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讲解技巧

时间:2023-06-08 03:03:55 作者:会员上传

  导游词讲解技巧有哪些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导游词讲解技巧,希望能够帮到您!

  ( 一 ) 巧用声音

  无论是口头语言, 还是书面语言, 都有一个 " 声音 " 的问题, 即读起来顺不顺口, 听起来悦不悦耳。人们之所以喜欢百灵鸟?璩?, 讨厌乌鸦的嘶叫, 原因就在于百灵鸟声音欢快、清脆、悦耳, 而乌鸦的声音沙哑、沉闷、哀伤。当然, 音质是天生的, 很难改变, 然而, 正确运用声音的技巧, 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 有些还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意大利一位著名演员上台表演数数字的节目, 从1数到100, 当时观众认为这个节目平淡无奇, 实在没有意思, 可是这位演员一念, 竟把全场吸引住了。观众听到的仿佛不是枯燥的数, 而是一个发自内心的倾诉, 使人大为感动。这位演员表演成功的诀窍很简单: 在数数的时候, 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技巧, 充分发挥了它的传情作用。因此, 要使自己的语言收到 " 声入心通 " 的效果, 就要善于运用声音的技巧。

  1. 掌握语调

  任何语言都少不了要用抑扬顿挫、起伏多变的声调和语调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情感。英语、法语、日语等语言如此,汉语更是如此。在现代汉语中, 语调是以声调为基础的。 每个音节都有四个音调 ( 有的还有轻声 ), 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这 " 四声 " 又分为 " 平声 " 、 " 仄声 ", 平仄的对应和交错就形成了语言的抑扬之美。 古代汉语诗词歌赋都极讲究平仄等 " 格律 " 。现代诗文虽不讲 " 格律 ", 但说话和写文章同样需要讲究声音的节奏美。语言大师老舍先生说:" 我写文章, 不仅要考虑每一个字的意义, 还要考虑到每个字的声音。不仅写文章是这样, 写报告也是这样。 我总希望我的报告可以一个字不改地拿来念, 大家都能听得明白。虽然我的报告作的不好, 但是念起来很好听, 句子现成。比方我的报告当中, 上句末一个字用了一个仄声字, 如‘他去了'。下句我就要用个平声字。如‘你也去吗?' 让句子念起来叮当地响。好文章让人家愿意念, 也愿意听。 "( 老舍《关于文学语言问题》)

  在导游活动中, 书面导游语言要讲究语调变化, 口头语言则要善于运用语调变化, 语调平平的导游文字读起来缺乏活力; 语调平平的导游讲解, 听起来则缺乏生气, 味同嚼蜡。因为“人的各种感官都喜欢变化, 同样的, 也都讨厌千篇一律。耳朵因为听到同一种连续的声调会感到不舒服。”(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1958 年第2期 ) 在导游讲解中, 有高潮, 也有低潮, 在高潮时, 音色应明亮些, 圆润些, 在低潮时, 音色应深沉些, 平稳些。抑扬高低的语调变化往往能使语言具有音乐般的节奏感, 使人爱听。关于语调的问题, 德国导游专家哈拉尔德?巴特尔在其著作《合格导游》 ( 旅游教育出版 社 1988 年 9 月出版 ) 中说:" 尽管每个人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每个人都可以赋予自己的声音以尖锐的、刺耳的或平稳的不同音调。瓮声瓮气的或有气无力的声音会起到阻碍作用, 使人感到不快。如果你是属于这种声音的不幸之人, 不要感到沮, 通过录音练习, 至少可以削弱这一缺陷的锋芒。 " 导游的语音、语调等都要与自己积极向上的“ 合拍 ”, 使用的语调最好是不高不低和具有谅解性的, 并适当以情发声, 以声带情, 使之声情并茂而无矫揉造作之感。

