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愿如水

时间:2022-01-22 07:36:27 作者:会员上传

涓涓细流、飞泉瀑布、汪洋大海......水是大千世界的要素之一,构成了文学一个永恒的话题。水中自有万千世界,精彩纷呈,仔细品来,则妙趣无穷。

水之大度。有一位闷闷不乐的年轻人向一位哲学家寻求快乐之道,哲学家把年轻人带到一座很久没有人居住、布满灰尘的小屋里。屋里的一切东西都布满了灰尘,唯独一个放在桌子上面的杯子里的水仍是清澈、一尘不染的,只有杯底沉淀了许多灰尘。哲学家说:“人就要活得像水一样,当你能容纳灰尘时,你就会变得快乐。”也就是说人要像水一样大度,能容纳百川,方能成就其阔大。

水最柔弱,触而流逝,禁不起碰擦,但它又最坚韧,没有任何物体可以将它断开,坚韧得抹去了石头的棱角,持之以恒,竟能滴水穿石,正如老子所言:“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水最仁慈。《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给花草送去甘霖,给旱地带来生机,赐予庄稼雨露,给予人类生命之源.....沐浴众生,泽及万物,无私奉献。水是仁慈的化身。

水缘着一定的方向走,顺畅通行时,它就静静流淌,从容婉约;遇到岩阻,它就激越奋进,汹涌澎湃,一静一动,伸敛自如,何处有缝隙,它就浸润透达,明察秋毫,水就像一个通达事理的智者,所以说“智者乐水”。

水是正直无私的,它像一面明镜,反射大自然中真实的美与丑,揭示物质其本质,像严正的法官,清明坦荡,透彻人心,辨别善与恶,洗涤心灵。它不虚伪,不做作,展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沉淀污泥,洗却尘土,清澈干净,犹如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

孔子在川上,望着奔腾的流水不禁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的领悟把水的精神阐述得如此透彻。水千萦万折,不改变东向的决心,不分昼夜,历险致远,一往直前。它在唤醒君子,不要像沼泽之水,居于一隅,不要像潦途之水,无法持久,不要像横流之水,失其所归,而要学习不舍昼夜的川流,梦着大海,自强不息。

水千变万化,姿态万千。《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见其宁静优雅;苏轼面对滚滚东流的长江水,放情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可见其雄伟壮阔;魏征深知水中蕴含着强大的力量,所以忠言直谏:“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见其刚柔相济。

水宽容大度、善良仁爱、通达智慧......其中蕴含着无数道理,水的德行如此,能不向水学习?吾愿如水,品味如水人生。

符妍汐

初三

四川省宣汉中学

99zuowen.com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