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市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时间:2023-07-07 10:05:57 作者:会员上传

  为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确保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取得实效,市委从相关部门抽调16人组成四个基层党建调研组,深入9个县(市、区)、52个市直党委、66个基层党组织,组织召开基层党组织书记座谈会16个,座谈212人次,发放1100张调查问卷,对全市乡村、街道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企及“两类”组织等不同领域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了深入调研。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佳木斯市现有9个县(市、区)委,67个市直党委,46个市直党组;有530个基层党委、523个党总支、7127个党支部。现有62个乡镇党委,908个村党组织;31个街道党(工)委,342个社区党组织;207个“两类”组织党组织;全市共有党员149015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两区两带一城”发展战略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领,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1、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坚持保障大局,紧扣发展,突出特色,强化服务,把创先争优活动打造成科学发展工程、群众满意工程、固本强基工程。深入开展“争发展排头、当服务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通过在产业项目中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工业三年再翻番中开展“为企业献良策、做贡献”和争创“生产标兵、技术能手”活动,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开展“争做带头致富标兵”、创建“场县共建、小城镇建设”示范单位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当先锋、作表率,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通过开展创先争优“双百工程”评选活动,全市选树先进基层党组织225个,优秀共产党员典型132个,王江、赵永录、王海青、邱成武、姜驰等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中央和省、市多家媒体宣传报道。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徐泽洲来我市调研指导创先争优活动,对我市“围绕中心扎实开展活动、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落实、健全机构扎实推进、典型引带营造氛围”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市创先争优活动思路清晰,载体实在,措施具体,成效显著,让群众看到了创先争优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2、深入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城乡统筹的党建工作新格局逐步形成。组织中省市、县(市、区)直部门党组织与全市957个农村(含抚远县)基层党组织开展“百部联百村”活动,积极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通过组织体系联建、组织活动联搞、党建资源联享、服务党员群众联办、城乡全面发展联促“五联”方式,巩固了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拓宽了城乡交流渠道,促进了城乡各类资源的合理流动,提升了机关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XX年5月,新华社黑龙江分社对全省开展“百局联百村”活动进行报道,专题选取我市“百部联百村”作为全省的活动典型进行采访报道,并在《国内动态》中刊发经验做法。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批示:“百局联百村”活动很好,既加强了农村基层党建资源,又让机关干部“接地气”。似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普遍鼓励机关党组织与农村、社区党组织“联创联建”。中组部部务委员、组织二局局长陈向群来我市调研“百部联百村”活动时,对活动的开展、取得的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杂志、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刊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

  3、全面推行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基层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为加快农村基层民主化进程,有效解决农村“一事一议”难议成的问题,我们借鉴“四议两公开”做法,积极实践以村党组织、村代会、村委会为基本组织架构的农村新型民主管理办法,探索构建村党组织领导、村代会决策并监督、村委会落实的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将领导、决策、监督、执行“四权”分离,建立了权责明晰、决策民主、运作规范、监督有力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目前,全市96.3%的村结合村委会换届,推行了新型民主治村模式。同时,在全市62个乡镇全面推行了以“广开渠道提建议、党委科学定决策、政府实施干实事、社会监督评优劣、组织考核问实效”为主要内容的“五环工作法”,加快了乡镇基层民主建设进程。我市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经验在全省组织部长座谈会上交流,并在《黑龙江日报》、《党的生活》杂志、省委组织部《组工信息》刊发。

  4、发挥非公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双轮驱动”作用,努力实现“两类”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XX年,我们依托市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市民政局民间组织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和社会组织党工委。截至目前,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172个,市社会组织党工委新建党组织33个,初步形成了市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专业部门和县(市、区)条块结合,合力推进的“两类”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同时,我们结合非公有制企业缺少懂党建人员的实际和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实现再就业的愿望需求,开展了选派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党的建设覆盖和非公企业健康发展。这一创新实践得到了中央高层领导的重视,xx和李源潮等同志分别就此项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这一做法获得了“全国首届基层党建创新优秀案例奖”,《民企来了“党代表”,发展添了新活力》一文被推选为全国组织系统优秀组工信息,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及有关报刊进行了专门采访和专题报道。

