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调研报告4篇

时间:2023-07-06 22:46:08 作者:会员上传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总体工作安排,常委会财经农经议事组和咨询委财经农经工作组成员组成调研组,对全市质监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先后听取了市质监局工作情况汇报并与局班子成员、有关站科所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召开了由市直有关部门和部分企业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部分人大代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质监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政府和质监工作相关部门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执行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法律法规,认真履行产品质量、计量、标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工作职责,积极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努力营造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全面强化质量基础工作。一是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以《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质量振兴纲要〉的实施意见》为总抓手,积极推进以提高质量、振兴经济、促进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质量兴市活动。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不断开发新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引导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形成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名牌产品。目前,全市有中国名牌2个,山东省名牌38个、山东省服务名牌11个,居烟台各县市区之首。拥有山东省食品通用实验室和山东省建筑密封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两个省级质检中心,均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先进的设备和过硬的技术,为本地企业产品检验提供了便利。二是努力做好标准化工作。以消除无标准生产为主要内容,积极向企业宣传国外先进标准、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引导和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标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目前,我市有27个产品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证书;全市生产企业主持(参与)起草、制定了国家标准67项、行业标准33项。近年来,还先后制定、申报了长把梨、大葱、富有柿子等地方种植标准,为我市特色农业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三是切实搞好计量服务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对强检计量器具做到全面覆盖,确保量值准确。以节能减排工作为契机,对全市9家重点耗能企业采取边检定边登记的方式,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能源计量档案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引导企业将节能降耗向纵深推进。深入开展“关注民生、计量惠民”活动,对社区、学校、医院、眼镜店等单位的计量器具进行了监督管理。近年来,共组织6家单位参加了“诚信计量示范单位”申创,并通过了上级部门的验收。

  (二)以食品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为重点,认真履行质监工作职责。一是以确保群众“食无忧”为目标,加强全市食品企业监督管理,确保食品生产安全。建立健全了食品监管长效工作机制,将每个企业划分到具体监管人,明确了监管人员和企业的责任,指导企业建立食品安全监管相关制度,按照规定进行定期巡查、回访和分类监管。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种类和添加量的行为。近年来,针对我市粉丝、葡萄酒、即食海产品、食用植物油等十类重点食品行业,指导企业全部建立使用食品添加剂登记台账,全市150多家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企业,未出现过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的现象。二是以有效监控、安全运行为目标,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确保特种设备使用安全。为切实做好日常安全监察工作,建立了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网络,健全了企业特种设备档案,与全市所有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采用定期巡查、定期回查和安全宣传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以特种设备的安装、运行、受检和安全隐患排查为重点,全面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力度。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检查。近年来,市质监局等部门每年都根据不同的专项检查安排,对全市压力容器和管道、汽车罐车、起重机械、电梯、锅炉等重点特种设备进行专项检查,有力维护了全市安全生产良好形势。

  (三)深入开展质量专项整治行动,着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有关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以打假治劣、净化市场、推动全市经济健康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政府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一是积极介入重点工程开展执法服务。对全市在建的重点工程、民生工程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检,重点对耐火材料、建筑门窗、电线电缆、钢材、水泥等进行把关,年均抽查样品近200个批次,有力地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二是认真开展农资打假行动。有关部门每年都集中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农资生产销售企业的标签标志是否符合规定、农资产品的真伪和质量好坏等,同时要求经销者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从正规厂家和批发商进货,并按要求验货,不得销售手续不全、过期和失效变质产品,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三是适时安排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开展了桶装饮用水、粉丝、地沟油、乳制品、电线电缆、地条钢、“黑心棉”等专项整治行动50多次,查处案件100多起,较好地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我市质监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部分企业产品质量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有关部门在帮助企业建立产品质量体系方面推出了一些新举措,但是与企业的愿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调查中了解到,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产品质量体系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企业对这方面知识了解较少,多数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自检能力不足,管理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产品质量。

  (二)依法行政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是执法方面的自由裁量权有时不能正确把握和使用,在公正执法上还存在一定问题。调查中有企业反映,个别执法人员在收取费用时标准不一,存在弹性空间大、收取“人情费”,甚至趋利执法、超标收费等问题。二是监管执法还不是十分到位。目前,我市质量监管工作主要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对小微企业的质量监管还不到位。调查中了解到,全市1800多家企业,市质监局的技术服务和执法监管对企业的覆盖面只能达到40%左右。如新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后,对食品小作坊的界定和管理出现了“真空”,真正纳入管理的只有140多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三是“多头执法”使企业疲于应付。质监局由于“三法一条例”执法任务重,内设站所分别承担不同的检查、检测、检验任务,内部协调不够,使企业频繁接待各站所的各种检查,耗费精力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质监干部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加强。一方面,少数干部服务意识淡薄,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偏低,突出表现在重处罚、轻服务,重权力、轻责任,重利益、轻义务等方面。另一方面,随着形势发展,依法监管的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干部接受新知识、新技术不自觉、不努力,习惯于老常规、老办法,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难以适应当前质监工作的要求。

