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工作制”本非洪水猛兽,但当我们被迫实行“996工作制”时,它便成为众矢之的的对象;言行规范本能助我们更好地成为谦谦君子,大家闺秀,但当我们被外界强制要求时,它便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世上本无天使,也无魔鬼,但为何想成为天使的事物最后变成了魔鬼?其实,外界对我们的要求与自我要求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成就更好的自我,并不矛盾,只是有时它们无法良好结合,导致了意料之外的结果。
当我们还未有自我追求时,或是个人素质修养还尚低时,外界对我们的要求可让我们迅速进步。社会学中的“戏剧论”说:每个人如剧场中的演员,会自动应合“观众”想法来演绎角色。最后角色与自我合二为一,不分你我,我们也就变为另一个自己。但外界“观众”的想法是否合理?外界要求是否会成为一种绑架行为,逼迫我们失去自我,完全异化为被外界控制的木偶?员工必须“996”式的工作,否则就是玩忽职守,企业家或明星必须在天灾人祸发生时捐出巨额善款,否则就是狼心狗肺。当外界要求完全压倒个人追求时,人将完全失去自我。这时,我们自然会对外在规定产生强烈反感。
故在此时,我们需要有个人的自觉追求,但前提是我们是一个人格健全,拥有对真善美渴望的人。若我们在心中渴望进步,希望每一天都不是昨天的冷淡重复,我们自然会每日努力工作,又何需公司强制实行“996工作制”呢?顾准是中国第一位提出改革开放政策的经济学家,他对自己有着极高的学术要求,故纵使在十年动乱中,外界对他怎么批判,怎么辱骂,他都未曾放弃学术研究,甚至自学了微积分与希腊历史。所以,当我们自己对个人有追求时,我们会自然的追求进步,无论外界对我们有何要求。
但其实,外界要求与自我追求的最初目的,都是希望让人进步,追求真善美,从而共创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故我们应倾听外界的要求,但同时心中也要有一杆秤。当个人追求与外界要求矛盾时,我们应仔细思考究竟谁能助我们进步,而非盲从大流,或只听自己。如美国大法官金斯伯格,当外界希望她勤奋工作,秉公执法时,她每日工作至深夜,绝不漏掉一个疑点,丝毫不管她已八十高龄,而当她年轻时,外界希望她放弃工作,相夫教子时,她坚持工作,丝毫不管她当时工作如何辛苦。
只要你性至诚,念念回首处,即是灵山;只要你有一颗向善、向真、向美的心,无论是外界要求,还是个人追求,你都会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