  5、实施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和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全覆盖工程,有效提升了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深入开展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三年攻坚战,共落实资金5947.8万元,新建和改扩建428个场所,使全市957个行政村(含抚远县)实现了活动场所全覆盖的目标,为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活动提供了场所保障。不断加大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力度,先后投入资金685.8万元,建成远程教育终端站点1048个,实现了农村远程教育网络全覆盖。去年我们与市农委、佳木斯联通公司联合实施农村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创造性地开展了“专家进现场远程联万家---专家流动讲堂”活动,创新应用了3g无线网络平台,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农民家中现场答疑解惑,激发了广大农民学习热情,实现了授课效果的最大化。截至目前,通过3g远程教育流动讲堂,完成了4名省级专家和25名市级专家的授课直播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对全市换届后新当选的村“两委”成员进行了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村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省委组织部领导对我市“流动专家讲堂”给予了“3g讲堂,全国首创”的高度评价。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党务工作者隐忧较大,无人干事问题日益突显。行政机构改革后,全市只有3个市直党委保留1名副书记职数,县(市、区)直党委全部取消了副书记职数,党委工作归入直属机关党委;207个“两类”组织党组织中,仅有专职党务干部48人;230个城(郊)区社区党组织均没有专职党务干部,基层抓党务工作力量严重不足。受财力制约,基层党务干部工资普遍较低,社区党组织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全年平均工资9600元,低于全市XX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13892元/年和社区协理员14400元/年的工资标准;符合条件的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没能全部按时发放,资金缺口较大。全市党务干部平均年龄47.8岁,35岁以下的党务干部占34.5%,党务干部队伍年龄偏大,断层严重,工作岗位不受重视,个人政治成长相对较慢,大部分党务干部一干就是20来年,“靠经验吃饭,凭党性工作”,多数年轻党务干部临时思想严重,缺少工作激情。

  2、基层党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正常工作缺乏足够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和“两类”组织党建经费主要从行政经费调剂,一事一请,金额不固定;城(郊)区社区没有党建经费;个别经济效益好、领导重视党建工作的国企,能在年初企业利润中列支党建活动经费,但随意性很大;9个县(市、区)中仅有富锦市和同江市以“培训经费”名义每年拨付党建专项经费40-50万元。全市908个行政村虽然村村有活动场所,但还有6.2%的村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54.3%的村级活动场所因取暖问题冬季“半年闲”;230个城(郊)区社区中只有6.5%的活动场所达标,还有37.4%的社区没有办公用房;“两类”组织基本没有活动场所。以桦川县创业乡西冯村为例,每年财政转移支付7万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文书的工资补贴约3.5万元,妇代会主任、治保主任等人员的误工补贴约2.4万元,治安管理、卫生防疫、公共卫生、书刊订阅约1.2万元,维持日常办公已十分困难,更难提供党建工作经费,村活动场所因没有取暖费用冬季被迫“闲置”,组织活动只能在村干部家或租借村里个人服务大厅进行。特别是合乡并村以来,几个自然村“合并”的行政村,因各村债务、土地面积不同,各村相距又比较远,村民和党员相互来往不多,了解较少,村屯合并,实际上是明合暗不合,各村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村党支部组织活动难、发展党员难、干部选举难等问题较突出,一时不易解决。国家拨付给这些行政村的转移支付一般每年7-9万元,一村使用尚且不足,各村分摊使用,更是“捉襟见肘”、“雪上加霜”。

