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这位从乡村学校里成长起来的名师,其专业成长之路,其萌生的教学勇气,其教育理想的着地,都是特别耐人寻味的。所幸,忠伟把它们一一记录在了这本书里。“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整个宇宙都会合力助你实现愿望”。一颗因为满怀炽热梦想而不肯安于一隅的心,注定不会囿于世界的某一个角落。忠伟读书,实践,写作,反思,课堂是他不舍的一切:遇见的学生,生根的思考,面对的挑战……变成了他笔下的“折腾”。在忠伟的成长中,仅从文字里,你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无处不在的自寻的压力。而折腾的日子,才能称为一个老师最闪光的回忆——在成长的追寻之间,在达成自己天命途中的痕迹,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颗追寻的心。
忠伟是有锋芒的人,思维的锋芒,智慧的锋芒,甚至做事的锋芒。作为朋友,我愿意他永远这样,少一些成人的圆滑,而多一些锐性。 所以,你观他的成长,看他的文字,他抛开那些如泡沫般、浮云般的虚名,让思考的种子扎得更深。 他能够明辨是非。在各种教育现象中,他总是拥有一双“火眼金睛”,无论是发?a href=http://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狗较蛑妫逃砟钪妗⒖翁媒萄е妫故墙逃窒笾?hellip;…他都能明晰地审视、明确地辨析,在辨中梳理思路,看清现象和本质,用个性化的见解凝练出教育思想。他敢给教学模式泼点冷水,他对磨课和裸课有自己的思考,他发出一个老师的疑问:为什么很多人热衷于给教育起新名字。 静以修心,明以辨之,而对教育的思考也在这种明辨中越来越深入。这是何其的难得!
明师因术而明。但明师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学术修养,忠伟在他的文字里要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明术,就是具有系统化的专业水准,不仅精通教育之术,而且熟悉学术之道。独特的教学风格、丰厚的学术功底、强烈的科研意识、科学的质疑精神…这些都是明术之师的显著特征。他主张明师要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不要简单地去复制别人的课堂;名师要给自己的课堂减负,然后让自己丰厚的课堂呈现简约之美,还要善于让失败的课堂闪耀光芒;明师也要经得起学术的批判,更不能用形式去绑架研究。 真真切切的文字,让我们读懂了明师的学术,就是在不断修炼中提升的,这样的过程既是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学术理论体系构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