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成为长久未散的阴云,不得 不说,在疫情期间,白衣天使是最伟大的人,无论是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还是在许多网络咨询的平台上面,他们都给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去许多人却并没有真正的去理解医生。疫情和在家的烦闷也给网络上前来咨询的患者平添了几分暴躁和戾气。
“现在疫情这么严重,让我去医院是不是害我?”
“我生病了,吃了你开的药没有好,你是庸医吧?”
“做磁共振又贵又有辐射,医院就是乱收费。”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宅在家里的患者们,常常一言不合就出言不逊。倘若针锋相对,结果只能不欢而散。我国人民科学素养平均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是事实,医学知识的缺乏更加重了医患之间的隔阂。
其实很多时候是患者对于一些医学知识不够了解,就去盲目地质疑医生,才激化了医患矛盾。而在我就这一个问题与认识的医生交流时,他却给出了让我惊讶的答案。他告诉我,沟通过程中,学会共情和换位思考是一剂良药。对于医生来说,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看待问题,才能真切感受到对方的处境。作为医生,不能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患者,需要意识到到他们是因为需要医生帮助才来咨询,那些质疑也是出于不了解医学知识,所以,不知者不怪罪。疫情期间,更要设身处地想到患者们在家里焦虑、烦躁的心情。
“当我表示同为宝妈担心孩子,对患者的想法感同身受时,患者说,感谢我理解一位高龄宝妈的焦虑;当我给患者讲解治疗原理,告诉她治疗不会危害健康的时候,患者不好意思地为前面的质疑道歉。”那位医生,这样告诉我。我没有想到平时嘻嘻哈哈爱讲段子的他,在幽默风趣的外表下还有这样一颗柔软的心去理解和包容患者。
在沟通之中,横亘在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坚冰,会被温暖如春的态度化解,矛盾解决的时刻,就是疫情期间网络问诊过程中医生最难忘的瞬间。一次次,患者的态度从起初的质疑和不满,变成了最后的了解和感谢。“感谢您解开了我心中的疑惑”“希望您在医院保护好自己”“是我误会了,真不好意思”……
如果从一开始 ,我们作为患者就能试着理解医生,我想也许那些矛盾冲突就不会出现了。许多慢性病治疗效果差,那只是医学还没有发展到让人人都健康快乐的地步,并不是医生的错误。一些病的治疗花销高也并不是因为医生不在乎患者的经济状况。有 一些病就是需要进行临床检查才能得出结果的,不是看一眼就能得出结论的。但是只要医生开个检查,就有些患者觉得是乱收费。
没有哪个冬天无法跨越,用心化解医患矛盾,冰层融化了,春日温暖的阳光会照进生活。医护人员都在努力奋斗,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理解他们?
我发自内心地希望在疫情过去的时候,医患矛盾能够不再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