  3、部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削弱了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调研中,85%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村级组织帮助和支持农民生产生活不够。目前,全市60.46%的村是负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公共事业,五保户、贫困户帮扶等工作无力办、无钱办,导致村党组织作用难以发挥。如汤原县太平川乡太安村,由于多年来村里修路、建校舍、环境卫生整治、发展奶牛、种植烤烟、秋整地等欠款50多万元,村集体又没有经济收入,村“两委”在举步维艰中勉强生存。目前,全市还有24个村党组织未能完成换届选举,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开展。党员年龄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和发展党员难的现状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截止XX年底,全市建制村党员23915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26.7%,初中以下学历的占69.7%。全市社区党员11237名,其中60岁以上的占52.9%,初中以下学历的占31.8%。XX年,全市有近百个行政村没有发展党员,有的村即使发展了年轻党员,大都外出打工创业,留在村里的甚少。党员结构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部分群众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同感不强。

  4、党建活动载体类型较多,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完全适从。近年来,中央、省、市、县、乡各级党建载体多达十几种,而且还存在旧的尚未抓好、新的已安排部署,基层的党务干部多为兼职,抓实抓好党建载体建设抽不出精力、疲于应付、难以适从,致使不少党建活动与群众需求脱节,产生“水土不服”现象,达不到预期效果。如,前几年提出的“四培养”工程、“百村支部升级”工程、“党员旗帜”工程等载体,都与我们现在抓的创先争优活动一脉相承,但由于不能保持连续性,有的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又如,“三级联创”、“融入型”党组织建设、“共驻共建”等一些好的活动载体,基层党组织不能紧密结合基层实际灵活运用,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三、原因分析

  通过深入调研和认真分析,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重视不够,客观约束不力,导致基层党建工作摆不上应有位置。一是形不成合力。一些地方和部门重经济轻党建、重业务轻党务、“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全党抓经济已是普遍共识,经济工作与党的建设“两手硬”,在一些地方只是说在嘴上,没落到实处,全党抓党建格局尚未形成,组织部门在抓党建工作上处于“孤军奋战”状态。二是纳不上日程。一些地方和部门党委主要领导对基层党建重视不够,缺少抓基层、打基础的意识,对基层党建研究少、指导少、督查少。一些基层党务干部直言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可要可不要”,比较形象地描述了基层党建工作“被虚位”、“被弱化”的处境。三是兑不了奖惩。现有基层党建工作制度缺乏刚性要求和严格的考核,管党责任制执行不到位。从实际工作上看,凡是将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实绩考核体系的,其基层党建工作就好。由于党建工作没有科学的“gdp”,考核指挥棒“失灵”,触动不了领导的“神经”,奖优罚劣得不到体现,难以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履行管党责任制的积极性。

  2、内生动力不足,外力推动不强,导致基层党组织作用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基层党组织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低。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后进基层党组织的差别,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机制。从调研情况看,党建工作抓得好的基层党组织,其他各项工作都先进;党建工作抓不好,其他各项工作都落后,这是一条规律。以桦川县梨丰乡南林村为例,该村是一个由5个自然村合并成的行政村,人口1300多户,村党支部书记于彥双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相融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先后建立书法、剪纸、秧歌三个协会,并在协会中成立党支部,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秧歌协会辐射周边双鸭山市、集贤县、富锦市等市县,每年都为村民带来可观收入。而该县新城乡东方村前几年是国家级先进村,由于原任村党组织书记不重视党建工作,不讲党性原则,导致村“两委”关系不和、配合不力,村党组织凝聚力下降,在去年村党组织换届过程中,村党支部失去了战斗堡垒作用,导致换届中选不出党支部书记。由此可见,基层党组织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提高,是增强战斗力的内因根据。但在社会转型、变革的大环境下,基层党组织所拥有的生产性、管理型资源逐步减少或消失,发展没了资本,管理少了手段,陷入“等、靠、要”的被动处境,“造血”功能丧失。这在村级党组织中表现得最为典型,村级党组织抓不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个根本,与家庭分散经营构不成利益纽带,号召力降低。另一方面,基层党组织没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外部支持。一些地方和部门有的是没能力投入,有的是舍不得投入,基层党组织缺少外力支持和援助,靠自然发展、自身发展很难在短期内改变局面。尽管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上级部门对口支持的力度逐渐加大,但有限的资金、项目、物质不能有效整合,“撒芝麻盐”,重复浪费,事倍功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帮助不大。

