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晚秋初冬,冷风萧瑟枝间的黄叶,风中稀零。我很喜欢这时节,寂静的夜,飘落的叶,略有些忧伤的风景,是给每一个寂寞的人看的。
高中每天要起的很早去学校出操,天还没亮就走在校园里,所以总能看见来不及落下的月亮,因为是晴天月很明朗。我喜欢穿过行政楼前那几棵松树去操场,月色下的松,松间的月,看着很是沉稳。有时指给同行的人看,大多人都抬头看一眼又匆匆往前赶,他们怕迟到,可是他们已经错过。
不再刻意地聒噪,强求别人和我一起看,早上松间的朗月便成了我一个人的风景,沉默看着他变细变圆,知道日期的变化。
后来我在交给语文老师的周记里写下晓松孤月的意境,她很轻易的就记住了我的名字。
我们要长大了,女孩子们开始在意自己衣饰,周末结伴去逛街,没有人陪我出去,到田野里恣意放纵。
我和要好的伙伴在绿色的麦田里用纸糊风筝,听它在风里唱着呼呼啦啦地唱歌;我们穿过曲折深长的巷子跑到郊区的寺庙里去看那里灿若云彩的合欢花……
高中两年,我们几乎跑遍了县城的角落,摸清了每一个书店的位置,知道春天三里桥有桃花,秋天东湖有甜柿子。
宿舍的姑娘劝我要多花点时间打理自己,要学着变漂亮,不能整日在外面游荡,像个疯子。
从来都不觉得我的那两年的比别人的单调,那些美好时光,无论经过多少年都会清晰的存在于脑海中,当时看风景的心情,赞叹和感动,永远都不会淡化。
有些事,只需自己懂得就好。
搬到西区后,开始学着跟着别人的节奏一起走,整日绷紧神经,眼里除了老师就是习题,我看不到风景和色彩。
高三伊始的那个夏季很是辛苦狼狈,持续了很久的烦闷和燥热终于在树叶开始飘落时结束。
楼下香樟叶子开始大片的红,我死死地盯着那些树,突然心疼自己很想哭,为了那个并不是终点的目的地,在人潮里头也不抬地前行,不知道多久没有看到这么热烈的色彩。我为什么一定要强迫自己过单调重复的生活,那不是我,也不是适合我的生活方式。
不禁嘲笑自己,曾经这么自负我行我素难道要在高考的压制下屈服么,和别人一样,麻木机械地学习?
这绝不是我想要的。
我把床头的复习资料换成了杂志和课外书,笔记换成日记。在忙碌枯燥的书山题海里看着那些书,灵动的文字,心情顿时轻快明亮起来。
别人行色匆匆,没有人陪我一起看每天的夕阳,感受季节变化。每一个深夜她们有做不完的习题,我看过书后在音乐里安然入睡。在周围质疑不解的目光里顽固偏执地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悄然黯然。
我实在是在浪费时间做些不相关的事情,可是做自己又让我很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