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城乡调研报告3篇

时间:2023-07-07 03:11:45 作者:会员上传

  桂阳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北枕衡山,南临广东,自古为湖湘入粤的通衢要道,有“三湘之屏蕃,两广之管钥”之称。现辖26个乡镇(街道),面积2973平方公里,人口88万,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也是湖南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桂阳历史久远,文化厚重,交通便利,物产丰富,享有“八宝之地,千年矿都”美誉。近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融入大郴州,加速新跨越,聚力建小康,争当郴州起飞排头兵”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桂阳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走出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改革发展成果共享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路子,打造了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示范为抓手、机制为保障、村民为主体、基建为引擎”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桂阳样本”。如何更好地构建城乡新布局、展开农村新画卷?如何更好地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效应?XX年1月,受桂阳县委、县政府的邀请,湖南省委党校调研组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与县直主管部门领导及示范镇村群众的座谈,以及到太和镇、荷叶镇、仁义镇、樟市镇等示范镇实地考察,课题组认为,桂阳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来势好,全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尽显生机与活力。

  一、桂阳统筹城乡发展的主要做法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要求越来越高,任务也越来越紧迫。为此,桂阳县委、县政府积极顺应形势,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围绕“建设宜居利居乐居幸福桂阳”目标,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工作,形成了以“党委政府为主导、示范为抓手、机制为保障、村民为主体、基建为引擎”的做法和经验。

  1.坚持党委政府主导

  实践证明,我国农村的组织形式虽然是自治,但党委政府若撒手不管,农村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不现实的。党委政府不仅是城市发展的代言人,而且是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引领者,只有发挥党委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性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发展。从国内的发展经验来看,党委政府从规划、立项、财政、金融、科技、教育等方面创造条件,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本保证。近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先后制定了《桂阳县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桂阳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方案》、《桂阳县规范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工作方案》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操作性、科学性的指导性文件及实施办法,并通过不断加强实质性引导与资金的投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步伐。XX年,为打造“六镇十村一线”,实行资金“以奖代补”,建立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县财政累计投入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建设资金2亿元,撬动社会资金6亿元,真正发挥了党委政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主导与牵引作用。

  2.注重典型示范带动

  应该说,目前各级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财力是非常有限的。如何把有限的财力用好?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是撒胡椒面、面面俱到,就像把一把沙子撒到大海里,难以激起一点涟漪,很难看见变化。但若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就像握紧拳头集中用力一样,往往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桂阳县是郴州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如果短时间内在全县26个乡镇都投入资金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桂阳县委、县政府集中有限的财力进行示范带动,通过示范镇村建设以发挥榜样的力量,通过以点带面极大地推动了全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XX年,县委、县政府遵循“新烟区、新农村、新生活”的发展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镇村主体,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原则,突出重点、点面结合、以点带面,着力推进“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六镇”即通过对流峰镇、太和镇、敖泉镇、樟市镇、仁义镇、荷叶镇进行提质改造,积极发展特色镇,做大做强中心镇;“十村”即完成邱家、中留、白云、桐子坪、岸村、塘家门、糯粉、球村、漕溪、火田等十个村庄建设,形成新村新景、新风新貌;“一线”即规范村民建房示范线建设,对郴桂嘉公路沿线可视范围内的村民住房按湘南民居特色进行全面改造。从正式启动到基本建成仅仅半年多时间,就使得示范镇村的旧貌换了新颜,道路平整油化了、广场亮堂了、绿树成荫了、村容整洁了、房屋变得美轮美奂了,可谓一路风光看不尽,美丽镇村入画卷。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六镇十村一线”的成功引领,大大激发了其他镇村干部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XX年,积极争取示范镇的有11个、争取示范村的有60多个,从而产生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强大“示范效应”。