  3、传统手段流于形式,创新载体落得不实,导致基层党建工作缺乏活力。一是传统方法迷失。党建工作的许多优良传统和务实管用的制度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三会一课”是基层组织生活的基本制度,实际执行越来越不好,其他如组织生活会、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必需的组织活动,越来越趋于形式化,党内生活既不严肃、也不活跃,一些党员反映,现在是“上边会太多,下边会太少”,党组织不能把党员有效地“拢”起来,党员归属感不强。一些领域的党员出现游离党组织之外的现象,基层党组织负有重要责任。二是基层负担过重。调研中,汤原县一位基层派出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介绍,XX年参加上级相关会议188个,大多要求上报贯彻落实情况和阶段性工作总结,连工作安排都顾不过来,更不要说经常性开展党组织活动了。上级单位安排的活动过多、一些党务干部的个人素质较低,致使基层单位忙于应付、载体“水土不服”,是影响基层党组织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三是急于“标新立异”。我们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创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更需要创新,载体创新是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标志。一些部门为了创新而“创新”,致使一些很好的活动载体坚持不下去,“热闹一阵子”、“雨过地皮湿”,超不过三年就另搞一套,而且,出于这种思想创新出的载体,大多实效性不强,有的脱离实际,方案上写的与工作中做的“两层皮”,不能调动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甚至产生反感,疲于应付,导致一些好的创新载体也很难落到实处、建立长效机制。

  四、对策和建议

  针对我市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精神,并借鉴外地经验,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1、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全面落实“党要管党”要求。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探索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方法,解决当前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全面安排部署。调研结束后,市委召开了全市基层党建暨“百部联百村活动”推进会议,市级有关领导出席会议,市委书记王兆力同志作重要讲话,对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基层党建工作作出安排和部署,并与各县(市、区)委签订XX年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状,将党建经费保障、活动场所建设、落实党务干部待遇、在“两类”组织中组建党组织、后进党组织转化提高、党员队伍建设、开展党建活动等内容纳入责任状,与经济目标同考核、同奖惩,真正做到“两手抓,两手硬”。制定《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方案》,对优化党组织设置、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改进党组织和党员活动方式、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加大投入保障力度、强化考评管理等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规定。二是搞好分类定级管理。在认真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分清类别和领域,参照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参考标准,逐项逐条进行打分,逐个支部进行评议,将基层党组织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要求,采取倒排的办法,对排序为“一般”和“较差”类别的基层党组织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整顿提高,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晋位升级,这类村(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在党支部没有转化提高前不得评选“先优”和报考公务员。三是强化责任考评。制定出台《佳木斯市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述联评联考”实施办法》,加大各级党组织管党责任制考核力度,形成一级抓一级的责任落实体系。每年年底,要结合民主评议党员和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及述职述廉工作一并进行党建工作述职。县(市、区)委和市直各党组(党委)书记、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要向上一级党委就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专项述职,上一级党委对述职情况点评打分,排列名次;要分级组织基层党组织、党代表和群众代表对党建工作进行评议,结果量化打分排名;要把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量化打分。把对上述职打分、各层面评议打分、年度考核打分按4:3:3比例汇总,分层级、领域进行排名公示。排名后三位的单位各类评优一票否决,党组织负责人进行诫勉谈话;对连续两年排名后三位的领导班子进行调整,党组织负责人免职。四是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市级“两类”组织党工委与各县(市、区)党委的工作职责,各县(市、区)委分别在工商和民政部门成立“两类”组织党工委,作为党委的派出机构,对辖区内“两类”组织实施“块”上领导,市级两个党工委依托工商和民政部门对“两类”组织党建工作实施“条”上指导。

