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乙肝歧视现状调查报告
四、对待乙肝歧视的态度1、忍气吞声 你是否其中一个? 受到歧视 66%的病毒携带者忍气吞声在生活中遇到歧视,65.9%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会忍气吞声,被动接受;18.4%的人会据理力争;会用法律来解释的人占10.4%;而5.3%的人则会心存怨恨,伺机报复。在生活中遇到乙肝歧视的现象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忍气吞声,被动接受。仅有很少一部分人会去据理力争或者是付诸于法律来解释。专家认为,作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本身,不要让乙肝病毒携带者成为一个忍气吞声的沉默群体,应通过依法维权发出正确的声音,让整个社会风气逐渐转变。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仅要有维权求助的意识,最好要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在面对歧视的时候,尤其在劳动就业方面遭受乙肝歧视时,应通过相关机构的帮助,争取应有的权益。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向机构求助的过程当中,会获得反歧视的处理经验,通过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争取,进行反歧视的积极行动,有可能最终能拥有该企业的工作机会。在专家们多次遇到的成功经验中,受到歧视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与用人单位(尤其是外企)的上级部门沟通后达成工作协议的成功率甚高。再者,通过主动争取,遭受歧视期间的损失可以得到弥补,赔偿金额从2万元到十几万元的个案也比较多。专家还指出,被歧视者维权意识薄弱,究其原因是担心成本问题、成功率以及隐私保障的问题。其中维权成本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时间精力成本,许多被歧视者担心维权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应付接下来的诉讼、举证等诸多事项。专家指出,目前很多援助机构、公益律师会对被歧视者进行帮助。维权人只需要提供基本证据,剩余的所有工作可以完全交给公益机构完成。整个过程无论多漫长,公益机构作为维权人的代理人,法律规定维权人完全不用出庭,在维权的过程当中完全不影响工作与学习。二、费用成本,许多维权人担心请律师花很多钱。专家指出,国内很多公益机构对维权人是进行免费帮助的,由于国家提倡这种反歧视的维权行动,因此公益机构能得到政府、慈善机构所提供的专项法律援助资金去帮助维权人。成功率方面,据一家反歧视公益机构反馈所得,由于反歧视公益机构有丰富的经验协助维权人进行交涉,因此在庭外交涉以及诉讼方面的成功个案都比较多,成功率较高。至于维权人所担心隐私曝光问题,专家提出一套有效的经验:包括进行诉讼时委托律师代理,维权人不用出庭;媒体采访时可用代言人;诉状时填写的个人信息无需太详细,由代理人的详细信息完成诉讼需求;必须面对媒体时使用化名,在接受电视采访时绝对不正面面对镜头,不要轻易相信拍摄后打马赛克的承诺,提防采访录像被其他节目组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使用等。2、想要帮忙 但却有心无力 身边人受到歧视 33%的人有心无力当自己关心的人因为乙肝而受到歧视时,有18.1%的人会以实际行动替他/她打抱不平;43.9%的人会在他/他身边好好安慰他;有32.7%的人表示很想帮忙,但是很无奈,没有办法;还有5.3%的人无动于衷,觉得习惯了。专家建议,当自己关心的人因为患有乙肝而受到歧视时,首先应对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给予真诚的沟通关怀;其次可以与歧视者进行沟通交涉,让被歧视者不至于感觉孤独,让其感觉在亲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在反歧视的道路上并不是孤军作战;有能力的,还可以与被歧视者共同进行求助,向相关机构或者有经验的人学习和搜寻反歧视的经验。五、乙肝病毒携带者压力状况1、罪疚心理与恐惧心理并存 33%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担心传染给家人对于最大压力的来源,16.6%的人认为最大的压力来自病情恶化;有33.3%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觉得担心会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亲近的人;23.6%的人认为别人的另类眼光带来最大的压力;因为求学、求职困难而感觉最大压力的人占了23.7%;其他情况的占2.8%。从造成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压力的具体源头可见,其心理压力主要可划分成担忧成为传染源的罪疚心理与担心被歧视的恐惧心理。缓解乙肝病毒携带者心理压力应当从自身和外部两方面入手。首先乙肝病毒携带者应该对该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其传播途径,通过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消除成为传染源的担忧,在日常生活当中抛开心理包袱。外部因素方面,国家法律应对该群体给予正确的对待,例如取消强制性的入学体检等带有歧视性的法律法规,切实执行好违规入职体检的执法工作,让乙肝病患群体享有完整的公民权利;对乙肝进行更广泛有效的公益宣传,让国人正确认识卫生知识、疾病预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乙肝病毒西带着患病非己所愿,更不是其本身的错误,形成理智宽容的社会环境。
首页上一页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