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扬州禅智寺》

体裁:五律 年代:唐代 作者:杜牧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作品评述

【注释】:
  唐文宗开成二年(837),杜牧的弟弟杜?患眼病寄居扬州禅智寺。当时,杜牧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都洛阳,得知消息,即携眼医石生赴扬州探视。唐制规定:“职事官假满百日,即合停解。”杜牧因假逾百日而离职。此诗着意写禅智寺的静寂,和诗人忧弟病、伤前程的黯然心境不无关系。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从“蝉”和“秋”这两个字来看,其时当为初秋,那时蝉噪本已嘶哑,“一蝉噪”,就更使人觉得音色的凄咽;在风中摇曳的松枝、桂树也露出了萧瑟秋意。诗人在表现这一耳闻目睹的景象时,用意遣词都十分精细。“蝉噪”反衬出禅智寺的静,静中见闹,闹中见静。秋雨秋风则烘托出禅智寺的冷寂。

  接着,诗人又从视觉角度写静。“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满青 苔,则行人罕至;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单冷落。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从明暗的变化写静。禅智寺树林茂密,阳光不透,夕阳西下,暮霭顿生。于浓荫暮霭的幽暗中见静。“斜阳下小楼”,从暗中见明来反补一笔,颇得锦上添花之致。透过暮霭深树,看到一抹斜阳的余辉,使人觉得禅智寺冷而不寒,幽而不暗。然而,这毕竟是“斜阳”,而且是已“下小楼”的斜阳。这种反衬带来的效果却是意外的幽,格外的暗,分外的静。

  至此,诗人通过不同的角度展示出禅智寺的幽静,似乎文章已经做完。然而,忽又别开生面,把热闹的扬州拉出来作陪衬:“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禅智寺在扬州的东北,静坐寺中,秋风传来远处扬州的歌吹之声,诗人感慨系之:身处如此歌舞喧闹、市井繁华的扬州,却只能在静寂的禅智寺中凄凉度日,“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伤感油然而生,不可遏止,写景中暗含着诗人多少身世感受、凄凉情怀。

  这首诗写扬州禅智寺的静,开头用静中一动衬托,结尾用动中一静突出,一开篇,一煞尾,珠联璧合,相映成趣,艺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汤贵仁)


题扬州禅智寺 - 杜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相关推荐

    《寄扬州韩绰判官》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作品评述】【注解】:1、迢迢:形容遥远。2、玉人:指韩绰,含赞美之意。【韵译】:...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作品评述...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従事邵光》

    游金山寄扬州鲜于子骏従事邵光扬州望金山,隐隐大如幞。朅来长江上,孤高二千尺。僧居厌山小,面面贴苍石。虚楼三百间,正压江潮白。清风敛霁雾,晓日曜金碧。直侵鱼龙居,...

    《上扬州钱帅》

    上扬州钱帅名世半千推硕德,淮南第一是扬州。一尘不动边民乐,知有威声慑虏酋。人谓儒生将略疏,世人无未识真儒。天下武夫俱夺气,钱公赤手缚于菟。丰水有芑岂不仕,论者以...

    《梦扬州》

    梦扬州晚云收。正柳塘、烟雨初休。燕子未归,恻恻清寒如秋。小阑外、东风软,透绣帷、花蜜香稠。江南远,人何处,鹧鸪啼破春愁。长记曾陪燕游。酬妙舞清歌,丽锦缠头。殢酒...

    《王性之自扬州迂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

    王性之自扬州迂路相访于海陵荷其意厚非平日九死性命存,乃到海陵仓。每陵何所有,麋鹿画成行。多仓多麋鹿,今也恨难忘。爰从本朝来,人物上国光。容我迹其间,性之因翱翔。...

    《扬州五咏 九曲池》

    扬州五咏 九曲池嵇老清弹怨广陵,隋家水调继哀音。可怜九曲遗声尽,惟有一池春水深。凤阙萧条荒草外,龙舟相像绿杨阴。都人似有兴亡恨,每到残春一度寻。...

    《扬州即事》

    扬州即事玉疊开方面,金汤控上游。连营骠骑毛,重拆雁行楼。缰弩虚空发,飞桥日夜浮。烟生烽燧地,草死虎狼秋。此处兵威震,当时国步尤。六年襄郡守,三策飞臣谋。大将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