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书屋,农耕文明的摇篮

时间:2022-02-14 07:36:24 作者:会员上传

简洁的装扮,是你;厚重的内涵,是你;纯朴的外形,是你;热情的本质,是你!

走进你,就走进了农耕文化;拥抱你,就拥抱了农耕文明。

——题记

近期,“农家书屋”一词频繁地出现在叔叔的话语里,伴着叔叔的事业蒸蒸日上。我对“书屋”好奇极了,得了空闲,赶紧去看看。

漫步在父亲当年劳作过的土地上,看着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蓦地,心里涌出浓浓的自豪——虽然离开老家进城念书已有多年,但那份嵌入骨髓的乡情是割舍不掉了。

记得儿时的家乡,土墙青瓦、炊烟缭绕、笑语飘扬,是质朴是无华是真实,是我的童年我的家。忽而,有淳朴的声音亲近了我的耳朵:

“老哥啊,我照书上说的去配肥料,今年的苗比去年长得好多了。”“这算啥?我今年的收成全靠那些书呢!”

“爷爷爷爷,我刚刚背了一首诗,书屋的阿姨说是写给像爷爷一样的人的!”“囡囡都会背诗了?真厉害!”

“你家的新房真漂亮,怎么办到的?”“书屋里都有呢!除了建筑设计的,还有穿衣打扮的,烧菜烧饭的,啥都有!”“真的?我也要去看看。”

……

显然,这些是和叔叔一样,从书屋里汲取了“财富”的人。

随着这些声音的到来,我在巷道里遇见了黝黑脸庞上闪着光的眸子,生动的眉毛上、眼角的皱纹里,仿佛都盛满了喜悦。这样的脸庞是我陌生的,又是我所期盼的。还记得爷爷嘟囔着“下点雨吧,庄稼渴死了”之时,眼里满满的担忧;和爷爷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群可爱的叔伯们紧皱的眉眼里,盛满了生活的无奈和艰辛。

现在,改变得太多了,我加快了步伐,去拜访他们嘴里的——书屋!

这是一间四四方方的小屋子,靠墙放了四架子各色各样的书刊,有时政新闻、文学名著、少儿故事等,更多的是各种科技致富类的,几乎涵盖了农林、养殖、加工等所有领域。角落的凳子上有三两人手捧新书,看到我进来,微笑着抬头与我打招呼。一个三十来岁的女子正安静地整理着架子上的书,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这便是书屋的阿姨了,她朝我点点头,示意我随意。当中稍空的地方挤着七八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席地而坐,抢着一本小人书。你翻一页,他翻一页,这个捏着嗓子学两句对白,那个直接表演起了动作,毫不在意裤子是否沾惹了灰尘、手脚是否侵犯了同伴。

这样干净整洁、安详宁静而又朝气蓬勃、红红火火的场景,让我的热情也激荡起来,鬼使神差的抽出一本书,开始招呼起小朋友们——大姐姐讲故事喽!

正要开工呢,一个小女孩突然急了:“姐姐,能不能等一下,我去把妹妹带来,她可爱听故事了。”说完,转身跑出了书屋,脑袋上一颤一颤的两根小麻花,似是不断催促着她快一点,再快一点。我收回了视线,不期然又撞进了一群的渴盼。耐不住他们的软磨硬泡,一则小小的伊索寓言很快接近了尾声。但是,我被打断了——

小女孩带着妹妹气喘吁吁地站定。

我想,我再难忘记这个小妹妹了。

她不说话,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手中的书。是错觉吗?我竟从那个仅够到我大腿的小小身影上看到了失落。没有过多的埋怨,没有任性的吵闹,是真的如大人一般的失落。是因为错过了一则故事吗?我不知道。

只是,在那双盛满了渴望、被泪光洗得晶亮的眸子面前,我讲故事的声音里多了一些别样的东西。

我安安静静地给孩子们讲故事,此时的我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大姐姐,我的心回家了。

恍惚间,一位伯伯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本书,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眼里有撞不开的欣喜。

终于,缕缕炊烟召唤了一个又一个的孩子,他们暂时回家了。

踏着夕阳的余晖,我也暂时离开了。

回过头,贪恋地看着这家书屋,感慨万千!叔伯们眉眼间的笑意、婶姨们闲适的家居、弟妹们与文字最初的拥抱,都有你,在推波助澜!

你,是农耕文明的摇篮!

小小的书屋,小小的你,静静地立在暖暖的阳光中。

不,是整个村子都静立在暖暖的阳光中,被幸福环绕着。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