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因为一部同名改编电影小说《火星救援》的启发,我忍不住“一掷千金”买下了这部原著。
这是一部比较贴近实际的科幻小说。主人公马克·沃特尼在一次登录火星的任务中被通讯碟无线击中,生理信号全无,队友因为飞船倾斜,被迫丢下了马克·沃特尼。然而马克侥幸的躲过了这一劫,成功的活下来。但是他将面对的是另一个严峻的考验——他的食物储备在救援到来之前就会耗尽。在多重打击下,马克并没有灰心丧气,他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救活了自己,最终成功的返回地球。
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过人的机智与勇敢,更令我们佩服是马克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食物、水源等生活必需品短缺下,一次又一次的艰难的爬了起来。曾经,地球上各方都认为马克死定了时,他却用智慧、双手创造了奇迹—用“土”种出了土豆。在这种食物等于生命的时候,他用双手让救援计划延长了600多个火星日,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火星生存期间,马克因为压力,多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一直被一股强大的力量阻止了。而这股力量恰恰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当马克度日如年时,接近地球的队友们接到了“马克还活着” 这个消息。他们不惜晚533天与家人见面,冒着上军事法庭的危险,公然抗命。不仅如此,在太空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差错都足以使队友们全军覆没,即使活下来了,食物也成了他们最大的问题。但是,队友们毅然决定返回火星进行营救。这是一种天性,一种在危急时刻解救伙伴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天性;一种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拥有的天性。人类几世纪以来发展的基石不正是这种天性吗?这种天性已经像一棵参天大树深深的扎根在人类的每一种文化中。长途跋涉的人在山里迷了路,人们会发动搜救;火车出了事故,人们会排着长队献血;地震毁了城市,人们会捐出紧急物资。是的,也许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但更多的人愿意这么做。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在危难之时,我们才会伸出援助的手,因为这是我们的天性。
是的,每一种事物好发展开端,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社会的繁荣、和谐、昌盛,正是因为这种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