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力量大于心思的力量,它常使我们沉默而忘却了议论,沉默在那万千中的美。
稼轩从大漠上走过,看见俊彩奔驰卢马的美;摩洁从大漠上走过,看见的是长河夕阳,大漠孤烟的美;三毛从大漠上走过,看见的是顽强甘甜恋情的美;我们从大漠上走过,看见的是折折戟沉沙的美。分别的美即是一朵开在人们心中的鲜艳的花,开的纷缤和美艳各有分别。
故问昔人故爱花,亦如菊花、又如莲花。不但爱在花的美,更爱那花给人以精神的开释,能让人在啧啧赞扬声中沉沦。唐人眼中的花,娇媚而浓郁,“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何处的花落英缤纷,至极美;宋人眼中的花,伊人干瘪,“美人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何处的花烛照红妆,红瘦绿肥,至极美;清人眼中的花,飘零流水,“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何处的花幽思无力,何处的花楚楚动听,至极美。多少人能不被花的美所引诱,这是大当然赠送人们的礼品,多少时间我们在享用一种美时能让工钱之沉寂,润物细无声,此时无声胜有声,更能在无声中感激那种无声的美。
不但花云云,人亦云云。
让我在寂静当中欣赏那样的一副画:一个纤细脆弱的女人鹄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登上望江楼眺望,是她,那个一天凝眸、柔肠愁结的思妇,是易安,依然是易安。多少次她送夫千里,多少次她欲说还休,这是一种情感的美,一种痴情真诚的恋情的美,这时候的美是心思所不能涉及的,是心思的力量所不能言说的。由于那“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沮丧伤神的美;“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乡思闲愁的美;“载不动很多愁”的美是心思所不能表示的唯美的,这是源自内心,源自当然之情的美,而今物事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
人们喜欢为美的东西抄写,但那却只限于笔墨上的现象的描写,真实的内涵所包括的美却是墨水没办法感化的画卷。
斯坦因带领骆铃戎行大张旗鼓从王圆箓的手中轻而易举买走了凝固切切年人们史乘结晶的敦煌珍宝,临走时他转头看了一眼残阳如血的天涯和王羽士那黯淡的样子。数百年后的华夏人不能不耻辱的讨要敦煌壁画的菲林,借以笔墨阐扬那众人垂涎的美。正如余秋雨所说:那样是不足的。真实的精美是不动力自人们心思加工的啊!
寻找那万千的美,寻找那万千的当然的美,让那无量的力量掩盖心思诽谤,回归当然的美,让人从中感化纯粹的美,不须要任何心思的粉饰,还美以无暇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