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青石,一把刻刀,安静的小院里,他就这样刻着,一坐就是大半天……我曾听说他的生活,山河静好,岁月从容。
那天,奔着那份闲适,我去了古街区。沿着屈曲而幽深的青石板路,我找到了那方小小的院落。木门是敞开的,门上已微微掉了一层漆,走进去,一片小小的荷花池,墙角几棵绿树,郁郁葱葱。既有清新之意,又平添几分古朴。
我轻手轻脚地走进一间小书斋。书斋的主人是一位老篆刻家。他戴着一副银丝眼镜,穿灰色长袍,头发和胡须都已经花白,一双灵巧的手青筋环绕,如老根盘结。面容清瘦他坐在桌前,一举一动都气定神闲,颇有些仙风道骨。许是知道我的来意,他用眼神示意我坐下。
待我坐定后,他不多言语,径自开始刻印。我不太懂章法,看得一知半解,禁不住发问:“老伯伯,这枚章您怎么刻?”老先生付之一笑,捻着胡须悠悠说道:“这是最为普通的水印法。”说罢,只见他抽出一张刻印纸,蘸上清水,再飞快地压在宣纸上。他轻提一支小号狼毫,悬着手腕,缓缓地抽出轮廓和字形。刚描完,就拿起印刀,循着未干的墨迹,飞快地刻印起来,一笔一划一折一转,顷刻,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与青石相得益彰。笔画在清逸之间,透着自然的厚重之气。一瞬间,仿佛石头睁开了通透的双眼,绽开了鲜活的笑。老先生眯着眼端详着刻好的印章,在手心里转来转去,眼角的皱纹渐渐地笑开了一朵花,眼里闪着光亮。“这上面刻的是“终生与石为伍”。”他淡淡一笑。
说罢,他又取出几方印章,一边轻轻地摩挲着它们,眼含笑意。“‘静为躁君’,唯有宁静,方能使身心与石头与自然融为一体。”说罢,他走出书斋,指着小院道:“在这里,与绿树白莲相伴,与石为伍,生活有何不乐?” 是啊,也只有静下心,方能在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路上,从容岁月。
我释然,也开始和这方院落融为一体,它,教会了我宁静致远,更为老先生搭起了一个世外桃源。
夕阳西下,我终是离开了这里。再回首,老先生与一抹清欢长相守,他的生活教会了我,静心方得始终。
山河总静好,岁月亦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