  2. 调节音量

  音量是指声音的强与弱。在导游过程中, 如何调节好自己声音的音量, 是语言表达的又一技巧。首先, 要根据游客多少及导游地点、场合来调节音量。游客多时, 音量要以使离你最远的游客听清为度, 游客少时音量则要小一些。在室外讲解, 音量要适当大些, 在室内则要小一些。 因此, 导游人员平时要注意练声, 从低声到高声分级练习, 以便在不同的情况下, 掌握说话音量的大小。其次, 要根据讲解内容调节音量, 一是将主要信息的关键词语加大音量, 强调其主要语义, 例如:“我们将于八点五十分出发。”这里主要是强调出发时间, 以提醒游客注意。二是故意压低嗓门, 先抑后扬, 造成一种紧张气氛, 以增强感染力。例如:“〔轻声〕这天晚上 , 天黑得不见五指, 庙里静得出奇, 突然, 一阵电闪雷鸣划破夜空, … ” 可见, 音量大小调节得当, 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但要注意的是, 音量调节要以讲解内容及情节的需要为基准, 该大时大, 该小时小, 绝不能无缘无故用高声 ( 尖声 ) 或低声, 不然便有危言耸听之嫌。

  3. 控制语速

  导游讲解, 如果一直用同一种速度往下讲, 像背书似的, 不仅会缺乏情感色彩, 而且使人味, 令人昏昏欲睡。因此, 导游讲解应善于根据讲解的内容, 游客的理解能力及反应等来控制讲解语言速度。美国著名演说家费登和汤姆森在所著的《讲演的艺经验》一书中说:“关于讲演速度, 所应遵循的原则, 就是随时注意变化。” 在导游讲解中, 语速的基本规则是一一

  放慢语速: 需要特别强调的事情, 想引起游客注意的事情, 严肃的事情, 容易招致疑惑误解的事情, 以及数字、人名、地名、人物对话等等。

  加快语速: 众所周知的事情, 不太重要的事情, 故事进入高潮时等等。

  讲解语言速度的快与慢是相辅相成的, 必须注意节奏急缓有致。讲太快了, 像连珠炮似的, 听者竖起耳朵, 集中注意力听, 时间一长, 精神高度紧张, 特别容易疲劳, 注意力自然就会涣散。相反, 太慢了, 不能给人以流利舒畅的美感。一般来说, 讲解的语速应该掌握在每分钟200个字左右。 但对年老的游客要注意放慢语速, 以他们听得清为准。 在导游讲解中, 尤为重要的是, 要善于根据讲解内容控制语速, 以增强导游语言的艺术性。请看实例: " 光绪的凄苦, 只有他的贴身太监王商能领会, 一天晚上, 王商趁慈禧熟睡之机, 买通了看守珍妃的宫女, 偷偷地将珍妃带到了玉澜堂同光绪见面。相见之下, 两人有诉不尽的衷情, 说不完的心里话, 真是难舍难分。月过中天了, 珍妃还不忍离去, 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 讲这段话时, 语速应沉重迟缓一些, 但当讲到后边一段时, 就要注意加快语速, 以渲染紧张气氛: " 就在这时, 殿外传来小太监的咳嗽声, 王商一听, 不好! 慈禧太后来了, 怎么办? 珍妃此时再走已来不及了…… "

  由此可见 , 充分利用讲解内容即配合内容来调整语速, 该快就快, 该慢就慢, 是控制语速的重要方法, 要使讲解语言入耳动听, 就必须注意控制语速, 控制语速的技巧并不难掌握, 把音节拉长, 速度就慢, 把音节压缩, 速度就快。

  4. 注意停顿

  停顿是导游员讲解中短暂的中止时间, 所谓 " 中止时间 " 不是指物理时间, 而是就心理时间而言的。中止时间的长短难以规定秒数。导游讲解时, 并不是讲累了需要休息一下, 才停顿片刻而沉默, 而是为了使讲解能收到心理上的反应效果, 突然故意把话头中止, 沉默下来, 假如你一直滔滔不绝, 口若悬河地说个不停, 不但无法集中游客的注意力, 而且也会使你的讲解变成催眠曲。反之, 如果说话吞吞吐吐, 老半天才说出一句话, 或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 不仅会涣散游客的注意力, 而且容易使人产生语言上的歧义。 因此, 这里所说的停顿, 是指语句之间, 层次之间, 段落之间的间歇。据专家统计, 最容易使听众听懂的谈话, 其停顿时间的总量, 约占全部谈话时间的35%至40%。

