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录15——“国家政策扶你,你得愿意站起来,要不白搭。”红旗村住户刘大嫂评扶贫。
★实录16——“其实每天干活我全身都麻木了,也只是靠着信念在支撑,因为我知道,只要好好干,总能干好。” 红旗村住户郭大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感动。
农民的质朴真诚永远都那么令人感动,也是中国社会幸福和谐的希望所在。红旗村治安状况很好,郭大哥家里养着很多猪,院落里停放着拖拉机、虽然也拴着狗看护,但大门都是敞开的,人际间信任和坦诚要比城里好得多,我们住上几天,对人戒备之心也少了许多。农民已经为中国维护稳定大局做出了最大的贡献,将来中国社会的要更加和谐,很大程度要依靠农民和我们党的鱼水之情。
★实录17——“我作为一个返乡创业青年,很感谢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心。我一定再接再厉,干好家乡创业,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上富裕之路,做出自己的贡献。” 红旗村住户郭大哥自身艰苦创业,却不忘党的恩情。
★实录18——“你们今天就要走了,我心里特别复杂,(凌晨)四点钟就睡不着了。” 红旗村住户郭大哥对我们依依不舍。
三、推动“三农”繁荣稳定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这些年来,太仆寺旗的农村面貌有了显著变化,但似乎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特别是粮食、人口、生态问题还很突出。人口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尤其是连年干旱,地下水位剧减),粮食难以自给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最终结果是农民生活仍很贫困,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所以必须把培育人口控制机制、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开展生态建设和调整重点扶持政策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之间协调发展和良性循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实行大农业规模生产战略
这次目睹的农村衰败景象有点超出我的想象,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崛起、大力实施农村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这种景象极不符合发展趋势。“三农”举步维艰,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三化”中的农业副业化,直接影响粮食生产,低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又直接导致大量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类似太仆寺旗农区这样的地区,无法像江南鱼米之乡那样,坐拥自然资源禀赋,仅靠小农生产经营即可衣食无忧。北方平原和牧场土地辽阔,但自然资源条件、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较差,“靠天吃饭”的困境更为突出,自我保障能力较差,一旦连续收成不好,农民返贫、人口流失、土地荒漠化、农业副业化立即浮出水面。
因此,有必要实施大农业规模生产战略,采取集体农庄产业化经营的方式,就像现代企业制度一样,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建立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利益联合体,统一规划、合作生产、集中管理,实行种养加、供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发挥生产技术、设施建设的规模优势,比如农民土地集中管理后,可以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更快地走向集约化、自动化,提升生产效率、保障能力、市场话语权等农业产业链价值,把农村从“原始材料生产基地”转化为全面开发、深化加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
(二)大力推行开发建设式扶贫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发展多种多样的合作社,多建一些种养合作社,多成立一些绿色环保节约的沼气站,帮助农民通过努力获得自身发展,要比直接拨款救济要有效得多。中国农村基本上是小农经济状况,农业起步低、规模小,依靠原始积累来脱贫致富存在风险大、效率低、见效慢的先天性弱点。一大批农村青年特别是返乡创业青年,是农村人才中的精英,有志气、有思路、有技术,但苦于缺乏信贷支持,无法启动创业计划或扩大再生产。在太仆寺旗调研期间,那些青年致富带头人有的希望扩大生产,还有的希望创立合作社带领群众致富,但普遍面临的最大困扰是缺乏信贷支撑,大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少,农村信用社贷款则条件苛刻。如果中国多几个像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尤努斯这样的金融机构和银行家,多提供一些小额贷款,那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福音。大批农村精英去创业,农民企业家成长起来,这是农村的希望。
(三)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以来,“三农”工作一直是全党和政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已连续发布8个涉农一号文件,农村发展加快,农民收入也有恢复性增长。但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两种制度安排和政策产生的矛盾日益凸现,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继续扩大。以目前国家经济水平,完全有能力加大反哺“三农”力度,将更多更好政策向“三农”倾斜,可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同时,农村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分解了城市发展压力,确保社会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