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她的初识是在初一的历史课上。全班都在安静的做题。我们俩同时被一道题所吸引,“请你举例一两个现代美食”。这道题仿佛是为我们量身定制的,上面写满了见过的、听过的、吃过的美食。有几个实在写不下了,就贴了张纸,纸上也写满了密密的字,远看过去就像一群蚂蚁。
我们俩相见恨晚,彼此分享着各种吃的经验。
到了初一下学期,我住校了,吃饭的位置就在她的旁边,学校的饭菜是公认的难吃,有一次的晚饭,刚准备吃,结果一道菜上赫然躺着一只苍蝇的尸体,它肥大的身躯紧紧地贴在菜上,此情此景看的我头皮一紧,眉毛紧紧地皱在一起,形成了一条条的川字,嘴巴向外一撇,发出“呕”的一声。旁边的同学见了开玩笑:“快吃啊,这是学校在给你补充蛋白质,别费了他们的一片苦心啊!”我椅子还没有坐热,起身端起菜盘就全部倒掉了。以后的日子每天就靠零食度日。
张媛媛却不,她从不会浪费粮食。每次看见她吃饭都是将碗里的饭菜吃的干干净净才离开,有时候我在旁边催的急,她反而还会对我说:“等一下,我还没吃完。”然后又把头低下去,快速的吃着,脸颊塞得鼓鼓的,活像一只仓鼠。
每周她带的零食也不多,够自己吃,还分一些给其他同学,不像我,一周带满满一箱子零食,到了最后,通常是这丢一包那丢一袋,到了周末收拾东西才在角落发现打开一看,有些面包类的都过期了。
每天吃晚饭,在打饭的路上,打饭奶奶的勺子 触碰餐盘的“当当”声单调而乏味 。看见今天的菜,我总会皱着眉把头向上仰起,看着天花板上晃眼的灯叹一声:“哎吆喂!今天怎么又吃这个。”打好饭,大家陆续回到座位,也不是嘀咕“啧,好难吃啊。”并站在那,不停的晃来晃去,把勺子在饭菜上来回戳,发出轻微的“嚓嚓”声,一粒粒米饭硬生生的被戳成了饭团,有些人没吃几口就跑了,我也坐在位置上等她吃完,她很安静的吃着,眼珠不停的转动,看着周围的人渐渐变少,速度也不由的加快。吃完后才满足的抹抹嘴离开。在回去的路上,她微微的眯着眼睛,头向上仰起,手揉着肚子,迈着八字,一副酒足饭饱的样子,还啧啧嘴:“啊,好饱啊,就是汤少了点,没有味道”我就笑着调侃她:“如果我现在请你吃大餐,你还吃的下吗?”“哎,如果可以的话,我还可以吃一点的”那向往的眼神、语气好像已经看见了满桌的山珍海味摆在眼前。
这让我想起了中国请客的传统,有古代的满汉全席,三珍野味。有现代的生日宴等等。大家为了面子能点多少点多少。到最后服务员问是否打包时,财大气粗的手一挥,一脸满不在乎的大声说:“不用!”不仅是在餐桌上的浪费。纸张是生活中常用的东西,有些同学打草稿,只写一面就揉成团扔掉了,无尽的索取只会使一件事物走向灭亡,而无尽的浪费则是加速灭亡的腐败剂。张媛媛这独有的吃货精神恰好是现代的我所欠缺的,这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