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出乎意料,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于今天13:07离我们而去。
记得今天中午,大家都已经昏昏欲睡时,有同学放出一个重磅消息“袁老去世了!”这一听,可不得了,我们一个个“鲤鱼打挺”般从床上翻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真的?”“信息可靠吗?”“不可能吧!”有同学摆了摆手说,“可能吧,但是后面有人辟谣说袁老还在医院治疗中……”没了下文。
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怎么也睡不着。无眠的我终于等到午休铃响后立即奔向教室,迫不及待地想确认这个信息的真假,就连忙向班主任询问,但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我失望地回到座位上,等待着上课老师的到来。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放学,回家后一打开手机微博,映入眼帘的就是人民日报发表的#民众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微博还附上了一个视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我吃力地挪动着仿佛有千般重的手指点开这个视频。#市民夹道送别袁隆平院士灵车#,高声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引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描写:“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总理回来。”
看完视频,我总算可以理解祖父母那一辈人送别周总理的感觉。那是十里长街,是无比悲痛的人潮满怀着敬意和感恩陪伴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想起《生物》(必修二)的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毕生追求的“禾下乘凉梦”—与袁隆平院士一席话》,书上附了一张袁爷爷年轻时的照片。每次上生物课,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先翻到那一页,总会盯着这位伟大的国士看一会儿,幻想着终有一日我也可以和袁爷爷见面,向他请教禾稻的事。可是,就在今天,袁爷爷便只能活在图片和视频里,更活在我们的心里。
永垂不朽,我的脑海蹦出这个词语,他老人家配得上岁月风霜,恒久如斯。可惜的是,袁爷爷自己说他还有三个任务没完成,一是超高产,二是他的海水稻研发中心,三是他的第三代杂交水稻。
袁爷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杂交水稻,他不仅在实验室搞探索,更是奔忙于田间地头,置身于农民、农业、农村的广阔事业中去。相比于光鲜娱乐和追名逐利,他非但一点也不显得高大上,甚至还低到“尘埃”里,要挽起裤脚、手摸泥巴地搞研究,这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
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籽粒有花生那么大。
我看着好高兴,
坐到稻穗下乘凉。
国士担当,风流人物;巨星陨落,山川悲鸣。再次回味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我心有敬佩,却也很难受很难过。也真是巧合,今天的英语作业有道语法填空题,涉及的内容就是他的海水稻项目。我做完了题,他老人家别了,这道题也该有痛楚吧。
91岁的袁隆平爷爷和我们永别了,他的长梦留岁月,我们少年志担当。禾下凉梦,国士依旧,当我有幸欣赏沃土稻浪时,我想那稻浪声声就是袁爷爷永远的梦中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