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秋望》

体裁:五绝 年代:唐代 作者:杜牧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作品评述

【注释】: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象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地表现出了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的想象余地。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刘学锴)


长安秋望 - 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相关推荐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楼观神仙避世守关门,一世沉埋百世尊。旧宅居人无姓尹,深山道士即为孙。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归鸦自识村。君欲留身记幽寂,直将山外比羌浑。...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大秦寺》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大秦寺大秦遥可说,高处见秦川。草木埋深谷,牛羊散晚田。山平堪种麦,僧鲁不求禅。北望长安市,高城远似烟。...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五郡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従梢未及甘。当道沙尘类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观形随阜饮溪鹿,云气侵山食叶蚕。犹有道人迎客笑,白须黄袖岂非聃。...

    《闻子瞻重游南山》

    闻子瞻重游南山终南重到已春回,山木缘崖绿似苔。谷鸟鸣呼嘲独往,野人笑语记曾来。定邀道士弹鸣鹿,谁与溪堂共酒杯。应有新诗还寄我,与君和取当游陪。【作品评述】弹鸣鹿...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

    次韵子瞻宿南山蟠龙寺谷中夜行不见月,上下不辨山与谷。前呼后应行相従,山头谁家有遗烛。跫跫深径马蹄响,落落稀星著疏木。行投野寺僧已眠,叩门无人狗出缩。号呼従者久嗔...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传经台》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传经台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

    游泰山四首 初入南山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

    《秋色》

    秋色空烟翔水裔,海月飞冰轮。大旆连天山,羽校罗秋旻。霜辉明缟练,彩错光鳞鳞。一扫龙庭空,海宇无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