  导游员讲解停顿的类型有多种, 举例说明如下:

  (1) 语义停顿

  它的原则是, 一句话说完要有较短的停顿, 一个意思说完要较长的停顿。例如: " 由于历史的变迁,/ 当年的魏国公府早已毁坏了。 || 现在的瞻园,/ 是当年魏国公府仅有的遗存,/ 是当年府内西花园的一部分。!| 清朝时, 这处遗园被改为藩署街门,/ 乾隆皇帝南巡时, 曾经在这里游览。 || 如今, 青砖洞门上, 那 " 瞻园 " 二字, /就是乾隆皇帝的御笔。 |(/ 表示较小的停顿,|| 表示较大的停顿 ) 由于有了这些停顿, 导游员才能有条不紊地把层层意思交待清楚。

  (2) 暗示省略的停顿

  不直接表示肯定或否定, 只用停顿来暗示, 让游客自己判断。 例如: " 请看, 那边一线起伏的山峦像不像一条龙?|| 后边的几座小山丘像不像九只小乌龟? 这就是一龙赶九龟的自然奇观。|

  (3) 等待游客了解的停顿

  先说出游客好奇的话, 再停顿下来, 使游客处于应激状态。例如: " 现在, 这里仍保留着用人祭祀河神的习俗, 他们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祭祀盛典。仪式时, 众人将一位长得十分漂亮的小姑娘扔进河水之中。 " 导游员说到这里, 故意停了下来。此时, 游客脸上现出了惊疑的神情, 难道如今这里还保留着如此野蛮不人道的风俗? 停了一会儿, 这位导游员接着说: " 不过, 这位姑娘是用塑料制作的。 " 游客们恍然大悟。恰到好处的停顿, 能使后续的话语产生惊人的效果。

  (4) 强调的语气停顿

  美国的戴尔?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中叙述了林肯用停顿进行强调的经验:

  " 林肯在讲话时, 经常说着说着就把话头从中间切断, 每当他讲到重要地方, 为了加深听众内心的印象, 他就使出‘切断话题 ' 这一招, 而暂时沉默一下, 凝视听众的眼睛。为了使自己的内容和意义, 能深深刻在听众的心里, 惟一能使他达到这一目的的, 就是他所具备的沉默, 因为沉默加强了他说话的力量。"

  尽管这是关于演讲的经验之谈, 但对于导游讲解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总之, 导游员讲解时注意停顿, 可以使语言变得流畅而有节奏, 收到 " 大珠小珠落玉盘 " 的效果。

  ( 二 ) 活用修辞

  修辞, 又称辞式、修辞格, 它是在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创造的增强表达效果的格式。恰当地运用修辞, 能使导游语言鲜明生动, 更趋艺术化。下面介绍几种在导游语言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1. 比喻

  比喻, 就是用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所谓相似, 可以是外在的, 如形式、颜色、气昧、声音等; 也可以是内在的, 如性质、作用、感 情等。正如刘艇、《文心雕龙》所说:" 或喻于声, 或方于貌, 或拟于心, 或譬于事。" 比喻是修饰语言最常用的方法。

  (1) 使抽象变形象的比喻

  如:“苗家姑娘特别喜欢唱歌, 她们的歌声就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清亮动听”。 歌声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概念, 这一比就形象化了。

  (2) 使人 ( 物 ) 形象鲜明的比喻

  如:" 相传八仙之一的何仙姑, 长得十分有姿色, 她最喜欢穿绿色的衣裙, 亭亭玉立, 就像一株吐艳的荷花。

  (3) 使景物形象化的比喻

  如:“从岳阳楼观赏洞庭风光, 你就会觉得, 洞庭湖就像一只偌大的银盘, 远处的君山就像一只镶嵌在其中的青螺…"