  2、千方百计壮大集体经济,变“输血”为“造血”。在调研中发现一个普遍性规律,即集体经济强的村级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相对较强,作用发挥明显。反之,则一弱多弱,问题凸显。全市36%的村有集体积累,绝大部分负债村党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调研中感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是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治本措施。一是要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基层党组织带头人至关重要,在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人治村、强人带村模式起着关键性作用。用好一个带头人,致富一个村,这样的例子鲜不胜举。近年来,全市涌现出43个省、市级先进村党组织和姜驰、张和义、韩云武等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富锦市砚山镇福祥村党支部书记姜驰同志,XX年3月上任后,从清理欠账、转变村风、调整种植结构入手,发展水稻、甜菜种植,成立了全镇首家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历经XX年,使一个当时负债累累、管理混乱的后进村变成了现在发展迅速、人心凝聚的先进村,村民的腰包也鼓了。选好了村级组织带头人,就抓住了人这一活的生产要素,也就抓住了壮大集体经济的主观因素。根据不同类别基层党组织的特点,要采取民主选举、竞争上岗、机关下派、公开招聘等多种途径,选好配强党支部书记。通过网络培训、示范培训、外埠学习等方式,分级分类,每年对全市基层党组织书记进行一次全员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及时调整不胜任现职的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后进村党组织整顿;重视村干部后备队伍建设,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农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复转军人中培养好苗子。探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办法》,把考核结果与村党组织书记利益挂钩,激励他们干事创业热情。二是要培育稳定的集体经济增长点。要积极探索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增加集体实际收入为中心,重点发展企业富村型、产业富村型、资源富村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带富型的集体经济。郊区西格木乡平安村按照围绕市场抓特色,围绕特色上项目,围绕项目求发展的思路,重点在蔬菜和经济作物上作文章,根据市场需求,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农民增收步伐。通过土地流转,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成立了瓜菜、粘玉米2个专业合作社。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村办和民营企业,壮大了集体经济。全村现有企业13户,年可创产值3500万元,上缴利税155万元,安置村内富余劳动力320人。目前,村集体积累800万元,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标兵、新农村建设先进村等十多项荣誉称号。三是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要通过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结对帮扶、强村带弱村等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整合有效资源,把全市正在开展的“百部联百村”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新一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整合,避免多头包扶、重复包扶。要积极动员帮扶单位帮助农村引进企业、大上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培育特色产品村,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3、拓宽稳定的投入渠道,为基层党建工作和活动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要强化党建经费保障。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将机关、事业、农村、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和活动经费列入县(市、区)财政预算,按照每年每名党员不低于50元的标准核定经费数额,其中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建经费由市、县(市、区)财政各承担30%,企业承担40%,经费直接拨付到县(市、区)委组织部,专款专用。市直各单位党建工作和活动经费也按党员人数,以每年不低于50元的标准列入市财政预算,由市委组织部监督执行。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门和非公党工委、社会组织党工委还要将社区、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党员缴纳的党费返还50%做为党建工作经费。另一方面,要强化活动场所保障。对XX年以来未按照政策返还社区面积的建设开发企业进行追缴;将有利用改造价值的场所资源提供给所在社区无偿使用;对建设开发企业返还的社区公益用房位置不适合、面积不足的,采取置换、变卖的方式进行调剂和整合,力争年内实现办公和活动用房1000平方米的省级示范社区10个、500平方米的农村样板社区10个的目标。借鉴农村“六位一体”场所建设模式,争取国家、省、市、县(市、区)四级财政投入,以打攻坚战的方式,彻底解决城市社区办公和活动场所建设这一“顽疾”。加强对村级活动场所面积、设施不达标问题的督办,督促县(市、区)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年底前解决活动场所不达标问题。