  3.加快推进机制创新

  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有良好机制作保障。近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从县情出发,在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特别是在“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中探索出了一些富有桂阳特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集体签名的申报机制、擂台比武的遴选机制、规范统一的空心村改造机制、村民主体的拆迁机制、定期督查的考核机制、末位表态的倒逼机制、竞争淘汰的退出机制、以奖代投的扶持机制,等等。每一个机制都有具体内容和深刻内涵,都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比如,《桂阳县XX年统筹城乡发展“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实施方案》规定:按照周调度、月督查、季奖罚、年考评的办法,将“六镇十村一线”示范建设工作纳入县直部门、相关乡镇(街道)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加减分项目,根据工作推进情况相应进行加分或扣分。每个季度对示范镇建设进行考核排队,对排名第一的示范镇奖励建设资金50万元,对排名倒数第一的示范镇罚款50万元;对连续两次(两个季度)排名倒数第一的示范镇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等等。正是运用这种具有操作性和激励性的灵活机制,极大地推动了“六镇十村一线”的建设,真正做到了上下一条心、全县一盘棋。

  4.突出村民主体作用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还是要发挥乡镇村民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村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桂阳县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工作中,充分挖掘镇村的潜力、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比如,在“六镇十村一线”的遴选中为了突出村镇的主体作用,创造性地提出“三有三无”、“三好三不”准入门槛,并按照这一条件筛选出纳入示范村的正式名单。“三有”,即有村民建设理事会、有村民请愿承诺书、有建设筹资方案;“三无”,即无废弃杂房、无旱厕、无裸露垃圾;“三好”,即村组班子好、产业发展好、示范效果好;“三不”,即拆房不补、用地不补、施工不阻,拆房征地补偿由各自然村自行解决。正是充分发挥村镇主体作用,并通过公平竞争,最终由村民积极性最高、准备最充分、符合“三有三无”、“三好三不”原则的村镇成功入选“六镇十村一线”示范点建设。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充分体现了村民的积极性、主体性,最终成功实现了四大转变:示范村建设由“要我建设”向“我要建设”转变;村民建房由“要我规范”向“我要规范”转变;废弃杂房拆除由“求你拆”向“自愿拆”转变;示范村确定由以前“领导定点”向由“村组争取”转变。“六镇十村一线”的示范点建设由于做到了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每个村镇各自不同的人文景观、自然生态、山水田园、建筑风情,打造出具有湘南文化特色、桂阳风格个性的美丽镇村,形成了各有特色、各有亮点,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比如,太和镇街道靓丽,流峰镇扩容提质后人气俱增,樟市镇文化休闲广场气势恢宏,三关村邱家自然村房屋美轮美奂,白云村正立、乌珠石自然村绿意盎然生态好……可以说,“三有三无”、“三好三不”原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一大亮点,也是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集中体现。

  5.打造基础设施引擎

  目前,桂阳县已经基本形成以“县城为龙头、小城镇为纽带、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支点”的多层次城乡统筹发展格局,其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引擎。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加大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按照“融郴(郴州)达江(舂陵江)”的战略方向和“城(县城)园(园区)互动”的建设理念,以组团式发展为主要模式,加快推进城东两型新区、共和工业新区和舍市滨江新区等组团建设,快速拉开40平方公里、4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骨架,构建“一中心多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深入推进“大县城”扩容提质战略,拉大框架、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位。全面完成主干道油化、绿化、亮化及人行道硬化、街景改造、背街小巷改造和出城道路亮化,加快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加快县城交通、供水、市政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等向农村延伸。着力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积极配合启动桂宁高速公路桂阳段建设,加快推进厦蓉高速公路连接线、x090线、x055线等干线公路建设,启动桂嘉公路改造、桂江大道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撤并乡镇间的重要连接路网建设,进一步提升完善贯通内外、连接城乡的综合交通体系。二是科学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支持舂陵江、正和等区域重点镇建设,打造好流峰、太和、樟市、敖泉等省市级中心镇、特色镇和示范镇。三是有序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公共财政投入向农村倾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向村镇延伸。努力把西水村打造成全省一流的新农村建设亮点工程和全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示范样板。突出“点亮工程”和环境整治两大重点,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暗现状,努力破解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二、桂阳统筹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阳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创造的统筹城乡工作成绩令人瞩目,特别是示范镇村建设的经验吸引了很多兄弟县市来考察学习。但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桂阳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统筹覆盖不全不匀

