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石板低水洼托着的这座小城上,哪一棵圆通山的樱花看着我长大,哪一个卖叮叮糖的老人又令我笑个半天,我不曾记得,但那浓浓的昆明魅力之味却流淌于心间,吸一口,便踏实了。
还念那年夏天,大观楼前,又见荷花碧连天否?
泛扁舟于泊上,有的只是昆明独有的惬意。盛夏,空气中还氤氲着水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更为这夏韵平添了一分灵动。这不如西湖赏荷那样大方爽快,也没有昆山的情意缠绵——但它就是引惹得游人醉。宛若一位娇羞欲语的少女,曼妙难测,都似乎晕染在香味中,虽不优雅,亦不浮华。溪亭之上,委婉的滇腔传响久绝,配上二胡,更是演绎出生活的甜美与凄酸。哦,眉眼间也挥舞着地方味道,这,也是不同于江南小调的。
还念草帽能挡雨,能防晒,摘下还能当锅盖否?
昆明大街小巷的红砖房里,飘出的米香不来源于电饭煲,而是盖草帽的竹蒸笼。草帽对昆明人可谓是形影不离。天朦亮,男人女人就下田做农了,而筐后总不忘一顶草帽。若正午太阳酷热,往头上一戴,便可挡;若雨帘落下,往头上一遮,便无事。如此一来人们靠着双手与草帽,挥洒着汗水与勤劳,终于换来了丰衣足食。入夜,又是草帽的主打,一家老少在夏日常有的雨中,吃上一碗热乎乎,带淡淡竹香的米饭,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这米饭同昆明人一样,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始终透着小米汤的本色。稻米香里说丰年,听取雨声一片。
还念吞云吐雾间,是谈古论今的三千年否?
昆明人,豪爽,就连抽烤烟,也要用水烟袋。吸一口“咕噜噜”,于是心爽快了,话也说得开了。不论陌生与熟悉,只要火塘边一坐,抽上几口水烟,喝上几碗包谷酒,彼此便时可扯些私房笑话,时可默语沉思,时可麻麻方言中的“粗话”,但心,却早已尊重对方。烟雾缭绕的小屋里,有火烧木柴的“噼啪”声,而更多的是昆明人的热情。天朗润了,铜铃发出一声清脆的笑,便屏息不语了——人们还毫无发觉,正谈笑风生呢!远处,不时传来一声渺远的鸡鸣犬吠。知否,知否?应是味淡情厚。
朋友,唱一支山歌吧!让那情谊继续传响,永不落幕。老城录下各朝迎故作今的记忆,请同我去见证!
昆明味,溢香而余甘。有魅力的味道,有味道的回忆……
——尾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