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体裁:五古 年代:唐代 作者:李白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作品评述

  李白于天宝三载(744)被诏许还乡,驱出朝廷后,在洛阳与杜甫相识,两人一见如故,来往密切。天宝四载,李杜重逢,同游齐鲁。深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临行时李白写了这首送别诗。题中的“二”,是杜甫的排行。
  “醉别复几日”,没有几天便要离别了,那就痛快地一醉而别吧!两位大诗人在即将分手的日子里舍不得离开。“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登临遍池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石门,山名,在山东曲阜东北,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峦,山有寺院,泉水潺潺,李杜经常在这幽雅隐逸的胜地游览。这两句诗也就是杜甫所说的“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的意思。“重有金樽开”这一“重”字,热烈地表达了李白希望重逢欢叙的迫切心情;又说明他们生活中有共同的乐趣,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读来令人感到亲切。
  李杜同嗜酒,同爱游山玩水。他们是在秋高气爽、风景迷人的情景中分别的:“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这里形容词“明”用如动词,赋予静态的自然色彩以运动感。不说徂徕山色本身如何青绿,而说苍绿色彩主动有意地映照徂徕山,和王安石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所采用的拟人化手法相似,这就把山色写活,显得生气勃勃而富有气势。“明”字是这句诗的“诗眼”,写得传神而生动。在这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在难舍难分,依依惜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好友离别,仿佛转蓬随风飞舞,各自飘零远逝,令人难过。语言不易表达情怀,言有尽而意无穷,那么,就倾尽手中杯,以酒抒怀,来一个醉别吧!感情是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遗。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这首诗以情动人,以美感人,充满诗情画意,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何国治)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 李白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相关推荐

    《子规 [一作李白诗,题作《宣城见杜鹃花》》

    子规 [一作李白诗,题作《宣城见杜鹃花》蜀地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

    不见(近无李白消息)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作品评述】  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

    《蓝田山石门精舍 ?》

    蓝田山石门精舍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注云。集本二诗共为一首。〕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一作玩寄)不觉远。因以缘(一作寻)源穷。遥爱云木秀(一作翠)。...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

    岳阳石门墨山二山相连,有禅堂观天下绝境囷轮江上山,近在华容县。常涉巴丘首,天晴遥可见。佳游屡前诺,芳月愆幽眷。及此符守移,欢言临道便。既携赏心客,复有送行掾。竹...

    《赠李白》

    赠李白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作品评述】★此诗大约写于天宝四载游齐赵时,是现存绝句中最早的一首。赠李白 - 杜甫秋来相顾尚飘蓬...

    《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

    长干行(一作李白诗,一作李益诗)忆昔深闺里,烟尘不曾识。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湘潭几日...

    《赠李白》

    赠李白二年客东都,所历厌机巧。野人对膻腥,蔬食常不饱。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苦乏大药资,山林迹如扫。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作品评述...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

    邺中赠王大 (一作邺中王大劝入高凤石门山一身竟无托,远与孤蓬征。千里失所依,复将落叶并。中途偶良朋,问我将何行。欲献济时策,此心谁见明。君王制六合,海塞无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