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相间的琴键,磨损破折的琴谱,斑驳生锈的节拍器,正是这些物,拼凑出了我难以忘却的童年。
自我记事前,就对音乐产生了朦胧的喜爱,尤其是钢琴。肖邦、莫扎特他们所谱写出的经典,启蒙了我对钢琴的热情。母亲都曾无奈的说:“哪怕是听到洒水车上的钢琴曲,你也会不顾一切的爬到窗边,寻找声音的来源。”
稍微成长后,母亲便给我请了一位钢琴老师,并允许我使用家里旧但仍宝贵的钢琴。从此一个由五线谱与音律组成的童年开始了。
一开始,跟着老师学曲子,那些快乐、美妙的音符组合,融杂进情感的韵律,都让人如痴如醉。可随之而来的,便是重复乏味、令人痛苦的练习。此时的我,对钢琴少了一份热忱,却对多了一份逃避与懒惰。
随着对曲子的不断熟练,父母开始要求我参加比赛。在数以百计的观众前,我几乎是下意识地弹奏贝多芬《K454》,时间机械的流走,演奏也就悄然结束。出乎意料的是,观众们的掌声热烈超出了我的想象。人们对音乐的爱,对孩子的赞赏席卷而来。我只得重复着老师教导的谢礼,感受着这扑面而来的善意,喜悦油然而生,不禁自叹,钢琴真带劲儿。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对钢琴的喜爱重新燃起,并且开始认真的思考钢琴曲自身的复杂与美好,发现那比单纯的练习更加美妙。
在练习《献给爱丽丝》时,老师指导我要如何发挥出这名曲中每一段的魅力。一三五段最为人知,但都有着感情的细微变化;演奏中,要从一开始便把自己所有的感情全部交出去,用速度与力度的控制抒发它。而在二四段,要像箭矢一般充满力量,也要如大河一般曲折婉转,用技巧登极峰顶,才能表现出他的独特。
在我自己弹奏《献给爱丽丝》时,我时常感到自己与世界的隔绝。手如船舵,心如水手,在变化无穷的音符之海里,手与心随着浪涛同步运动。低谷时内心像缓缓下落的斜阳,高潮时仿佛屹立云间的高山。起伏飘荡,摇摆不定,突然快步疾行,最后,全心全意的弹下六指并用的结束音。让燃烧的心,瞬间归为死寂。钢琴,可真是带劲啊!
现在对钢琴的爱逐渐淡泊,但每每回忆起自己弹奏《献给爱丽丝》的往事,就把它,献给自己的带劲的童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