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礼教的“人吃人”制度,麻木不仁的看着自己被杀害的中国人,在鲁迅先生的笔下跳动,牵动着每个人的心。一滴滴黑墨书写出的却是血淋淋的。
这是真的吗?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立足当下,我们似乎对此表示怀疑。现今的我们沉溺于蜜罐中,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安逸,慢慢的,我们似乎开始了遗忘,忘记了幸福的来之不易。小到日常乐趣,有的人竟将英雄们的事迹当做饭后谈资的笑话:大到香港暴乱,那些暴徒竟连自己身上流淌着的是中国的血都遗忘于前世。这不正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吗?
“先生”,自古以来承载着的是一份崇敬、一种精神,是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的贡献者。
回想冰心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对母性的歌颂与儿童的童真。下笔的温柔、清新是“文革期间”一丝难为可贵的安慰。虽没有鲁迅先生的刚毅,却多了一分女性的温柔。她的温柔让处于黑暗冷酷,动荡的人们似水柔情的温柔与慰藉。不知道冰心先生的人,不知道当时社会背景的人,或许会认为她是处于当今世界的一位小说家或散文家。更有甚者,或许会认为她的作品太过单调,没有现今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来得精彩。若以“先生”相称,有的人或许会认为这是一个笑点。似水柔情的女子与动荡不安的社会似乎让我们难以想象,称女子为“先生”似乎与性别不相对称。
其实不然,在民国时期的那些杰出的人物,不论男女,都可被尊称为“先生”。
可这一声“先生”来得过分沉重。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用尖锐的笔触沉睡了太久的心脏:冰心先生的温柔,用爱与童真温暖了那颗冰冷了太久的心脏。他们在国家危难之际,以笔为武器用自己的方式唤醒沉睡的人们。虽然他们早已离开了我们,但正如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担得起这一声“先生”。
“生当作人杰,死亦成鬼雄。”一个称谓,一种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