  (4) 丰富想像的比喻

  如果说想像是翅膀, 那么精彩的比喻就是翅膀的羽毛。请看一段描写镜泊湖吊水楼瀑布的一段文字导游: " 在浓阴蔽日的密林中走不多远, 你就可以看见气势磅暗的大瀑布, 它像轰雷、骤雨、飞 珠、崩玉, 雪浪花似的泡沫, 跳荡着、咆哮着 , 溅起的水珠儿, 蘑菇云似地冲向天空, 然后化作轻纱般的薄雾, 在阳光照射的特定角度下, 你可看见彩虹般的景色。" 这些比喻, 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给人以身临其境的美感。

  (5) 使语言简洁明快的比喻

  如:“莲蓬的形状是个圆锥体, 底朝上, 尖端和茎子连接着, 顶上有许多小窟窿。” 这段话如果用比喻, 就可简化为:" 莲蓬的形状就像一个喷壶嘴。" 既简练明快, 又具体形象。在运用比喻时, 必须注意几点:

  ①要就熟取喻, 就近取喻。要选熟悉的, 通俗的事物来比喻陌生的事物或深奥的道理。也就是 " 以易喻难 ", 使人容易理解, 如果 " 以难喻易 " 或 " 以难喻难 " 就失去了比喻的意义, 反而越比越糊涂。

  ②要以异显同, 既本体与喻体有本质的不同, 但又有相似点。例如:" 城惶庙就像你们东京的浅草一样。 " 虽然有 " 像 ", 但不是比喻, 而是比较, 比较的前后是同类事物, 而比喻的前后不是同类事物。

  ③力求新颖, 不落俗套。

  自古以来, 把西湖比喻为 " 玻璃 " 、" 镜 " 、 " 明月 " 等等的人不少 , 但第一个把西湖比喻为春秋时代越国绝代佳人西施的惟宋代大诗人苏东坡, 他以 " 若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 的诗句形象地概括了西子与西湖的美质。此外, " 西湖 "" 西施 " 又都有一个 " 西飞益增情趣。由此可见, 新颖的比喻 , 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是十分强烈的。

  2. 比拟

  比拟 , 又称 " 假拟 ", 是根据想像把物拟作人, 把人拟作物, 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的修辞方法。在导游语言艺术中, 最常用的是拟人。

  (1) 使情景交融的比拟

  如:" 看, 山上的迎客松正在微笑着, 向我们伸出了热情的手,欢迎各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呢。" " 迎客松 " 是植物, 赋予人的思想感情之后, 会 " 微笑 ", 会 " 伸出热情的手 ", 这样就增添了形象性。

  (2) 烘托气氛的比拟

  如:" 舜帝南巡时, 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踪到了洞庭山。在这里, 她们得到了舜帝死于苍梧的消息, 顿时, 两个妃子悲痛欲绝, 泪水顿作倾盆雨, 满山的翠竹也和她们一起发出了阵阵揪心的呜咽声… " 这里把 " 翠竹 " 人格化, 烘托出悲痛的气氛, 使人为之心动。

  运用比拟时, 必须注意三点:

  ①要符合事物特征。如:" 傍晚时分, 你们可以看到‘金蝉操琴 蝴蝶舞, 青蛙烟娼打锣鼓 ' 的情景。 " 这里所说的都符合 " 金蝉 " 、 " 蝴 蝶 " 、 " 青蛙 " 的特征, 如果改用 " 蝴蝶操琴青蛙舞 " 就成笑话了。

  ②表达要恰当、贴切。如:" 将军岩矗立在这里, 庄严地俯视着脚下起伏的山峦, 像在检阅千军万马。 " 如果这样说:" 将军岩亭亭玉立地站在那里, 似在翘盼丈夫的归来。 " 这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③要注意语体特点。拟人的手法在讲解景观及其故事传说时常用, 但在类似简介的说明文体中一般不用。

  3. 夸张

  夸张, 是指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 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在导游语言艺术中, 夸张可以强调事物的特征, 鲜明地表现出导游人员的情感, 引起人的共鸣。正如高尔基所说的:" 夸大的好东西, 使它显得更好; 夸大有害类的东西, 使人望而生厌。 " 同时, 夸张还能唤起人丰富的想像。如:" 瞧, 这湘绣被面上的芙蓉花 , 似能散发一种浓郁的芬芳, 招引着一只只纷飞的蜜蜂和蝴蝶。" 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湘绣技巧的高超, 引起人们美好的想像。夸张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 通过比喻形式进行夸张