  中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针对的主要是城乡“二元结构”,实质是给城乡居民平等的发展机会。所谓“统筹”就是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管理制度、城乡收入分配,等等,最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近几年来,桂阳县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专门下发了《中共桂阳县委桂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桂发[XX]6号),并明确提出了五方面“统筹”具体工作要求。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缺乏具体实施细则,以致存在统筹覆盖不全、统筹力度不均匀的问题。具体而言,目前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精力主要集中在示范点建设、村民建房及基础设施建设,而在统筹城乡管理、教育、金融、户籍、公共服务等方面还着力不多,此外,其他非示范镇村的统筹工作准备还不太充分。总的来说,桂阳的城乡统筹工作还处于初始阶段或起始时期,正因为如此,很多示范村镇的年轻村民大多不愿留守村庄而愿意外出打工,变得漂亮的村庄仅剩老人、小孩守护。所以,“统筹城乡发展”既要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又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城乡环境卫生、城乡教育等等,特别是统筹城乡教育提升广大村民的素质更是当务之急。换言之,统筹城乡发展既要注重光鲜外表的打造,更要重视内涵式发展,否则统筹城乡的实际社会效果往往会大打折扣。桂阳的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着示范镇村不断增多,桂阳的统筹覆盖面应该会不断扩大、统筹力度也会不断加大。

  2.统筹资金不足不活

  “示范建设本身重在资金,难也在资金”。示范镇村建设是一个民生工程,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然而如何筹集足够的建设资金是摆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者们面前的一道现实难题。一是资金投入数量不足。由于“六镇十村一线”示范村镇建设极大地调动了其他镇村的积极性,这就意味着今后每年都要继续加以推进。XX年县经济工作会议已经提出要求,要“确保示范建设可持续、可复制,再完成6个示范镇、15个示范村建设”。按照现有模式和相关配套资金政策,如果在26个乡镇(街道)推广复制示范镇村建设,至少需要政府投入50亿元,这对于县财政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以荷叶镇为例,该镇镇区街道多、路线长、工程量大,除县财政配套1500万元外,资金缺口还有XX多万元。二是资金投入速度太慢。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示范镇建设中的一大难题是资金投入速度过慢。例如,荷叶镇的镇区提质改造已投入约3700万元,除县财政配套的资金已安排到位外,乡镇自筹资金难以落实,大多由承包方垫付,直接影响民工工资的支付,以致镇政府在年前不得不紧急筹措60万元资金用以支付民工工资。三是民间资金进入渠道不多。XX年桂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25元,增长11.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29元,增长10%,均超过郴州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桂阳县民间资金的实力是很强的,然而到目前为止,民间资金参加统筹城乡工作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许多资金还持一种观望态度,亟须加强政策引导。可以这样说,多方筹措资金,盘活资金市场,是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迫在眉睫的工作。

  3.统筹支撑不深不力

  一是支撑不深。桂阳县抓示范镇村建设不仅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更能激发乘数效应、拉动经济增长。据测算,示范建设财政每投入1元便能直接带动3-5元的社会投入。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必须坚定不移、果敢决断地干下去。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搞好示范村镇基础设施、扮靓镇村工作的同时,示范镇、村建设支撑不深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这种支撑不深的主要表现就是示范镇、村的建设与管理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一方面,示范镇村的建设还带有行政色彩,示范镇村的建设资金还是以财政资金为主,参与建设的企业中民营企业的机会还不多,另一方面,村镇的环境卫生、花木园林等的市场化管理还没有跟上,可以这样说,村镇的环境卫生、花木园林等如果不进行市场化管理很可能会昙花一现。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示范镇、村的市场化管理已经开始起步,但还没有形成气候,有的还处于设想阶段,需要进行政策引导和严格规范。二是支撑不力。如何将已经建设好的示范镇村环境保持下去、如何进一步做好示范镇村的后续工作、如何进一步推广示范镇村建设?关键还是要解决示范镇村的产业支撑问题。一个缺乏产业支撑的示范镇、示范村,必定是一个空心镇、空心村,是难以持续的,建得再美也没有意义。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些镇村虽然建起了漂亮的房子、宽广的道路,但村上没有像模像样的产业,有些村依然只是一些单一的传统产业。比如,烟叶是桂阳的传统拳头产品,烟叶产业是不少镇村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控烟将是一个基本的趋势,目前很多村民仍然没有看到烟叶发展存在的潜在危机,更不懂得如何将烟叶产业转型升级,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统筹城乡发展必须加强村民的市场经济教育,着力培养村民的市场意识,引导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包括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业、特色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支柱产业。

