的风靡那么简单,却也并非不能以一点一滴的求实和自信逐渐销蚀。以真诚的眼睛洞察生活的幽微百态,以细腻的双手抚摸触手可及的温暖,你会发现:原来不开屏的孔雀,也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