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从哪里来?流到哪里去?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是没有概念的。
运河距离我父亲的老家并不远,只是我的印象并不深刻,几乎没有什么印象。记得我有限的生涯里,接触过三次运河,这三次接触,使得运河给我的生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对大运河的了解,更多的是在历史书中。每每提起运河,她的前面总是少不了古老、历史悠久等之类的修饰语。大运河,是一条贯穿中华南北文明的纽带,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多公里。据说,京杭大运河是隋炀帝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生活的罪证,用无数的财力和人力挖掘而成。但是实际上,大运河从吴王夫差开辟邗沟成为到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的纽带,成为中国南北交通唯一的大动脉,绝不是一朝一代的事,至少有近2500年的历史。当然隋炀帝功不可没,他永远没不会想到,他一时的奢侈之念成就了历史。中国南北之间因为大运河而连成一体,南方的一切从此进入了北方的视野,而北方的生活方式也成为江南的时尚。南方的细巧、阴柔与妩媚同北方的粗犷、豪放与气概相融合,北方的王气沿大运河南下,南方的经济商业意识顺大运河北上,中华民族的行为与品格在这种南北大碰撞中得到了健全与升华。大运河与长城一起并称为东方文化的奇迹。这样的奇迹,遭劫了漕运的历史,也造就了淮安历史的辉煌。
当然,运河也活在父亲的记忆中。父亲对运河的叙述就是一支曼妙的歌谣。古朴的运河就是父亲他们这一辈人童年成长的摇篮。记忆的浪花在奔流的河水中激起一串串童年的趣事逸闻。赤裸的双脚淌洋在松柔舒绵的河堤上,一边走一边惊奇地打量着脚底下这些被河水冲涮得光滑、细腻、可人的砂泥;河边浅滩中,无数的鱼儿在随意地漫游,在水里漫步,甚至可以感觉到鱼儿撞在腿上真实的感觉;河上的船歌简直就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美丽乐章,永远那么无所依傍地轻轻吟唱。运河简直就是生活的天堂。
大约是我小学毕业的时候,我随着父亲来到故乡,父亲在一条不宽的河前说,这就是大运河。运河就是这个样子么?并不宽广,甚至有些狭窄,斑驳的灰色水泥护栏,把瘦瘦的河水拥在其间,河边上杂草我丛生的小道更是被日月风化如老妪的脸,满是褶皱和坑洼;河水污浊难堪,各种垃圾漂浮其间;河面上的水草尽管还在肆意地滋生,但历史书上的大运河风采总感觉已被岁月琢蚀殆尽。那些船呢?我担心起来,担心哪一天这条闻名遐迩的运河会在地图上消失。在我眼前的这条运河上,我看不到那绵延千百年的史卷;看不到令人奋争的历史故事和古老美丽动人的传说;看不到乡里人诚挚的情话,还有记载着勤劳、勇敢民众的奋斗史诗。这不是我心中的运河,这也不是发展中的运河。
前些日子,我终于去参观了中国漕运博物馆,并且亲身游览了淮安的里运河,也感受了淮安人对运河的记忆。这样一条由清澈转为污浊让淮安人又爱又恨的河流,穿城而过。在老淮安人的记忆里,里运河边有一种水草,修长的茎很象是一把来自远古的长剑,爱玩闹的男孩子们每人选择一把这样的宝剑,相互追逐;而那些田螺,甚至一些美丽的小贝壳,更是女孩子们最喜欢,可以串成项链和手链。夏天的时候会走进水中,清凉的水漫过膝盖,那种滋味比现在的室里游泳池好太多;里运河两岸曾经的美丽和繁华更是老淮安人眼眸内闪光的骄傲,简直即使是和“十里洋场”也有一拼的实力。而现今的里运河上红卫桥、北门桥、水门桥都已失去了往日的情趣,大运河文化广场、御码头等等景点我也并没有看出什么好处,两岸那些南船北马、舍舟登岸的忙碌也消失的无影无踪。我还是喜欢想象父亲儿时印象中的大运河的朴实和古老,我还是喜欢老淮安人印象中的“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的热闹和繁华。
大运河在我的生命中,绝不是仅仅写在历史书里,而是流淌在我的心里,从父辈的血液中流到我的灵魂里,是我生命中一道不可抹去的印记----我是在运河边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