  三、桂阳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路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举措。XX年是桂阳“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年”,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持续有序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这是桂阳不断提升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的当务之急。

  1.坚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

  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确,当一个国家和地区在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市与乡村相互融合就在所难免。国际经验表明,当城市化水平处在50%左右时,是推动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促进城乡融合的最佳时期。目前,我省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接近50%,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需要指出的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一定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之路,这是因为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农民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根本举措。桂阳要加速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一定要认清新型城镇化这样一个大的趋势,自觉走新型城镇化之路。要继续按照“做强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的思路,着力构建桂阳县城、产业集聚区及重点镇、新型农村社区三级配套的现代新型城镇体系,引导和促进人口、产业、生产要素向新型城镇聚集,实现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特别是要强化桂阳县城和各乡镇小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实现城乡产业发展互相融合、城乡居民生活普遍改善,从而建成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桂阳。

  2.大力发展镇村特色产业

  统筹城乡发展,根本在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镇村建得再好,也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桂阳县示范镇村建设还要着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产业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经济强村,推动桂阳县域经济加速发展。各示范镇村不仅要比基础设施建设、扮靓程度,更要比产业发展情况,要通过评比、奖惩措施激发各乡镇发展产业的热情。一般来说,可以着力推进以下特色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供给基地,提升农业发展空间,精心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庄园经济。近年来,桂阳县积极把现代庄园经济作为休闲农业与龙头企业的“升级版”进行重点打造,安排休闲农业等专项引导资金,支持项目建设与品牌开发,强化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结合,促进融合发展,现代农庄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涌现了包括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体验认知、养生保健等多种形态的农业庄园,逐步形成了如神农蜂、桥市度假山庄、阳山湖农业生态园、九竹园有机农庄、奇秀度假山庄等庄园品牌,扩大了影响,产生了效益。今后要继续因地制宜培育各种特色农庄,切实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桂阳乡村旅游业大有潜力可挖。要按照《桂阳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性总体规划》,把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作为加快桂阳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切实落实《规划》中关于“一心一圈,两带三组团,产业支撑多个点”的构想。“一心”,即桂阳城市旅游接待与都市农业中心;“一圈”,即围绕县城周边的郊野休闲度假圈;“两带”,即骑田岭盐铁古道民居休闲旅游带和舂陵江文化苦旅生态风光旅游带;“三组团”,即阳山古村组团、大溪唐文化风景区组团、泗洲古寨组团;“产业支撑多个点”,即结合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芙蓉食品加工园以及水稻、油茶、烤烟、水果、药材等多个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示范点,达到连点成片、连片成景的效果,努力把乡镇旅游和农庄经济打造成为桂阳新型主导产业。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市场化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生事物,也是培养村民市场意识、优化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形式,通过市场化服务可以逐步改变农民万事不求人的小农意识。随着示范镇村的不断增多,花卉苗木、镇村环境卫生、农村金融、村民购物等都需要仿效城市相关的运作方式进行市场化管理,这就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让农民享受到良好的市场化服务所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四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加快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桂阳的许多农产品如橙子、豆腐等产品的品质是相当好的,一定要加大农产品加工的力度,让桂阳的农产品像临武鸭一样进行充分的加工和市场运作。此外,要大力推广村企合作模式,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产业带动、合作开发、直接参与、智力帮扶、公益捐助等多种形式,与示范镇村合作共建,利用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通过村企共建拓展企业自身发展的空间和领域。

