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的乡村之旅_800字

时间:2022-04-09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暑期大家一定去青岛。上海。日照等大城市去玩了吧!我今年早已准备好了,到大别山区去体验农村生活哩。

大别山区群山环绕,风景迷人,虽然有几条公路通过,但是那环境还是十分静谧。在去往大别山的路上我们在盘山公路上像转陀螺一样,行了四个多小时,到了一座我自以为最高的山峰时却看到四周云雾很浓,隐隐约约看见几座山峰直上云霄,看不到顶,真可是一山更比一山高呀!我终于亲身体验了“高耸入云。”

到了大别山区,来到我爸的战友家,只见四处绿色一片,仿佛我们掉进了绿色的染缸,只有几户人家点缀在青山绿水间,真有点诗情画意呀!

刚到那,我便认识了一位大姐姐,她在合肥上大学,放假才回来。大姐姐跟我说明天早上我们去到那竹林里找板栗,我高兴得蹦了起来恨不得马上天明。第二天我早早的起来,姐姐在就在那里割草喂猪了。姐姐发现我起来了,便对我说“在仓库门口有两个小竹篮,你把它拿过来吧!”我和姐姐便穿过一旁竹林翻过一座小山,姐姐不愧为山里人,他步履轻快,如履平地,我却气喘吁吁,走走停停,姐姐不时回头来笑着等我。终于走向进一片竹林,那里树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尽管头上艳阳高照,但树林里却昏暗阴凉。姐姐说“到了,可以开始捡了。”我弯下腰,仔细用树枝在地下拨弄着,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几颗,姐姐一看,笑了起来,说:“你找的都是烂的。”我用手摸摸自己的头,害羞的笑了。我伸头对姐姐的篮子里看看,“哇!你找的这么多哇!”

姐姐用手拍了拍我的脑袋说:“傻小子,找板栗要在板栗树下找才行呢!”“噢!诀窍在这里。”我拖着姐姐叫我认板栗树,果然,事半功倍。不一会儿,我和姐姐满载而归。姐姐将板栗放在锅中烤熟了后再回来吃。姐姐又问我:“你去不去掰玉米?”“当然去了!”我很爽快的答应了。她们家的玉米田离屋很近,我们把田里剩下的玉米从杆子上白了下来,没掰几个手就疼了,但我还是忍着把玉米掰完。回到家,我们就要搓玉米。搓玉米,你还不知道吧!那就是把玉米粒从玉米芯上拨落下来。对于我来讲,那是一件技术活,但在姐姐的细心指导下我很快的就学会了搓玉米。

在大别山里呆了三天,除了捡板栗。掰玉米以外还帮婶婶喂猪,下地扒红薯,扒花生,当你从地下扒出大大的红薯和一串串像响铃一样的花生,你开心极了。越是快乐越是过得快三天的大别山之旅很快就结束了。我从中体验到了叔叔婶婶们的辛勤劳动,也分享了收获的喜悦。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