  三、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建设“实力龙口”、“幸福龙口”的压力很大。质监工作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方法,进一步增强质监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巩固在全省县域经济中的领跑地位提供质量保障。

  (一)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经济中心意识和服务大局意识,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发挥好本部门的职能作用、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强对全市企业有关人员法律知识、业务知识、技术技能的培训。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要增进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进一步改进对企业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服务和指导,推动企业产品质量规范化管理工作。继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市”活动,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鼓励企业采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帮助企业积极采用先进标准,制定具有竞争力、高于国家现行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开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档次。

  (二)严格依法行政,优化经济发展环境。通过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建立从源头抓质量的长效监管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产品质量监管。采取分类指导的方式,切实加强计量、标准化和认证等基础性工作,帮助中小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加强对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监督管理,明确监管责任人和重点监管区域,强化日常巡查和重点抽查,加强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小作坊的食品安全卫生条件、产品销售范围、原料和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的管理,提高我市食品安全质量。探索建立质监局各站所之间的联合执法机制,尽量避免“多头执法”现象的发生。认真贯彻落实好各级关于优化发展环境的政策、规定,特别是对有关规费的收取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严格依法办事。积极改进工作方法,认真处理好管理与责任、服务与收费的关系。同时,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为全市各类企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

  (三)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行阳光型、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系统行风廉政建设水平,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质监干部队伍,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一是加强思想建设。树立为企业服务、为全市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提高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业务建设。加强对质监工作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岗位技能。三是加强作风建设。认真改进服务态度,规范工作行为,创新监管手段,提高执法工作水平。严格把握标准,增强规费收缴的透明度,杜绝违规收费和“人情费”现象,树立质监部门良好的对外形象。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xx”期间是我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极、启动新一轮经济社会共享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提高我市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更好地开展我市高新技术产业“xx”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9月下旬,由市高新办牵头,组织市经委、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信息办、市发展规划院等单位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进行调研交流,与当地经信委、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及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泛交流,学习吸收当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做法,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成都市有21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其中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成都出口加工区及西区为国家级开发区。成都高新区筹建于1988年,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截至XX年底共聚集各类企业13000多家,包括863家外商投资企业和超过600家的软件类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8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光电显示、软件及服务外包、通信、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六大产业集群。

  重庆市拥有43个工业园区,其中北部新区(经开区、高新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西永综合保税区、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北部新区成立于XX年,面积130平方公里,截至XX年底累计签约项目3551个,合同投资总额1265亿元。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68户,合同外资82亿美元,世界500强入驻近40家。

  2、园区发展重点突出,产值税收快速增长

  武汉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产业、生物、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优势明显,XX年产值分别达到718亿元、250亿元、100亿元、320亿元和144亿元;今年上半年完成产值451.72亿元,增长23.7%。未来五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将着力打造“1+4”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光电产业为中心,生物、新能源、环保和消费电子等齐头并进;预计到XX年,五大产业总规模将达5000亿元,2018年力争突破1万亿元。

  XX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396.5亿元,增长2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9.02亿元,增长32%;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增长9.3%;外贸出口26.88亿美元,增长33.98%。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工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78.6%;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增长26.9%;出口2.1亿美元,增长27.8%。

  重庆北部新区重点支持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智能化仪器仪表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房地产及其他产业。XX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41亿元、工业总产值139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78亿元、区域财政收入167亿元、地方留存财政收入70亿元,五年平均增速均在40%以上。

  3、基础设施完备,服务配套高度贴合企业需求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基础设施完备,服务配套高效,是这几个国家级高新区的优势。如成都高新区,规划面积约82.5平方公里,由起步园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三部分组成。园区内道路宽敞整洁、建筑物错落有致、物流公司、餐饮、住宿、移动通信等日常生活所需一应俱全。配套服务更是获得了园区内企业的认同。园区延伸“三段式”服务,率中西部之先,开通“96XX企业服务呼叫中心”,在国内率先提出和实践科技型中小企业“梯形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建立企业走访制度,坚持以重点产业、重大产业化项目为重点服务对象,为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政务服务到企业增值服务,再到创新创业服务,环环相扣的企业服务“高新模式”,在无形之中彰显其对产业聚集、区域创新的有形之力。

  4、高度重视人才培育和引进工作

  人才是企业的最重要的资本,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源泉。武汉东湖高新区为加快推进东湖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建设,发挥东湖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的示范作用,实施“3551人才计划”,有效招引高端科技人才,其中有9人入选中央“千人计划”。武汉东湖高新区已成为湖北省有名的“人才特区”。

