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大学生,每每在享受安逸轻松的象牙塔生活时,却又总会不安得感叹自己的蹉跎岁月。对于大学剩余的两年生活,对于今后的人生,总有着许许多多的忧虑与不安。
抱着一种读闲书的态度翻开了茨威格的这本书,阅读几章后便发现主人公年轻时的心灵遭遇竟然和自己有那么多的相同之处。出身于中产阶级,父母在社会中拼搏的岁月里积累一笔足够养我长大成人的财富,年过半百,父母希望自己的财富得到增值的同时更把希望寄托在一个他们精心哺育雕琢的二十岁儿子身上。而我,对于身边的生活感到很满足同时也很幸福,毕竟,相比较在广大中国农村挤破头上学的孩子们,我算是幸运的。
同样,我,我们也是身处在一个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用教科书上得话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的矛盾。无数的新鲜事物伴随着我们的成长,刺激着我们内心欲望的增长。在我们还不知道电脑为何物时互联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把世界上得陌生人连在了一起,在我们尝试着第一次与陌生人亲密接触时手机已流入我们的生活。这和茨威格青年所处的那个时代是多么的相似啊!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欧洲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繁荣使所有人相信人类的未来已经不再黑暗,从那时开始,人类的黑夜便不再漫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电报大大得缩短了。在欧洲,充斥着光荣与梦想。人们幻想在未来的一百年里甚至是更短的时间里,一切贫穷、落后、流血、战争都可以被消除。他们习惯了和平,习惯了在周末去欣赏一出最新的歌剧,习惯了没有冲突的生活。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大环境和欧洲的文化之都——维也纳,才成就了茨威格的才华,就像他自嘲似的说过,自己是文学上的早熟。
当时的欧洲,在享受着文明带来的一切进步同时却对于一切激进的想法进行残酷的镇-压。处处以胡子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带着假高领和滑稽头饰的绅士女士们总是想着在舞会上如何同时自己的情欲以遵从社会规则,可以说,保守是那一个时代的代名词。可以体会,身处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作为一名心怀着人性道德的年轻人会与那样的一个时代有怎样的激烈碰撞。年轻的茨威格选择了留学柏林、游历欧洲作为自己初步踏入社会的方式。
想到了我们这一代,从小就被告诫着需要循规蹈矩,学习答题,做考卷,然后让老师一笔一笔得批改讲评手中的试卷,日复一日,年又一年,我们缺少的是对于人性的一种理解,或者说是一种见证。我们无法理解艺术,因为在一次又一次潜移默化的敲打中,这种人性与生俱来的本能已经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失殆尽了。
我不会责怪、也不应该责怪我们的政府或是我们的父母。但我知道我们需要让人甚至是自己来了解我们自己,也可以说是一代人心中对于人性的渴望,亲眼去看看、去记录身边发生的真、善、美,而这份人性是教科书中所没有也不可能有的。
在书中,茨威格对于作家的理解是“一切人性的保卫者与守护者”,他的毕生理想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但历经两次人类历史上最惨烈战争和纳粹的疯狂迫-害,茨威格最终在寒冷的1942年在梦想的破灭和孤寂中用自杀告别了这个曾让他深爱着却又倍感失望的人类社会。《昨日的世界》是他在生命终点前写的一本回忆录,也更可以说是一份自述,对于过去社会的美好回忆和对人类未来的思考成为了这位杰出的作家一生的绝唱。
近两周的时间看完了这本书,仿佛在黑暗中有一座灯塔指引了我的人生,虽然不可能完全体会茨威格每一句中的深深情感,但是我可以说,在尝试去体会感悟的过程中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正如茨威格先生最后所说: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毕竟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和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它才算真正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