  例如:" 龟蛇酒喝了延年益寿, 几蛊下肚就会产生飘然若仙的感觉。" 这里用 " 飘然若仙 " 来夸张地讲述龟蛇酒的功效, 使人对龟蛇酒产生一种神秘感。

  (2) 通过比拟进行夸张

  如:“海水湛蓝湛蓝的, 蓝得使人见了恨不得变成一条鱼, 钻进波浪里尽情嬉戏。”

  (3) 通过神化进行夸张

  如:" 三国时期, 张飞和关羽曾在这礁晓峰下棋, 忽然上有一巨石落下, 关公抬头看见, 顺势将于中一颗棋子扔过去, 把即将下落的巨石阻在半腰。张飞见了大声喝彩, 不料喝彩的声浪把边上另一块巨石冲断了一半。现在, 就在他们下棋的石桌边, 还有一块 ‘喝断石 ' 。"

  在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时, 必须注意两点: 一是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 给人以真实感。如:" 七仙姑的泪水就像泉水似地从脸上流了下来。 " 这类脱离实际的夸张, 只能给人以虚假、浮夸之感。刘德、在《文心雕龙?夸饰》中说过:" 夸而有节 ", 也就是说, 夸张要掌握分寸, 不能毫无根据地乱说。二是要明确, 显豁。 夸张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 胜似真实, 要一眼就能看出。

  ( 三 ) 讲解手法

  导游讲解的语言艺术形式, 对于取得良好的导游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导游讲解过程中, 每个合格的导游人员几乎都有自己一套娴熟的导游方法和技巧, 而且各有特色。这里, 根据导游语言所基本具备的理、物、趣、神四个特点, 列举一些实例, 着重从语言艺术的角度, 介绍几种常用的讲解艺术手法。

  1. 描绘法

  描绘法, 就是运用具体形象, 富有文采的语言对眼前的景观进行描绘, 使其细微的特点显现于游客眼前。在旅游过程中, 有些景观没有导游人员的讲解和指点, 很难发现其美的所在, 唤起美的感受。而经过导游人员一番画龙点睛或重彩泼墨似的描绘之后, 感受就大不一样。例如: 在景色如画的苏州西湖洞庭山的石公山上, 一位导游员对游客描绘说:" 朋友们, 我们现在身在仙山妙境, 请看, 我们的背后是一片葱翠的丛林, 面前是无边无垠的太湖。青山绕着湖水, 湖水映着青山。山石伸进了湖面, 湖水‘咬 ' 住了山石, 头上有山, 脚下有水。真是天外有天, 山外有山, 岛中有岛, 湖中有湖, 山如青龙伏水, 水似碧海浮动。" 接着, 他跌若有致地吟道:" 茫茫三千顷, 日夜浩青葱, 骨立风云外, 孤撑涛声中。" 这位导游员情景交融的描绘, 使游客就像在观看彩色宽幅风景影片的同时, 又听着优美的画外音。

  2. 简述法

  简述法, 就是用准确、简洁、冷静的语言, 把景观介绍给游客,使他们在具体欣赏品味景观之前对景观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请看实例: 导游人员引领着游客来到岳阳楼前, 在登楼之前, 导游员介绍说:"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岳阳楼, 它与武昌的黄鹤楼, 南昌的滕王阁合称江南三大名楼, 素有‘洞庭天下水, 岳阳天下楼 ' 的美誉。它原是三国时代东吴时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 。唐代建为岳阳楼, 宋代由巴陵县令滕子京主持重修, 整个楼阁为纯术结构, 重檐盔顶,1984年落架大修后重新开放。现在楼高20米, 由四根楠木柱支撑, 楼顶就像古代将军的头盔。全楼没有一颗铁钉, 这在力学、美学、建筑学、工艺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现在, 楼内藏有清代刻的《岳阳楼记》雕屏, 大家要想领略‘衔远山, 吞长江, 浩浩汤汤, 横无际涯 ( 《岳阳楼记》 )' 的风光, 请随我登楼观赏。"

