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阅读是一个人成长的途径。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广大的世界,也能按到一个更加明晰的自己。
一方面,阅读能够使我们拥有更多样的人生,进而感受到不同时空下的世界。《红楼梦》让我们感受贾府的兴衰,《神曲》领我们游历幻想与现实交错的三界,《理想国》领导我们探索一个理想化的社会体制……在每一本或古老、或现代的书籍中,我们得以游历不同的时代与不同的地域,或幻想或真实的世界,进而读出一个更广大的世界。
另一方面,阅读使我们获得更多观照自我的视角,从而读出一个更加明晰的自己。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使我们获得社会性的视角,休谟的《人性论》则从感知而认知的角度为我们解开了道德的面纱,班扬的《天路历程》从宗教层面提供了对自我的反思……阅读使我们汲取古今贤人的智慧以反观自身,从而获得更加明确、更加清晰的自我认知,读出一个更明晰的自己。
事实上,阅读的这两种目的正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同时也是缺一不可的:失去了对广大世界的认知会让人深陷于自我的泥潭,失去了对自己的明确认识会让人遭受“主体的位移”;更广大的世界中的反观能折射出更清晰的自我,而更明晰的自己也能观照出更为广大的世界。
因此,哪怕是将自己的修养视作最重要的目标的孔子也将对广大世界的观照——“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作为《诗经》的意义,因为广大的世界的知识是认识自己的重要工具;而强调认识客观世界的亚里士多德也不曾反对认识一个明细的自我的必要性,因为明晰的自己就是广大世界的一部分;在阅读中,不仅能读出一个更广大的世界,而且能够读出一个更明晰额自己,这才是阅读给我们带来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所以,我们需要阅读,更需要深入地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是一味走马观花而忽视对自我的反思,也不是只顾阅读的功利的现实意义而抛却对作者费心构建的广大世界的欣赏,而是要边欣赏,边反思,让阅读成为一次美妙而不失去收益的旅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欣赏广大的世界,认识明晰的自己。
因此,在午后的闲暇时光里,不妨手捧一册书卷,在微风的吹拂下沉浸其中,感受广大的世界与越发明晰的自己,也让阅读成为兼顾娱乐性与实用性的爱好之一,在阅读带来的广大世界中发现明晰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