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失去了,懂得了;物,得了,失了;去的只是形式,留下来的是情,而那情正是伴随着我成长;而父亲,则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明灯。
“小婷,你爸爸来了,他在校门口等你。”班主任走到我身边说。此时,我心里打了个冷颤:惊讶,但更多的是疑问。走在楼梯上,我心里不明白:爸爸怎么会来学校呢?上个星期五那个晚上仍历历在目。
“妈妈,我们学校的菜实在太难吃了,我有个同学她天天都有妈妈煮的汤喝!”我向妈妈控诉。
“那不如我也每天送汤给你吧。”妈妈微笑着说。
“才那么点辛苦,就承受不了,以后出去工作就会依赖别人。不送!”这时,在旁边看报纸的爸爸说。
那坚定的“不送”如针刺般地扎在我的心里。我生气地看着爸爸,然后把最后的一点希望转移到妈妈身上,可妈妈的回应只是一脸的无奈。
“女儿,妈也没办法,况且这个星期妈妈要出差,没时间送汤给你。”妈妈说。
“哼,不送就不送,你们一点都不疼我。”我走进房间,重重地摔了门。只留下爸妈的惊讶和无奈,还有爸爸的一声叹气。
楼梯上,想起这件事,我的心里充满羞愧。
当我走在离校门口不远的地方时,我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高挑的身材但却少了应有的脂肪,宽大的上衣在风中飘扬,而手里却拿着一个偌大的红袋子,纤长细小的手仿佛支撑不了它。爸爸的身影愈来愈清晰了,甚至我看到了爸爸的眼神,努力地探寻着,焦急,担心。而当我进入了他的视线时,那份担心和焦急消失了,嘴角翘起,淡淡地,却牵动了我的心。
“爸爸,你怎么来了?”我问。抬头看爸爸,发现他汗流浃背的,脸色也有点发青。
“你妈叫我送汤给你。”爸爸脸上抽搐了一下。爸爸是个老实人,不会说谎。不自然地抽搐,是他说谎的象征。
“妈妈不是出差了吗?”我问。
“崩管是谁煮的,你趁热喝了它。”爸爸迟疑了,“但不准不吃学校的饭,再难吃都要吃。”严厉地语句中,我却读出了父爱。
“嗯,你快回去吧。”我说。
“你先进去吧,我看你进去之后再走。”爸爸回答。
“那好吧。”我转身迈进校门,我疑惑,于是转身回头一看,惊讶:爸爸艰难地拖着家里的自行车匆忙地走了。爸爸是踩自行车来的,那可要半个小时。炎炎的夏天,在马路上骑半个小时的自行车,方才的汗流浃背我懂了,也感动了。眼眶湿润了,我豁然开朗。一切都明白了,因为爸爸。
爸爸,因为有你,我读懂了你的爱;因为有你,我学会了不任性;因为有你,成长不再离我遥远。感谢,成长路上有你伴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