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先生有言,生活最好的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而在我看来,自信者的追求,就是如此,即有安徒生笔下“着火的光荣荆棘路”,亦有王小波描绘的“路两边是开满紫色牵牛花的竹篱笆”。在风风火火中挑战自己,在冷冷清清中充盈自己,便是一分独一无二的自信。台湾诗人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中说,孤独是一种很饱满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坐下来与自己对谈”,他的灵魂必然是富足而静谧的。这种冷冷清清,是梭罗“瓦尔登湖的粼粼波光”,是王阳明“格竹七日”的格物致知,是叶嘉莹诗词一生的“不死心灵”。富足不等于自恃,安分有别于墨守;自信者清冷,将自我追求的热烈内化,淡泊理性审视周遭、观照己身,以谦逊的态度和厚积薄发的坚韧迎接挑战。
乔布斯在给耶鲁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提到,我们要永远保持懵懂,保持饥饿。此言掷地有声,启示我们,面对“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自信者还须展露“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野心。“我们唯有风风火火地生活,才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用庄子的话说,不要失掉自己的性命之情。肩负“保护葡萄树的使命”,与木心一同宣告“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纵使挑战是千般荒凉,万里蹀躞,依然坚信“我前行的脚步将比任何恐惧更加锋利”。风火中自有一分豪气,“会当水击三千里,自信人生二百年”。
冷以蓄息,热以立命,安分与挑战并不矛盾,自信者最好的状态,确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正如被称为“最后一位圣人”的曾国藩,他带领湘军“扎硬寨,打呆仗”,自信于严于律己的恪守,自信于所向披靡的野心;他本人既能成就“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挑战,亦能安分地每天“茶余两则,读史十页”。由此可见,自信者的自身修养最终能反哺社会,于天地间平添一分自洽生机的意境。
同样,对十四万万之一的我们来说,这种高姿态并非难以企及。冯友兰先生认为,所谓圣人,其行为与普通人别无二致,区别在于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高度的觉解。这种自觉,即脱胎于自信,锤炼于冷热之间,需要我们安之若素,昂然向上,以此诠释生命之高贵。
“一个人只有具着这种自由的意识和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地热烈地享受生活的乐趣。”林语堂先生如是说。细嗅蔷薇,独守内心的丰满;保持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永远冷冷清清,永远风风火火,愿所有梦见远方的人,心有惊雷,生似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