  3. 感慨法

  感慨法, 就是用寓情于景、富有哲理性的语言激发游客的情绪, 使他们得到一种愉悦的启迪。请看实例: 在号称 " 海天佛国 " 的普陀风景区, 导游员带着游客登上佛顶山, 俯瞰大海。这时, 导游员在一旁启发似地感慨道: " 朋友们, 眼前这锦鳞片片, 白帆点点的水面就是东海, 多少年来, 这海拥抱着、冲刷着佛顶山, 以它特有的气势启迪着人们: 海是辽阔的, 胸怀无比宽广, 海是厚实的, 什么都能容纳, 海是深沉的, 永远那么谦逊……常看大海, 烦恼的人会开朗, 狭隘的人会豁达, 急躁的人会沉稳…… " 听着这些充满人生哲理的话语, 游客们获得的又岂止是山水美景?

  4. 述古法

  述古法, 就是向游客叙述有关历史人物、事件、神话故事、轶闻典故等, 以丰富游客的历史知识, 使他们运用形象思维更好地了解眼前的景观。请看实例: 坐落在武汉月湖畔的古琴台, 游号事就这么看, 没有多大意思, 导游员采取述古式的导游手法后, 游客对琴台的了解就深入透彻多了。导游员说:" 这座古琴台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音乐家俞伯牙鼓琴的地方。有一次, 楚国的俞伯牙坐船遇风, 阻隔在汉阳, 在这里, 他遇见了一个叫钟子期的人, 伯牙知道钟子期喜欢听琴, 就用十弦竖琴弹了两支曲子, 一曲意在高山, 一曲意在流水。钟子期听完, 很快把乐曲的含意说了出来, 伯牙十分钦佩, 两人从此成了莫逆之交。一年后, 钟子期病逝, 俞伯牙十分难过, 特此到钟子期的墓前弹奏了一曲‘高山流水’, 弹完后就把琴摔掉了, 发誓不再鼓琴, 这就是后人所说的伯牙摔琴谢知音。北宋时, 为了纪念他俩, 就在当年他们鼓琴、昕琴的地方建了一座琴台, 取名伯牙台。" 游客们纷纷被导游员述古式的讲解所打动, 再看古琴台时, 感受就不一样了。

  5. 逗趣法

  逗趣法, 就是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导游讲解, 让游客在乐趣中得到精神享受。例如: 在苏州西园的五百罗汉堂里, 导游人员指着那尊 " 疯僧 " 塑像逗趣说:" 朋友们, 这个疯和尚有个雅号叫‘九不全 ', 就是说, 有九样毛病: 歪嘴、驼背、斗鸡眼、招风耳朵、瘸瘸头、烧脚、鸡胸、 斜肩脚, 外加一个歪鼻头。大家别看他相貌不完美, 但残而不丑, 从正面、左面、右面看 , 你会找到喜、怒、哀、乐等多种感觉…。另外, 那边还有五百罗汉, 大家不妨去找找看, 也许能发现酷似自己的‘光辉形象 ' 。 " 风趣的话, 逗得游客乐此不疲, 游兴顿增。

  6. 猜谜法

  猜谜法, 就是根据旅游景观的内容和特点, 以谜语的形式引发游客的兴致。请看实例: 有位导游员在杭州九溪十八涧对游客说: " 这儿的路处处曲, 路边的溪水叮咚响, 远近的山峦绿葱葱。清代文人俞槌到这里时, 诗兴大发, 挥笔写道:‘曲曲环环路, 叮咚泉, 远远近近山……, 前面已用了叠词, 朋友们猜猜看, 第四句写树时, 俞描用的什么叠词? " 游客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 " 郁郁葱葱树 ", 有的说 " 大大小小树 ", 最后在导游员的启发下猜出是 " 高高下下树 " 。大家都惊叹俞槌用词的精妙。这 " 高 " 和 " 下 " 贴切传神, 写活了沿山而长的树林。游无锡蠢园时, 导游员让游客先看春、夏、秋、冬四个亭中的春亭, 指着匾说:" 春亭挂的匾额是‘滴翠 ', 表达了春天的形象 , 有 特色。那么 , 夏、秋、冬三个亭子会用什么题匾呢 ? 各位朋友是否能猜中?" 一石激起千层浪, 游客边猜边看, 猜中的笑逐颜开, 未猜中的纷纷敬佩题匾者的文笔之妙。