  4、激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一是改进党组织设置方式。深入推进“融入型”党组织建设,科学、灵活设置基层党组织,加大“两类”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商会、重大项目、产业园区等重点领域的党组织组建力度。突出抓好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百日攻坚”活动,7月底前实现应建必建,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对新成立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采取谁审批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方式,同步开展党组织组建工作。对暂不具备组建条件的,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确定党建工作联络员、建立群团组织的方式开展党的工作。二是对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要持续抓。对现有活动载体进行清理,更好地体现实践特色,增强工作实效,对务实管用的载体,要逐步建立长效机制。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将以创先争优活动和“三创”活动为主线,围绕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大力开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承诺践诺评诺活动,普遍建立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密切党组织、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拓展“百部联百村”活动范围和内容,使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建立广泛的共建帮联机制。开展“走基层、解难题、促发展”活动,组织和引导党政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兴办惠民实事。三是加强党员的发展和经常性教育管理。建立全市908个村发展党员台帐,实施“一村一名年轻党员计划”,推行农村党员和村民代表联合“推优”举措,即在村民中推选入党积极分子和在积极分子中推荐发展对象的“双推”工作,从而解决农村优秀分子入党难的问题。在全市建立农村重点管理单位发展党员省级工作联系点1个,市级工作联系点5个,努力把联系点建成示范点,年底前解决80%的“重点村”多年不发展党员问题,利用3至5年时间使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探索建立“党员信息管理网、党员教育服务网和党员信息卡”,搭建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

  5、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党务干部工作积极性。一是配齐配强专职党务工作队伍。针对我省机构编制改革后,基层党建工作部门撤并、人员缩减的实际,探索通过招录大学毕业生、增设公益性岗位、面向社会公开选聘等方式,充实专职党务工作者队伍。采取县级领导干部包保、成立驻村蹲点工作组、下派得力党员干部任“第一书记”等办法,年底前解决24个重点村党组织书记“难产”问题。二是加大学习培训力度。把基层党务干部培训工作纳入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由市、县(市、区)分级分领域组织开展业务培训,提升农村、社区、非公、机关单位一线党务干部素质能力;各级党组织积极创造进修学习、外出考察、参观交流的机会,让党务工作者开阔眼界、拓宽思路,把他们培养成一支钻研党务、精通业务的骨干队伍。三是兑现激励保障措施。按照社区工作者工资和生活补贴不低于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准的要求,将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工资收入由每月800元调整到不低于1200元,增长部分由市、区两级财政各承担50%;按照个人40%,市、区两级财政各匹配30%的比例,落实社区党务工作者“两险一金”,条件成熟的地方,力争实现“三险一金”、“五险一金”,解除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村党组织书记激励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一定三有”,推进农村基层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机制的落实。要保证现任村党组织书记工资待遇,及时兑现离任村党组织书记待遇,3年内分期分批解决其他离职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制定《城区社区“星级评定”绩效管理办法》,由区政府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星级社区工作人员增补工资,调动社区工作者积极性。坚持开展从优秀农村、社区干部中考录公务员工作,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务工作者加大组织推荐力度,搭建其成长进步的平台。

相关推荐

    建华区关于“走基层、访妇情、找问题、办实事”调研

    为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妇女儿童工作,按照市妇联相关要求,建华区妇联于3-7月份在全区集中开展了“走基层、访妇情、找问题、办实事”主题调研...

    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基层法律服务所完成脱钩改制后,已成为“自愿组合、自我管理、共同出资、共担风险”的合伙制社会法律服务机构。经过一年多运行,我市基层法律服务所及其从业人员总体状况是...

    关于乡镇基层党建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笔者对**乡党建工作进行调研,一是调研**乡党建的基本情况。二是部分党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

    基层综治部门工作怪状调研报告

    如何解决个别地区对综治工作还存在的“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现象?贵州省委政法委书记崔亚东认为,综合治理写入党章更应写...

    关于做好基层依法治理业务工作的几点认识

    各区县依法治区县领导小组的办公厅室设在司法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局长兼任副主任,日常工作实际上由法制宣传科承担。法制宣传科人手少、事情多、责任重。人...

    基层干部作风方面问题的调研报告

    按照全市领导干部会议要求和县委安排,最近,我们带着干部队伍作风和干部管理两个方面问题,深入基层进行了调研,召开了部分乡(镇)、县级部门有关人员座谈会,进行了...

    三严三实基层调研报告

    以专题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重点在县处级以上干部开展,接下来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三严...

    基层党组织调研报告

    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掌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下一步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打好基础,下面是范文大全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