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以漫画闻名于世,但在散文、书法等方面也颇有造诣,不可不谓才华横溢。
印象最深的是他对绘画的执着,哪怕在那样一个混乱的年代,他依然怀着悲悯,在作品中体现着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在流亡的路上,他的心反而变得更广大、更平和,其画作走向更高远的意境,超越战争与仇恨,为乌云密布的人间洒下一道光辉,留下一线生机。他的作品便像一泓清泉,涤荡心灵,展现人类文明的美。这是在生命最艰难、最异样的问题上肯定生命,在俗世的桎梏之下,精神的自由起舞。某种程度上,倒是酒神精神的一种体现。丰子恺的超越就在于他对生命的爱,化苦为乐,化丑为美,在绝亡的哀号中获得生之极大快意。在文学艺术的世界中,自由、艺术与美三位一体,有着振奋人心的巨大力量,于是乎有了直面生活的勇气。
因而丰子恺又是一个美育的提倡者。毕竟他自己就是艺术救赎和美学思想的典型受益者。美本是人类的产物,却时不时地被弄得乌烟瘴气,他便将艺术尽力变得通俗,使文盲也能理解,倾注的不只是十万斛的同情,更是想点燃阅者感想的火花,熊熊燎原。无论物质生活贫穷还是富裕,无论人们忙于活命或者逐利,审美都是一种救赎。就有些类似于尼采的美学思想,人在欣赏美的时候也会渴望成为美的东西,则人生不再是冰冷的运转机器,转而塑造成艺术品,以活出精神的丰腴与崇高,是以才能称之为有灵魂的人、像人的人。丰子恺所做的,正是学习老师李叔同,去活得像人。故当丰子恺年过古稀时,他还是那个充满爱意、挂着孩子般笑容的丰子恺。真正能做到如此纯仁的人又何其之少!
至此,想到了俞平伯对他的评价:“一片片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人间情味,本该是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