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井水

时间:2022-02-18 07:36:25 作者:会员上传

小树在长大,孩子在长大,万物都在长大,然而那些矮小的平房也随着科技发展不断“长大”。在这灯红酒绿,科技日益喧器的时代中,我们是不是遗失了什么。

春节,回到老家。正赶上村里办庆典。几位村中的代表们来到村中的最大一口井,提上两三桶泉水,分给大家,开心地说:“我们村的水可甜了,大家一定要保护它。这可是我们的标志”。那时的我年纪还小,在记忆中,家乡最美、最特别的莫过于那口井。

时隔一年,再次回到村里参加庆典,村长召乎大家围在大井旁,村里的那口井依旧那么甜。突然,“嘀……”一声汽笛划破了天空,打破了原来的寂静。一辆大卡车运载着砖头大摇大摆地开了进来。在众人的目光中,几个穿着西装的人恭敬地迎了上去。“伯伯,这是什么?”我拉住身旁的伯伯问。“咳,你不知道,前几个星期,村中的老王中了彩票,就想让自己的屋子变成大城市里的那样。”听闻,大家开始议论:“我家又不是没钱,改天我也弄,多气派啊。”“就是,就是,我家也该建成大房子了。”那一刻,人们手中甘甜的泉水被放在了地上,只顾着眉飞色舞地讨论着村里要如何改造……我感到井水已不是最初的甘甜。

沙尘胡乱飞舞,刺耳的声音没有休止,家家升腾起的炊烟被淹没在大型机器卷起的尘土之中。又是一年,当我再次回到家乡。我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口曾经甘甜清亮的井。但我眼前却只是一个盖满尘土的下水口。我的心有点疼痛,仿佛失去了什么。大卡车一辆又一辆地驶进村中,带来了坚硬漂亮的红砖,带走了破旧不堪,满是油烟的黑砖。过了半年,一座白瓦红砖的大房子拔地而起,不少路过此地的人看到它都驻足拍照。渐渐地那座大房子便成了村子的标志。

转眼间春节又来了,这一年的庆典是在老王家举办的,宽敞明亮的屋子,各式各样的电器,甚至连铺在地上的红砖大家也赞不绝口,这一年,大井在寒风中顾影自怜,那甘甜泉水也在一天天流失。

初升太阳将光茫照进了村子,来到村旁的大路上,看着那座红砖白瓦的房子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迷人的光茫,而那矮小的房子只能在黑暗中分享着剩余的光辉。远处,一辆辆卡车相继驶来,卷起阵阵黄沙,车上装上满满红砖。

后来,那一栋栋红砖白瓦房子立在马路两旁。成了这个地方的着名标志。而那最后一口井在弥漫的灰尘中,在肆无忌惮地破坏中,悄然流逝。

相关推荐

    我所认识的诗词

    我想我们对是并不陌生,从刚学习语文时就有古诗。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文化遗产,历代流传下来,记录了古时代一些生活习俗,社会,思想等……从古时候到现在,有很多著名的诗人,如我最初认识的李白,杜甫,苏轼等。其中接触最...

    听,年的声音

    时间在一天天过去,日历也在一天天变薄,当你撕完一本,有换了一本,又撕了二十来页后,年的声音便开始白耳边响起了。起初,是一段前奏,各家的商场、店铺开始挂起红灯笼。此时你便会从扩音器中听到例如刘德华的《恭喜发财》之类的歌曲,让你知道:噢,快过年...

    听,奋力奔跑的声音

    体育课上,体育老师一声“这几天体育测试,今天测800米”,全班立刻一片唉声叹气,我想到去年不堪回首的体测成绩,眼前的跑道俨然变得更长了。无奈之下,怀着一份如临绞刑架的“视死如归”,我挪到了起跑...

    研学之旅心得体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小时候,我们便能将《十则》倒背如流,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我竟来到了曲阜、邹城——孔孟之乡这得益于沂源...

    听,那重复千万遍的声音

    “儿子,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每天早上母亲都会在我临下车时说这句话。春夏秋冬,寒暑过往,从未间断。语文课上默写时被罚抄一首古诗50遍,我认为这件事没有任何意义,便施展开“神笔法”,水浒传有云&l...

    十七

    十七岁,意味着什么?是情窦初开的年龄,是迈向十八的大门,是努力拼搏的青春。“十七岁那年的雨季,我们有着共同的期许,也曾经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正如歌声中那般,十七岁的我们有着天潭般的幻想与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便如此,我们...

    岁月如歌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四年时光悄然而过,回首往事,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似烟雾迷蒙,若即若离,似若有若无的水墨画,朦胧迷人。打开记忆的心扉,时间又倒回到了刚入学那天。那日的太阳,有竹匾那么大,橘红色的,安静的燃烧着。天空中时而飞过几只觅...

    以戏为题目

    我们一起回家。可终是回不去旧时光阴。犹记得宝玉初见黛玉,便顿觉一种说不上来的熟悉,似乎连空气都被氤氲出特别的味儿来,这位风流成性的公子也是心直口快:“妹妹甚是眼熟,似是梦中旧相识。”黛玉又何尝不觉如此,却脸儿一红,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