  3.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实践证明,统筹城乡发展,政府不能靠边站,当“甩手掌柜”。政府不仅要投入,而且要按照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加大投入力度。但又要看到,政府投入始终是有限的,或者说仅靠政府投入是不可能完全解决统筹城乡发展特别是示范镇村建设的资金来源问题的,必须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要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巩固政府投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统筹城乡发展必须规划先行、量入为出、有序推进。要继续选择部分村镇重点投入打造,以点带面,分批推进。县财政对新的示范镇建设投入1500-XX万元、示范村投入300-500万元的标准不能变,最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对政府资金的投入要加强资金的审计与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贪污腐败的滋生。不然,兴起一批示范镇、村,倒下一批干部,将极大影响人们对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认识,从而形成新的工作阻力。二是要鼓励有条件的镇、村集资投入。示范镇、村建设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也就是说,示范镇村建设的主体、享受的主体都是村民自己,要通过宣传教育,让村民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积极筹资建设示范镇村。例如,有些镇村条件较好,需要提高建设标准的,增加的投入就需要集资来解决。此外,在整个建设资金中集资也应占一定的比例,绝不能让政府唱独角戏。对集资必须加强管理,绝不能借口集资而肆意摊派,扰乱农村金融秩序,引发新的社会问题。三是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通过发挥市场的作用来筹集资金,通过积极创新土地运作、资产盘活、招商引资、向上争资、名人捐资等多渠道筹融资办法,有效破解示范镇村建设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吸引战略投资者来桂阳投资兴业,带动桂阳统筹城乡工作更上一层楼。例如,县委统战部可以围绕“同心·致和”工程,积极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各方面优势,引导海内外资金为桂阳统筹城乡发展加油鼓劲,献计出力。

  4.改善民生提高民生水平

  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在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均衡的理念、务实的举措来改善民生,切实提高镇村的民生水平。为此,必须建立起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全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逐步实现全县村民与市民同步小康。一是实现教育发展均衡化。要加大全县农村教育投入,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建设等项目,提升农村中小学设施和师资水平,不断改善全县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统筹教师资源,通过逐年招聘充实农村师资队伍。制定激励政策,对长期在桂阳农村基层和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发放特殊津补贴,对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给予经费补助。县财政要安排专项资金对有高中以上学历又愿意扎根农村的青年进行农业专门技术培训,让其成为桂阳农村发财致富的技术能手。二是实现社会保障均等化。加快健全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并轨的层次和水平。三是实现城乡就业平等化。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制度障碍,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县财政每年要安排就业创业引导专门资金,积极搭建安心在农村创业的平台,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激发民间投资和创业,扩大就业,加大对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支持力度,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四是实现文化体育事业公益化。按照“政府牵头、市场运作、共建共有、共管共享”的原则,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农村社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政策、法律服务“五下乡”活动,积极引导城市科学文化、信息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居民文化素质同步提升。示范村镇不仅要在村镇基础设施配套、房屋美化等实体方面发挥示范作用,还要在文化建设、村民素质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只有坚持民生导向,真正提高村民的素质,统筹城乡发展的“统筹”领域才能做到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才能在成功打造桂阳统筹城乡发展示范村镇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统筹更有后劲、更可持续,建设城乡和谐发展的幸福桂阳、美丽桂阳!

关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明确了到XX年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全市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标台,城市居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30%,农村村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15%。对照这一目标,就我市城乡客运情况而言,目前全市共有客运企业16家(市9家、县7家),其中城市公交客运3家、出租客运7家、农村客运6家。城市公交线路17条,路网长度为228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11万人次;农村客运线路26条,路网长度766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3万人次。城市公交车244台(含校车21台),城乡客运车辆249台(其中市73台,县176台),出租车1587辆(市1291辆,县296辆),车辆档次和车况一般。1、4、7、9路城乡客运线路中巴车,已由市政府全部收购,3、6、8路和701线上的中巴车已完成资产评估,正在解决收购资金问题;5条农村客运班线(市区—中矿、市区—701、东村—二冶、市区—凤矿、市区—灰河)采用挂靠方式经营。

  虽然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我市城乡客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农村客运发展十分明显,全市151个行政村,已有131个村通车,但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场站建设滞后;运力仍显不足;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线路调整不够及时;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机制

  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项,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

  (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三)加快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连接线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的公路主体框架,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优化改造农村路网,加强农村路网与重点镇的连接,尽量形成闭合线路,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场站建设。尽快在顺安、县城北等处选择合适位置兴建换乘中心;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四)积极融资,努力保证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资金足额到位

  在财政投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利用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五)稳步推进,逐渐扩大城乡客运一体化范围

