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幼年即被赋予了阅读的能力,但是当今,多数读者只将其用于商业周刊或各色报纸上。文字变成了一次性的消费品,已不再是所谓的“书卷”。究其原因,是其中缺少了“情”,丧失了记忆的重量。
文字以巨大的耐力,将人的思想不受时空限制地完整保留下来----它是作家生命的寄托,使精神得以在尘土翻滚中保持原有的张力。它们展现出的是一个由细节拼凑出来的历史,超越一切“重大”的平凡者的世界。这些书卷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不断相聚、融合,汇集成一个“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地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这条精神的银河才是真正记录文明的史册!
然而此刻,银河却沉睡于高楼之间,受难于车轮之下……
梁晓声说,“最强大的寂寞,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于当代人而言,仅仅意识到书卷的存在抑或单纯为欲望体验故人之情,是不够的,这样最终会为过去所俘虏,成为一味接受的机器,原因很简单,除却丧失了思考的时间,人们不愿相信自己最后会被历史吞没而成为“故人”----既然可以永恒,何必保留那些琐碎的思想?何必要有思想?这正是现代文明的弊病----世人怠于思考,文字无法得到负载的客体,不再有新鲜血液灌入那条银河,直至最后,书卷发黄,故人已逝,历史失去内涵、失去人性,一个个时代成为半真的存在,“我已飞过,但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
因此,使精神延绵下去的是读者“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即人必须要在接收思想后联系自身与时代加以主观思考,通过自我的转化将其变成一段独特的思维,再运用书写的艺术保留下来。在此过程中,故人的情感引起后人共鸣,化作背后的记忆,加之个性和现实,从而激发新的感触,回忆在其中高度融合,纷繁的情绪、思想因此跳脱出时间的桎梏,由瞬间变为永恒!对于真正的读者,他们会有对前人的沿袭,但更多的人是对自身思考潜力的挖掘所带来的超越。于是,怀揣着使整个人类社会趋于完美的愿望,他们创造出一个时代的书卷,人们的认知也将由此变得更为成熟、丰盈,最终诞生一个至高境界的大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