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是来自上外附中的 XXX, 参加这次复旦自主招生的申请很激动。我在学校的成绩名列前茅,各门学科的发展都很均衡。我在上外附中学习了七年的法语,作为第一外语,在学习期间,我曾获得法语文化知识大奖赛一等奖,并由学校推荐到法国里昂和加拿大魁北克的两所高中分别交流过两星期,其间寄宿在同年级的外国学生家中。这种文化交流的经历使得我锻炼了语言能力和沟通能力,拓宽了国际视野,对非本国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在学术研究方面,我希望选择文史哲之一作为将来的研究方向。我从小对中国文学就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尤其对于宋代和民国这两个文人的时代抱有很高的兴趣。我喜爱中国充满意象和比喻的文论,曾做过一个私人课题“从顾随文论看其诗学思想”。在晚清子弟书方向,我还曾与台湾政治大学的子弟书专家陈锦钊教授多次通信,谈到了利用分词和词频分布技术判定子弟书作者这一问题,我在此基础上做过一个“韩小窗是否为《滚楼》的真正作者”的初步课题。
我总是偏执地认为“不谈史无以论文”,然而我自己在历史方面的学习还远远不够。我读过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张荫麟先生的《中国史纲》等等,对中国历史有一个初步的概念,但这个框架有骨无肉。假以时日,我希望能用大量的材料和思考把它完善成我自己的历史观系统。
我对于哲学的了解则更粗浅。到现在为止,我读过的哲学书籍都是关于哲学史(如杜兰特《哲学的故事》、罗素《西方哲学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等),而非哲学。我尚未读过一本哲学家阐述自己理论的著作,对此我羞愧得无地自容。进入大学以后,我一定要弥补这个致命的缺憾。
前文一直在谈论文史哲方面的问题,但除此之外,我的兴趣爱好也很广泛。我有每个月去一次上海博物馆的习惯,即使没有特别的展览也会去看看常规瓷器展品。虽然是文科生, 我对科学史却抱着异乎寻常的兴趣,为此读过三卷《费曼物理学讲义》。即使我的数学基础不足以理解那些复杂的公式推导,理论本身的魅力也足够吸引人。出于“多识鸟兽草木之名”的诱惑,对植物学和鸟类学怀有好感。休息时候常听巴赫和戏曲曲艺,偶尔随家父打打太极。
我之所以选择复旦大学,一方面是对复旦文史哲专业的信赖和好感,二来是欣赏复旦的 学风。我觉得复旦是一所能够让人安安心心地坐下来读书和研究的大学,空气里就有安定而
愉快的因子。我在现实与网络上都遇到过许多复旦的学长学姐,大多是些聪明而深刻的理想 主义者,交谈起来有种同道中人的快意。复旦的教授和专著都对我有重要的意义,邵毅平老 师以前指导过我的课题,章培恒教授和骆玉明教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也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我梦想中的大学,应当拥有安宁向上的风骨,意气相投的同伴,学养深厚的师长,和很大很大很大很大的图书馆。复旦有我所梦想的一切。
感谢您阅读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