  围绕到XX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

  (六)政策扶持,不断优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环境

  将城市公交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一大战略,加大公交换乘中心、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资金投入。在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核算时,合理界定政策性亏损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进行专项补助。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减免相关建设费用。

文体局统筹城乡发展关注民生状况调研报告

  一、**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现状

  (一)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情况

  1、群众文化活动

  (1)举办各种节庆文化活动。春节期间,每年一届的“**县春节电视联欢晚会”如期举行,已连续举办了5届,县城春节焰火晚会举办了3次,各乡镇村委会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异彩纷呈。积级参与组织策划每年一届的五龙“三月三”民俗文化旅游节活动。另外每年的“三·八”、“五·一”、“七·一”、“八·一”、“十·一”、“元旦”等全县性节庆活动都积极参与组织。

  (2)开展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县城广场文艺活动在县委宣传部的重视下及承办方的努力下,在县文工团的精心组织下,42个单位(部门)轮流承办广场文艺演出活动76场,观众达32.7万人次。

  2、群众体育活动

  群众体育工作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始终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体育、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校体育、残疾人体育等齐头并进,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每两年举办一届乡镇运动会,“凤凰杯”全县老年人体育运动会每年举办一届,各中小学每年均开展一次冬季运动会,民族体育运动名目众多,职工体育尤其以煤、电、烟草等行业开展得较活跃,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生活需求。XX年至今,共举办全县性大型群体活动14次,参加人次达1XX人次,开展的运动项目有篮球、足球、乒乓球、田径、拔河、门球等。各乡镇举办运动会40次,参加人次1600人次。全县各行业系统开展各种运动会50次,参加人数达6000人次。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年均达13万人次。另外,积极组队参加省、市(地区)级举办的各类体育比赛,取得过优异的成绩。由于**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曾多次受到国家、省、地区(市)的表彰和奖励。

  (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情况

  1、文化设施

  (1)文化馆、图书馆:1985年3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22万元建成了**县文化图书馆新馆大楼,占地面积4960平方米,馆舍面积1280平方米。作为县级文化设施的标志性建筑在省内外引起积极反响,各地参观者纷至沓来。1999年,又由中央、省、市投资及自筹资金共110万元建盖了文化馆综合楼,建筑面积1349平方米。至此,文化馆馆舍面积达到2600余平方米,图书馆馆舍面积557平方米。后文管所从图书馆析出,图书馆馆舍面积仅500平方米。XX年5月,因城市建设需要,文化图书馆大楼被拆除,图书馆、文管所均租房办公,文化馆仅存文化馆综合楼一幢。

  (2)影剧院:1982年2月,由省、地、县三级投资和县电影公司发展生产基金及贷款新建了**县影剧院。影剧院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梁石棉瓦屋面,该影院至今还承担着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大型会议等活动任务。各乡镇电影院现仅存竹基、者黑电影院,其余的都已拆除或坍塌成危房。

  (3)新华书店:1985年,省新华书店投资25万元,征地979平方米,建盖了两幢办公及业务用房,建筑面积5138平方米。XX年2月,因凤山街老城改造,老书店被拆除,曲靖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在原址上兴建新华书店综合楼,建筑面积2685平方米,总造价205万元。

  (4)乡镇、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县辖4乡4镇,共104个村委会、5个社区。县城缺图书馆(新建)、文化馆(改扩建)、博物馆(新建)、体育馆(新建)。现建有乡镇文化站1个(龙庆),尚有7个乡镇文化站(葵山、高良、五龙、竹基、雄壁、丹凤、彩云)不达标。现有村委会(社区)文化活动室 30个(需改扩建),尚有79个无文化活动室。

