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曾学过一篇文章叫做《巨人的花园》,文中涉及到几处景物描写,在即将下课时,老师叫大家说一说“春夏秋冬你都闻到了什么?”话音刚落,同学们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班里顿时小手如林。我也不甘示弱,竟站起来举手。有的同学说春天闻到了花香,夏天闻到了麦香,秋天闻到了苹果的香气。可恶!把我想说的都说了!咦,怎么没有人说冬天呢?冬天有什么好说的呢?光秃秃的一片。我灵机一动,说:“冬天我闻到了孩子们烤野兔的香味!”班里一片哄堂。我却觉得自己说得不错,因为冬天只有烤野兔的香味啊,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别的。还有谁能告诉我冬天还有什么别的味道?
老师告诉我以后说话要慎重,不要乱说话,说的话要有几分诗意。我想反驳,却怕影响老师授课的心情,只好违心地点点头。这是我第一次“阳奉阴违”,没有听老师的话。依然我行我素,做着那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看什么说什么的“反派角色”。
学了《画杨桃》一课,我更坚定了我的想法,画自己看到的“五角星”,哪怕受到别人的嘲笑,坚持真理是对的!
自古以来,敢说真话的人下场很悲惨(大部分),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忠言劝告他人,有时还会挑战那些人忍耐的底线。实事求是又有什么不好呢?它能帮人坚持真理。汉武帝大家都不陌生。他一生为西汉王朝所做的贡献,恐怕汉高祖都比不上他。但他也有些刚愎自用,对犯了自己忌讳的人毫不留情地斩杀,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也杀了好几个。对于这一点,后代的许多正史都是轻描淡写或只字不提。但西汉《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却不是这样。对于其功勋,大加赞赏;对于其过错,也绝不留情。以至总被奸人陷害,身受宫刑。又如,魏征。唐太宗十分尊敬他,把他当作镜子。但其直言不讳也使唐太宗说过“会须杀此田舍翁”之类的话,但魏征的忠言还是推动了唐朝的发展。唐太宗将魏征与房玄龄放在一起:“贞观之前靠房玄龄,贞观之后靠魏征。两大支柱架我大唐河山!”由此,魏征被后人称为“著名的谏臣”、“诤臣”。
实事求是的品质虽然使人易受磨难,但我依然想用这种品质,照亮我的人生。
冬天的味道是什么呢?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