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清滩。入淮清洛渐慢慢。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篙笋是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的这首词,写的是他与好友到郊外玩,品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尝蓼芽篙笋等小菜,感叹道:“人间有味是清欢!”
品小酒,尝野菜,确实别有一番清欢的境界。
可,何为清欢?
林清玄说:“清欢是清淡的欢愉,是来自对平静疏淡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清欢,而不是狂欢,不是大欢,更不是贪欢。清欢的境界很高,表达却可以很质朴,它不是物质的奢侈,生活的高要求,而是品味心灵、品味生活,享受一丝丝来自灵魂深处的、简单的幸福拂满全身。当我们发现小酒野菜比大鱼大肉更可口,当我们发现与家人坐在一起拉家常,比在喧闹的KTV开party更开心……我想,这就是一种清欢。
可,如何清欢?
古时候的人们总是十分轻易地享受着清欢。“木槿花开畏日长,时摇轻扇倚绳床。”钱起在木槿花开时节,安然自在地躺在绳床上,闭目假寐。这一刻,时间静谧,岁月安好,清欢亦现。
“随意芳草歇,王孙自可留。”空蒙山色,秋日傍晚,明月、清泉、浣女、水莲……诗人漫步至此,见此景,陶然沉醉,情不自禁发出感叹。欣赏美景,也可享受清欢。
“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在夜晚,秦观流连于莲池,往返于柳林,听远处笛声悠扬,享近处微风徐来。无形之中,清欢自然也显露出来……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要想寻得清欢,一天比一天难,几乎是品尝不了清欢的:
我们想吃一顿清淡的饭菜,可到饭店里,上来的菜便让你大吃一惊,不是过多的油,就是过多的酱,不是过量的盐,就是过貹的辣,这已成为中国菜最大的特色。
饭后想好好在路边散个步,可人声车声声声不断,嘈杂错乱,路边,不时还有留着“杀马特”发型的青年,挥舞着双手,四五个挤在一台摩托车上,呼啸而过。
在朋友举办的聚会上,大家不是埋头对着手机苦看,就是聊明星谈八卦,若你向大家推荐自己喜爱的一本书,还会有人冷嘲热讽:“这个人真是勤奋好学呢,一点都不会享受快乐。”可他们说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他们的快乐已经慢慢染上一丝浮浊了吧。
……
有人说,若想要清欢,就去山里吧。我曾喜欢回乡下外婆家。乡村的草地像大自然亲手编织,星星野花点点洒洒,轻轻摘下一朵,扎在头上,身上仿佛都有春天的气息;和伙伴们一起躺在草地的怀里,听着林间的小鸟呢喃,做着少年的梦。我最爱的是晚上,坐在院子里乘凉,数漫天的星星,密密匝匝,像无数可爱的精灵,在夜幕上跳哇唱哇,那时我想:这大概是年少的清欢吧。
可现在,每个人都想着玩乐,每个人都到大山里去。人们所到之处,便多了一份垃圾,少了一份绿色;多了一份吵闹,少了一份宁静;多了一份污浊,少了一份清欢。更甚者,拿着钥匙或小刀,在树上刻下龙飞凤舞的几个字:xxx到此一游;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农村不断进化,俨然变成了大山里的城市,这本是件好事。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摆酒、同学聚会,哪个不讲究热闹豪华;连小孩们再也不会躺在草地上嬉戏,都人手一部手机,大喊“吃鸡”“开黑”……恐怕,现在想找个地方,安静躺着,饮壶清茶,都十分困难吧?
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在这个物质富有的时代,清欢,为何变得如此难觅?因为我们被安逸的生活所蒙蔽双眼。
现在,如果真想要一方清欢,唯一的方法就是守住自己的小小天地,将一切戾气与浮浊置之于外,洗涤自己的灵魂,享受生活中一丝一毫的幸福。良辰美景,悲欢离合,抛去浮浊,清欢许是随处皆是。或许,只有人们拥有的物质越少,得到的清淡的欢愉才会越多。
无须言语,宁静灵魂,清欢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