  7. 玄虚法

  玄虚法, 就是指在导游员讲解中故意用停顿和 " 吊胃口 " 或 " 卖关子 " 来故弄玄虚, 以吸引游客, 请看实例: 一位导游员在讲解虎丘塔的建造年代时说: " 虎丘塔究竟有多少年呢, 几百年还是几千年? 说法一直不一致。这事直到50年代初才弄清楚。 " 导游员停了下来, 大家在想, 是怎样搞清楚的呢 ?" 有一次, 建筑工人在加固塔基的时候, 他们在塔内一个窟窿里, 发现了一个石头箱子。" 导游员停了下来, 然后说:" 工人们把它搬出来, 打开一看, 面还有一个木头小箱子, 大概有这么大 …… " 导游员比画着," 再把小木箱打开, 里面有包东西, 是用刺绣的丝织品包着的, 解开一看, 是一包佛经, 取出这包东西, 只见箱底写着年代, 你们猜是什么年代?" 游客纷纷猜测, 过了一会儿, 导游员说:" 这年代是中国北宋建隆二年, 也就是公元 961 年。由此可见, 虎丘塔距今正好是一千多年的历史, 而苏州的丝绸刺绣工艺至少也有上千年的历史。"玄虚式的导游讲解把本来不怎么吸引人的建塔年代说得有声有色, 令人着迷。

  8. 悬念法

  悬念法, 就是根据不同的导游内容, 有意识地创造连环套似的情境, 先抑后扬地提出问题, 以造成 " 欲知结果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的悬念, 使游客由被动地昕讲解变为主动探寻, 以激起欲知其究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 在导游定陵时, 可分为门前、展室和地宫三大部分。在门前, 讲概况, 未尾点出发掘年代, 要想知道发掘过程吗? 请到展室来; 在展室, 主要讲述发掘过程, 末尾点出地宫内所葬何人, 要想知道是怎样入葬的吗? 请随同一起下地宫。这样整个导游过程就环环相扣, 引得游客非听非看不可。

  9. 类比法

  类比法, 就是用游客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 帮助游客理解和加深印象。由于地理的、历史的、民族的、文化的以及宗教信仰的差异性, 导游员要把每个游览点解释得使游客容易理解, 一听就明白, 并不是易事。因此, 导游人员有时必须借助类比的手法。比如: 一批日本客人在参观乾陵壁画时, 指着侍女壁画对日本客人说 :" 中国盛唐时期美女的特征和在日本高松家古坟里发现的壁画非常相似。" 到此的日本客人仔细一看, 发现的确如此, 经过对比, 从而对乾陵壁画有了具体的了解。

  在讲解西安半坡文化村时, 如果导游员加上这么一句话:" 半坡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和当今美国居住在‘保留地 ' 的印第安人的生活习性很相似。" 这样讲解 , 美国客人就会恍然大悟。又如: 在讲解北京故宫的建造时间时, 对外国游客, 如果只说 " 它始建于明代永乐四年, 也就是公元142019年。" 他们并不会有多少印象, 一下子也难以感到北京故宫历史的悠久。如果采用类比式, 对美国游客说:" 故宫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七十年之前就已建成。" 对英国游客说:" 故宫的建造时间是在莎士比亚诞生之前的一百四十年。" 这样一比较, 他们就能更好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

