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黑下来,父亲未归,我的母亲在家中踱步,整个人都浸在巨大的焦虑中。母亲拿起电话打给父亲,父亲多半在接听后告诉她“我和xx喝酒呢,马上回家”,半个小时后母亲再打,父亲不接,她再打,十几二十次,持续不懈地,直到另一端响起“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声音。母亲气愤地摔下电话,并不泄气,跑到阳台上去等,紧紧盯着黑暗中偶尔闪过的人影,直等到父亲走到家门前,无论下半夜几点钟,她都会在家中上演一出歇斯底里的戏码。
这样的场景一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重现,二十年间,我们一家三口在夜晚“各司其职”:父亲的夜晚是用来喝酒的,母亲的夜晚是用来等父亲的,我的夜晚是用来小心翼翼的,吃过饭写好作业踮着脚尖去睡觉,连呼吸都是沉默的,切不可惊醒母亲的愤怒。
我在心里责怪过父母,为什么要用同一种偏执折磨彼此,让我从年幼时就目睹毫无遮掩的争吵。后来,这种责怪变得轻薄,我开始有很多不解,为什么我的母亲明知道父亲不接电话却要一直打给他?父亲是自己想回家才回来的,而不是她等来的呀。
父亲从未被改变过分毫,这一点想必母亲是知道的,她完全可以用什么事打发时间,而不是疯狂地打电话,神经质地趴在阳台上。造成这种偏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心疼,她这二十年间,让失眠渐渐成为无法摆脱的苦。
成长大概就是一件逐渐放下愤怒并尝试去理解的过程吧,我一路从童年背来了很多无法向人倾诉的苦,这些年做的最多的事就是探寻过往,我发现自己性格上的很多缺陷来自于原生家庭,敏感,自卑,易怒,没有安全感。但我发现父母的偏执也有迹可循,他们都曾有过缺少关爱的童年,内心被戳出一个洞,自己却浑然不知,成年后一直拼命在用什么去填满。
探寻内心的路比走向外界的路艰难许多。何尝不是?每个人都倾尽一生,在找寻自我的定义。
我发现母亲曾经的举动也出现在身边很多朋友的身上,原来这和年代并没有关联,只是一种畸形了的爱的方式。我那在职场上叱咤风云的朋友,可以说性格上有很大程度的霸道,然而她在面对丈夫的时候却像是只温顺的绵羊,我听过她诉苦,“给他打了五十多个电话怎么都不回?我好害怕呀。”
这种畸形的爱是控制的一种表达形式,而诸如此类的控制欲,无论对人对物,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爱是一种选择》是一本由汉姆菲特博士等人所著的心理学书籍,针对人们的沉湎/偏执/控制行为进行研究,把一个全新的病症“拖累症”带到人们的视线中,讲述了拖累症的成因,表现方式,危害以及康复方法。武志红老师也在自己的文章中极力推荐过这本书,他说,“在我所有推荐过的图书中,这本书的推荐度可以列在第一位,它虽然不及以前推荐过的《少有人走的路》更富有文采和智慧,但更实用、更可操作。所有习惯在家中、在公司里、在朋友中间很过分地扮演好人的人,都该读一读这本书。”
拖累症的英文是codependency,它的定义是这样的,“对人,行为,事物的沉溺”。拖累症是指希望通过控制外在的人,事,物来控制内在的情感。“控制”和“失控”是拖累症患者生活的全部重心。
拖累症如果用现实翻译出来,那么就是对一些事情表现得很上瘾的人,他们觉得自己的心中有个大洞,只能把烟酒,毒品,食物,金钱,工作,爱,性等的一种或几种毫无节制,疯狂地用来填补内心的漏洞。
如果你一生气就想吃东西,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去抽烟喝酒,觉得一周不工作70个小时就是虚度生命,或许过度依赖自己的另一半很紧张他不在身边的每一分钟都在做什么,那么你可能就是某种意义上的拖累症患者。
拖累症最可怕的一点是,它有其“遗传”性质。比如一个酗酒的父亲可能会有一个工作狂女儿,这个工作狂女儿也许会有个对爱人充满控制的后代……拖累症的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说到底就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沉迷。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塑成有着极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在分析自我的时候意识到了这一点,而我们若能理解其中的秘密,也许就能及时纠正自己的犯错行为,免于情感受难。武志红老师之所以对《爱是一种选择》有着如此之高的评价,正是因为作者根据心理学背景和临床经验给出了治疗拖累症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有个朋友,他喜欢赌马,赌到身无分文,女儿都输给了前妻,生活处处狼狈,也无法终止自己的行为。很奇怪地是,他在其他方面都是很自律的人,唯独在赌博中无法把持自己,而且习惯性地说,“都是因为我那赌博的父亲,我才落到这步田地。”
我曾有过每天喝酒的习惯,这曾经的小酌一杯,慢慢演变成在面对艰难时逃脱现实的几大杯。飘渺的感觉总是很好,但这何尝不是软弱的另一种表达,酒醒之后的现实依旧千疮百孔,它被放大成数倍的艰辛,依旧需要我去修理。我就是从《爱是一种选择》开始,尝试解析自己的行为,理解原生家庭的影响和自我改变的能力,直到现在我不再对人说,“都是因为我的父亲,我才这样爱酒。”或者,“都怨我母亲,我才如此偏执。”
心理学日渐被大众重视,这是社会的进步,我们能从中得到启发,学会其运作方式,掌握改变的力量并分享给其他人,这才是最大化了进步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