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只有当从小所背的古诗词与现实生活巧妙地对上号时,才会骤觉这诗句的精妙之处。都是最平常不过的字眼,却搭配出无与伦比的质感。
我想孟浩然也一定是在这样的清晨苏醒的。
彼时世界尚未完全苏醒。世界的花草山木被晨雾环绕氤氲,处于迷蒙的似虚亦实的意境。而这世界上的人呢?或仍留在恬美的梦乡之中,或徘徊于现实与梦境的交界地带,也或者已经奔赴在晨曦的路上。
而鸟儿们早已欢腾,它们歌唱,它们歌唱昨夜的喜雨,洗去万物的疲惫;它们歌唱清晨的东风,送来了泥土的芬芳;它们歌唱新盛的桃花,点缀了世界的梦境。刚刚睡醒的人儿,借着鸟鸣声判断昨夜的大雨已经消停,借着鸟鸣声揣度时辰与天气。或许他从未睁眼,帘幕仍闭,锦衾犹温,可窗外的世界已略知一二。
这不是陶潜笔下的桃花源,而是我们睁眼可见的人间。
这是古诗词的妙景,更是触手可及的生活。
我们都在这样的黎明苏醒,若是无心,只会觉得起床铃声的刺耳;若是有心,便听得见鸟鸣的清脆,闻得到湿泥的芬芳。
诗人与俗人往往差的就是这颗心,这颗能于鸡毛蒜皮中挖掘宝藏,能于司空见惯中察觉至美的心。你若低头,满地都是苟且;你若抬头,迎面即是明月。生活是命运给的,也是自己活的,诗人从鸟鸣听出诗和远方。而俗人只听得见耳旁的聒噪与嘈杂。
今晚的烦心事终会被睡眠降解,明天的黎明又会来临。那时世界又会被晨雾笼罩,鸟儿依旧会在幽静的山林之中清唱。诗意与否,恰在一念之间。儿时反复吟诵的诗歌可以变成生活,也可以只被写在书本上。
我们总是要向前看。当真正理解了《春晓》的诗意后,我们才会觉得花开有声,东风有情,山河有爱,人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