  10. 引用法

  引用法, 就是引用客人本国本土的谚语、俗语、但语、格言等进行讲解。这不仅能增强讲解语言的生动性, 而且能起到言简意骸, 以一当十的作用。 一位导游员带日本旅行团游览苏州拙政园,当客人们走过石桥之后,就问他们是否忘记了过桥的一道手续,游客们一时不知其解,于是导游员说:“贵国不是有句叫做‘敲打一下石桥,证实其坚固后再走过去!’的俗语吗?刚才各位虽然忘记了‘敲打’,虽然也平安地过来了,这说明中国的石桥坚实,无须‘敲打’,就能平安地走来。” 这位导游员引用了日本的俗语,借题发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又如另一位导游员接待一些德国客人时,由于天气炎热,客人们的情绪低落,导游员便说了两句德国俚语,“要是神仙来旅游的话,那么他也会笑的。”“口渴比思乡更难受。”顿时,气氛活跃起来,有的客人又一连说出了好几句俚语,炎热的天气给大家带来的倦意也消失了。

  11. 模糊法

  模糊法, 就是运用不确定的或不准确的语言进行导游讲解的一种方法。例如: 桂林阳朔鉴山崖壁上有一个草书 " 带 " 字形的石刻。一位导游员在讲解时说:" 那个‘带 ' 字形石刻像‘带 ' 又不是‘带 ', 似一个字又不是一个字。这是清代王元仁的手笔, 他写的这字到底有什么含义呢? 有人说它包括一带山河, 少年努力 ' 八个字, 也有的说包括‘一带山河 , 举世无双, 少年努力, 万古流芳 ' 十六个字, 还有的说是由‘一带山河甲天下, 少年努力举世才 ' 十四个字组成, 其笔意到底是什么, 谁也说不清, 大家若有兴趣, 可以仔细琢磨一下。" 导游员故意采用模糊法进行模棱两可的讲解, 让游客在观赏中进行选择性思考, 以增添游兴。康德说过:" 模糊观念要比明晰的观念更富有表现力。 "( 《康德传》商务印书馆 ) 此话是很有道理的。如果这位导游员只确切地讲一种 " 带 " 的说法 , 其导游效果就平淡得多了。

  当然, 在运用模糊法时, 要掌握好模糊的程度, 如果一昧地 " 模糊 " 下去, 就会收不到良好的导游效果。

  12. 变换法

  变换法, 就是将外国游客难以理解的词或句子意译成或变换成他们所熟悉的易懂的词或句子。例如:" 三个臭皮匠, 顶一个诸葛亮。 " 如果直译成日语, 有的日本人不一定懂, 若意译成日本民谚:" 三人凑一块, 可顶上文殊菩萨的智慧。" 效果就好得多。再如, "This is Dinling, the one of Zhu Yijun and his empresses, Xiaoduan and Xiaojing (这是定陵, 是朱翔钧和他的皇后孝端和孝靖的寝陵。) 英美客人很难一下理解这句话的实质意思, 因为他们不熟悉, 若变换一种表达方式:"This is the tomb of the thirteenth emperor of Ming Dynasty where he was burried with his two empresses."( 这是明朝第十三个皇帝的陵寝, 他与他的两个皇后葬在这里。) 他们一听便懂。

相关推荐

    寺庙导游词讲解套路

    寺庙导游词怎么讲解呢?下面是有关寺庙导游词讲解套路,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为什么拜佛?  佛是佛陀的简称,意为觉悟的人,大慈大悲的人,大福德、大智慧的人,拜...

    四年级导游词作文3篇

    四年级导游词怎么写,小学生们要了解一下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希望能够帮到您!,希望能够帮到您!  四年级导游词作文一...

    西湖导游词范文3篇

    西湖对于大家来说一点也不陌生了,就算没有亲眼目睹也会听说过!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西湖导游词范文3篇,希望能够帮到您!  西湖导游词范文一  大家好!...

    西柏坡导游词范文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

    小学导游词3篇

    小学导游词怎么写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导游词范文,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学导游词:长城导游词  尊敬的游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长城游玩...

    大兴安岭导游词经典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大兴安岭导游词,希...

    八达岭长城导游词作文500字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古称“居庸...

    潮州韩公祠英文导游词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笔架山或称东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