  2、体育设施

  1982年,县政府以综合利用方式,集资60余万元在城区建盖了**县体育馆,体育馆占地5828平方米(其中场地2560平方米,房屋建筑2918平方米),馆内建有露天灯光看台篮球场二块,看台座位3500余个。沿场周围建筑三层楼房共64间,除一部分划给集资单位使用外,其余为体委职工和运动员宿舍、摔跤训练室、洗澡间和餐厅。XX年底,由于城市发展规划需要,**县体育馆被全部拆除。1990年9月,地方筹资25万元,在县城小石山水库下新建约3万余平方米的综合运动场(设田径跑道和足球场)。1991年11月,筹资9万余元建成游泳池一个,规格为50米×21米,占地面积1860平方米。1991年11月,筹资46万余元建成集训练、办公为一体的室内综合训练房一幢,建筑面积878平方米。XX年初,**县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XX年“雪炭工程”受援单位,该工程为预制式轻型钢架结构综合健身馆,统称为“中国体育彩票综合健身馆”,总造价200余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投资150万元)

  ,已于XX年10月投入使用。积极争取竹基、丹凤等乡镇列入农民健身工程经费补助点,争取了项目的确定和体育器械的支持。

  XX年8月,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经普查,全县有非标准体育场地85块,标准体育场地335块(教育系统205块,体育系统4块,其他126块)。标准体育场地按开展项目划分,有篮球场286块(教育系统195块,其他91块),有固定看台的灯光篮球场7块,门球场11块,田径场3块,足球场3块,小运动场4块,棋牌房9块,乒乓球房2块,室外网球场2块,室内轮滑场、保龄球房、台球房、室外游泳池、综合房、篮球房、排球场各1块。

  3、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情况。

  **县现有各类文化经营户178户(其中音像制品零售店52户,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7户,书刊22户,电子游戏室6户,三小印24户,电子出版物零售店1户,录像放映厅、歌舞娱乐场所56户)。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始终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并坚持不懈地抓好“扫黄打非”工作,以日常巡查和专项治理为手段,以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为目标,大力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经营活动。近五年累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0649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13744户(次),收缴非法物品26655件,共处罚金12.41万元,协助有关职能部门取缔无证照文化经营场所56户。每年均组织全县文化经营户举办1—2期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班,使其合法守法经营。

  二、**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严重不足,难予开展正常文化体育活动;

  (二)正常业务工作经费缺乏,导致活动开展较少,难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三)文化体育管理、业务人才紧缺,出现断档现象;

  (四)文化产业发展路子窄,难予形成规模;

  (五)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点多面广,难予面面俱到,违规经营行为时有发生。

  三、**县文化体育事业(民生方面)发展对策

  对今后如何实现文化体育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真正让群众满意,特提出如下发展对策:

  (一)建好“三馆”(即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启动一中心(即体育活动中心),9乡镇都有达标文化中心(站),建成一批村级文化活动室,逐步建成县、乡、村配套的三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建设。

  (二)全县农村文化户(联合会)发展规范有序,基本实现每个村委会有一支活动正常的业余演出队,每年创产值3000万元左右。另外,每年进行一次表彰奖励,每年举办1至2期文艺骨干培训班。做大、做强**农村文化户品牌,经营收入逐年增加,并成为农民增收的又一支柱产业。

  (三)县级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人人都有一个展示才艺的舞台。

  (四)继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送戏、送书),每年下乡演出10至15场,解决农民看戏难问题。

  (五)县城广场文艺活动精彩纷呈,每月都有一场广场文艺演出,丰富县城居民的文化生活。

  (六)加大全县文化市场管理力度,实现文化市场繁荣,市场经营秩序良好,让群众满意。

  (七)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放映任务,实现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100%,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问题。

  (八)图书馆建设实现规范化、现代化、科技化,实施“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九)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产值逐年有明显提高,力争到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让文化产业成为农民的一项支柱产业,成为全县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组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相关内容,国民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全县年平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数占同类人口数的40%。

关于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明确了到XX年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发展目标,也就是:全市城镇人口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0标台,城市居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30%,农村村民利用公交出行率达到15%。对照这一目标,就我市城乡客运情况而言,目前全市共有客运企业16家(市9家、县7家),其中城市公交客运3家、出租客运7家、农村客运6家。城市公交线路17条,路网长度为228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11万人次;农村客运线路26条,路网长度766公里,日均行程约4万公里,日客运量约3万人次。城市公交车244台(含校车21台),城乡客运车辆249台(其中市73台,县176台),出租车1587辆(市1291辆,县296辆),车辆档次和车况一般。1、4、7、9路城乡客运线路中巴车,已由市政府全部收购,3、6、8路和701线上的中巴车已完成资产评估,正在解决收购资金问题;5条农村客运班线(市区—中矿、市区—701、东村—二冶、市区—凤矿、市区—灰河)采用挂靠方式经营。

