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子中,谈笑声、喧闹声、孩童们欢笑的声音都一一传来,这不都在说明山城——重庆,我曾经生活了几年的地方,已经从睡梦中醒来,在阳光的照射下,开始了新的一天。这次假期,我回到了重庆,想着一定要将曾经到过的地方再走一遍。
我坐公交车来到石碾盘,循着记忆找到了那个下车的站点,来到那附近一家名叫高佬庄牛肉面的美食店,里面的吃食让我难忘。推开店门,空调的冷气与面香扑面而来,服务员一开口便是浓厚的重庆口音的普通话,他热情地为我递上一杯水,与我谈笑,随后我点了一碗面,那味道还是一样正宗。
记忆中,出了面店,沿着人行道一直走,路过一个岔路口,再往右拐,就可以到达了沙坪公园。在那儿有一座桥,桥上常常会有火车通过,桥下有许多靠卖艺维持生活的人,其中有一个人不同。那是位极其出名的拉二胡的老先生,他异常消瘦,戴着墨镜,用干瘦的手拉着二胡。每当二胡特有的音色响起的时候,大家便会以他为中心围成一个大圈,静静地听他拉二胡。
我爷爷十分喜欢二胡,也在其中听这一场二胡演奏会。有一次,爷爷一如既往地前去听二胡,我吵着也要去,便与爷爷一起来到了桥下。那里早已是人山人海,把那一小块地方围地水泄不通,只听到喧闹的人声。爷爷好不容易带着我挤了进去,占得一小块地方,第二曲便开始了。先前那吵闹的喧哗声没有了,唯一听见的只是那已经走远了的火车隐隐的“隆隆”声、伴着二胡开了一场完美的演奏会。一曲拉完了,爷爷突然叫了一声“好!”接着便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们说这个曲子叫《二泉映月》,是老先生每天必拉的曲子。
我又来到这里,老先生还在桥下拉奏这首曲子,只是他更老了。以前不懂,只觉得二胡的音色好听,现在听来,我明白了为何每天会有这么多人来听老先生拉这首曲子:分明是对生活的感触,也是对老先生琴艺精湛的欣赏。老先生年轻的时候是民乐团拉二胡的一把手,后来退休了,但对二胡的热情丝毫不减,每天来桥下拉二胡给人们听。我不由地对老先生产生了敬意。
尽管时间在流逝,时代在发展,但渝都的热闹,面食的美味还有《二泉映月》的动人是不会变的,我还想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