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的理性,伟大的力量,优美的仪表,优雅的举动。身为了不起杰作的人,在文艺复兴中宣告了被神学禁锢已久的自我意识迎来觉醒。百年来,人们愈发注重个体发展,日渐以“自我”为中心。但事实上,这称不上是对文艺复兴成果的一脉相承,甚至,可以说是对其的扭曲。
在人的各项基本权利等到充分充分保证的当下,人们对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是,在那鲜明旗帜和响亮口号的背后,究竟是人道主义捍卫者还是贪得无厌自私者,就无从而知了。海归精英危难当头寻求祖国庇护却嫌隔离区待遇不好,蒙面暴徒对法律置若罔闻无差别施暴。前者声称选择权收到侵犯,后者更是试图将民主当作免死金牌。毫无疑问,两者正是极度“自我”的“典范”,看似为个体发声,实则行损人利己之实。
真正的自我意识的核心绝不是一位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是认识到自我所作出贡献的独一无二性,继而获得自我不可替代的满足。人们不再是如中世纪画作般刻板的面孔,而是散发着自信的生气。不论是投身戈壁数十载杳无音信的科学家,还是疫情当前尽忠职守的医护人员,他们都没有申张自己的权利诉求,恰恰相反,他们出于大义放下了部分权利,换来的是他人权利的保障。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演化为将自身利益作为唯一行为准则,那么世界将沦为同类争斗的角斗场,人们又有什么资格自称“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我是世界的公民,应为人类而生。”自我的体现绝不仅在于自身利益满足与否,而应拔高自身眼界,在大我中欣赏小我的独特。朱光潜曾说,“麻木不仁,于是一切都受支配于盲目的自私”。对于部分人过分追求自我的麻木不仁将使这种风气在任性的阴暗处滋生,产生不可逆的混乱。是时候将目光从自身移开,投向那“无穷的远方”与“无数的人们”。
“冀以尘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日月。”愿你我不仅能够独善其身,更能具备兼济天下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