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云:“千里长堤,得不偿失”。
——题记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融合六国,设立起了一个空前重大的帝国,自称“始天子”。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天下。”他,令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他,“自感到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后代帝王长久之业也。”但是,已经得意忘形的大秦帝国仅三世而亡,何也?只因他“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黎。”只因他“隳名城,杀俊杰,收世界之兵,铸感到金人十二,以弱世界之民。”此后,一个气概恢宏的帝国尔虞我诈,他那后代帝王长久之业的空想也随之幻灭。他的所做所为,早感到这巨大的帝国埋下了一颗衰落的种子……
公元前207年,西楚霸王项羽率军强渡漳水,从速“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紧接着赶快包抄秦军,楚军将士无不以一当十,杀喊声震天动地,楚军九战九捷,大破秦军,项羽此后便威震诸侯。入关者虽沛公,灭秦者项王也。恰是他的“破釜沉舟”必定了他此战必胜。
“出兵未捷身先死,长使豪杰泪满襟”。诸葛武候曾率军六出祁山,智取三城,收伏姜维,骂死王朗,大破羌兵,巧施奇策,又有赵子龙力斩五将,却终未能成功而归。只因马谡据谏失街亭,孟达疏忽丢新城,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甚至全部破坏,功败垂成,士气亦为之不扬。
正所谓千里长堤,得不偿失。嬴政因细节而失世界;项羽因细节而破秦军;孔明亦因细节而兵败祁山。由此观之,-决策成败的,常常不过一个细节。纵览古今成与败,我心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