  虽然这几年市政府加大了投入,我市城乡客运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尤其是农村客运发展十分明显,全市151个行政村,已有131个村通车,但与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目标,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还有差距,主要是:缺乏强有力的协调工作机制;场站建设滞后;运力仍显不足;资金难以落实到位;线路调整不够及时;公交化改造进展不快。

  为加速全市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铜陵,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加强领导,尽快建立城乡客运一体化强力推进机制

  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对涉及到多个部门才能办理的事项,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处理;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城乡客运一体化工作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各年度目标和落实措施。

  (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市、区、县”一体化、“路、站、运”一体化原则,统筹规划公路路网与客运站场,尽快构建一个以公路网络为基础、客运站场为节点、客运线路为通道的一体化城乡客运网络体系,使各种城乡客运方式有效衔接,以实现客运资源共享和旅客“零距离”换乘。

  (三)加快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客运一体化承载能力

  一是加快路网建设。加快高速公路与干线公路、干线公路与农村公路连接线的工程进度,进一步完善“六纵六横”的公路主体框架,在全面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优化改造农村路网,加强农村路网与重点镇的连接,尽量形成闭合线路,构建主城区、城镇30分钟上高速,行政村(不含“飞地”)30分钟至主(副)城区的一体化交通路网。二是加快场站建设。尽快在顺安、县城北等处选择合适位置兴建换乘中心;另增建3-4个农村客运站;同时加快市区至重点集镇,重点集镇与集镇沿线的候车厅和招呼站建设。

  (四)积极融资,努力保证城乡客运发展一体化资金足额到位

  在财政投入控股的前提下,按照公用事业改革的总体要求,鼓励社会资本以合资、合作或委托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公交投资、建设和经营,利用实施特许经营制度,逐步形成国有主导、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格局;积极探索城市公交公司参与农村客运班线的公司化改造的新路子;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由车籍所在市、县、区政府出资收购班线。

  (五)稳步推进,逐渐扩大城乡客运一体化范围

  围绕到XX年我市一主两副城区和主要集镇公交运营网络全覆盖的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大投入,彻底更新破旧车辆,增加车辆数量,逐渐将我市万人拥有公交车数量提高到与马鞍山、芜湖相当的水平,及时调整线路布局,加快农村客运的公交化改造,争取东部城区早通公交车,农村公交逐渐向钟鸣、东联、胥坝、天门、灰河等5个主要集镇延伸。

  (六)政策扶持,不断优化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环境

  将城市公交作为我市优先发展的一大战略,加大公交换乘中心、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资金投入。在公交企业的成本和费用进行年度核算时,合理界定政策性亏损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贴。对公交企业承担社会福利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所增加的支出,定期进行专项补助。优先安排公交设施建设用地,减免相关建设费用。

相关推荐

    工业园区企业项目生产经营调研报告

    为了能更好应对和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好当前工商企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企业排忧解难找准方向,促进我县国民...

    下乡驻村调研报告3篇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纪检委院驻漳源镇山坡村工作于每月月底进驻该村开展工作。入村后,针对调研工作,我们及时研究拟订了入户调查提纲,村情调查表、村两委干部和党...

    2019年女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根据全国妇联《关于开展女大学生“村官”调研的通知》要求,海南省妇联组织各市县妇联,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省...

    人事调研报告4篇

    按照《xx省人事系统“争先创优”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紧紧围绕“三先三优”的活动目标,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一年来,全局领导班子思想...

    大二寒假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社区教育调研报告  当今人类社会无论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参与国际竞争,还是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国民整体...

    班子成员三严三实专题调研报告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局党组紧扣“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严格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rd...

    我市焦炭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调研报告

    拉长产业链条 打造煤化工基地--我市焦炭行业的现状与发展 我市焦炭工业年轻而有活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的壮大是基于豫港焦化集团的建立且发展成为豫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研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本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亮点是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大的戏头是有效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定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