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黄陵庙》

体裁:词 年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西江月 黄陵庙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作品评述

【注释】: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这首词是他在赴任途中所作。词题一作“阻风三峰下 ”。词句亦稍有差异。他在给友人黄子默的信中说 :“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波臣风伯,亦善戏矣 。”黄陵庙在湖南湘阴县北的黄陵山。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庙,故称黄陵庙。可见孝祥在赴任途中曾为风浪所阻,然而他的用意不是在正面描绘汹涌澎湃的波浪,而是着眼于波臣风伯的“善戏 ”。因此词人倾注了浓烈的主观想象色彩。
“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起两句写舟泛湘江一路行来的景色。只写“一船明月”、“千里秋江 ”,其他美景堪收、旅怀足慰之事,下必细数。以下转入黄昏阻风情事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两句,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觉的意象,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象鱼鳞般的波纹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 ,把现实与想象,幻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
下片借景抒情。“明日风回更好,今朝露宿何妨。”面对风遏行舟的情况词人此刻的心境,犹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如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今天露宿在江边也是心情舒畅的。
结尾以“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两句收结,别具情味。《霓裳 》,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比较流行的一种歌舞曲。“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市城西,面临洞庭湖。这里前一句写一阵阵江中波涛的声响,就象水府在演奏美妙悦耳的音乐。这种生动的比喻表现出词人所独有的想象。后一句则是表达他内心的愿望,当行舟到达岳阳时,一定要登楼眺望雄伟壮阔的洞庭湖面的自然风光。
张孝祥一生英才奇气,如果说在《念奴娇·过洞庭》词中以“吸江酌斗,宾客万象”的豪迈气势,使南宋魏了翁为之倾倒 ,盛赞此首“在集中最为杰特”(见《鹤山题跋》卷二 )。那么在这首词中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奇幻的艺术想象,同样显露出他的杰出才华和独具的词作风格。


西江月 黄陵庙 -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相关推荐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元气无根株,地脉有断绝。日月互吞吐,云雾自生灭。楚妃结幽想,巴客答清吷。宁知莽苍中,不假巨鳌力。势阅南纪浮,思随西风发。形...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一规古蟾魄。瞥过宣和几春色。知那个、柳松花怯。曾磋玉团香,涂云抹月。龙章凤刻。是如何、儿女消得。便孤了、翠鸾何限,人更在天北。磨灭。古今难别。幸相从...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作品评述】??宋崇宁元年,黄庭坚贬谪四川近六年后遇赦,在回故乡江西分宁老家的...

    《岳阳楼》

    岳阳楼凭高望尽寂寥天,与我闲情共渺然。平展暮云三百里,积停春水二千年。沙洲横渡荆江雨,石塔遥分岳麓烟。老我未闻飞剑术,想须今度遇回仙。...

    《晚泊岳阳》

    晚泊岳阳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霓裳中序第一》

    霓裳中序第一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词。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

    霓裳羽衣

    【拼音】: ní cháng yǔ yī【解释】: 以云霓为裳,以羽毛作衣。形容女子的装束美丽。【出处】: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轻拢慢捻抹复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