  三、三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

  高新技术产业是地方经济谋长远、调结构、保增长的重要措施和着力点、结合点,是提高地方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武汉、成都、重庆三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先进经验与做法对于我市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产业定位必须高端化

  地方经济要加速发展,最终要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利用地方优势,集中发展适合自身特色的高端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如武汉东湖高新区的发展定位就是内生式发展道路,通过园区培养企业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来孵化高新技术企业,来积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光电子产业,由此诞生了全国闻名的“光谷”。生物产业兴起时,武汉东湖高新区超前布局,建立光谷生物城,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生物农业等。XX年,武汉东湖高新区又挂上了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牌子,着力寻找“中国创造”之路。武汉东湖高新区已发展成为武汉市自主创新的前沿阵地,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科技力量。

  2、高度重视高新园区规划建设

  三地均高度重视高新园区的规划布局和高起点建设。重庆北部新区面积157.59平方公里,人口53万,园区北靠国际空港,南临重庆中央商务区,西依嘉陵江,东接长江黄金水道,紧临重庆保税港区,具有中国西部唯一的集水运、航空、公路、铁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优势,俗称重庆副中心。XX年北部新区被纳入中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使得重庆发展“5+3”战略性布局成为可能。同时,重庆北部新区在建设上也是高起点,从XX年开始投资450亿元建设高标准的交通、能源、给排水、信息设施、生态环境、园区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为北部新区企业发展、人才引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部新区凭借空间规划和建设的高起点,强势推动了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3、项目发展高增量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依托重大项目建设与发展。成都高新区按照“一区一业主”的规划和空间布局要求,积极引进工业项目;以项目促建为中心,加快项目投产和达产,进一步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到人、跟踪到底、服务到位的“三到”工作原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完善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全方位提升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产业化项目为重点,加强项目管理和服务,确保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强化重点项目协调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效率。XX年园区列入省市重点项目75个,总投资849.75亿元。按照“四个一批”划分,促使投产达产项目、加快建设项目、促进开工项目和前期储备项目按时到位。

  4、要素保障促发展

  如武汉东湖高新区目前拥有高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块牌子,意味着拥有比一般国家高新区更多的优惠政策。园区在落实好原有高新区的优惠政策的同时,在自主创新示范区批准后较快地开展了股权激励、科技金融体制创新等5方面的试点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武汉东湖高新区懂得利用牌子,给予高新企业优厚政策,并保证落实到位,从而快速推动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四、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于我市的参考与启示

  1、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的空间结构

  产业空间布局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杭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布局需根据杭州地理位置特点和产业特色,城、核、带、区相互结合,既要覆盖大杭州,又要突出重点区域;既要立足当前状况,又要考虑今后发展空间。建议在“xx”期间,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可选择发展“一城、两区、三带、多块”的空间布局。“一城”即主城区,包括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滨江)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两区”为大江东和大城西科创园;“三带”是由文一西路向西经五常、仓前、(老)余杭至临安锦城,由转塘沿320国道经受降、高桥至富阳市区,由双浦沿杭千高速经富阳东洲、桐庐、建德至淳安的三条发展带;“多块”指江东工业区、临江工业区、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高教园区等高新技术产业扩展区域和新的产业集聚区。

  2、着力加快产学研结合,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知识变成科技成果,变成专利是创新的第一阶段,解决所有权是第二阶段。所有权明确了以后,第三阶段是和投资者、和企业相结合,这又需要专门机制来配合,让科技成果、专利与资本对接,进行产业化。产业化之后,才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市应根据国务院通过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在巩固提升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积极培育发展适合杭州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杭州拥有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等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科研力量,加快产学研合作,推动学校和企业研究成果产业化,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途径。

  3、有效整合利用各类资源,建立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在全市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环境日趋恶化、土地及其他资源日渐紧缺的情况下,如何做到既保护环境、高效利用资源,又发展企业和产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应集中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容积率和效益产出,在企业间鼓励开展节能环保工作,鼓励企业用环境友好的加工工艺取代高污染的化学工艺,用生物可再生资源取代不可再生的石化资源。同时,应做好服务企业工作,建立健全重点企业直通车、领导与企业沟通制度,健全企业反映问题的解决机制。落实各项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工作,在园区生活设施配套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建立充满活力的机制。

关于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的调研报告

1、调查目的

  本调查的目的在于对西安市莲湖区行知小学的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动机作调查研究,试图摸索出一些共同性的规律,以便为本次小课题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2、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是行知小学的五年级的两个班的学生,共111人,其中六年级一班56人,男生30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8份;六年级四班54人,男生29人,女生26人。实收有效问卷43份。

  (2)材料参照小学生动机发展水平的特点,自制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动机调查问卷。共13个题,为选择题与主观作答题相结合的形式。

  (3)①大多数答案便于作量化统计处理。②根据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语言浅显易懂。③反映儿童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一般态度,又能反映情景性动机以及任务动机。④选编注重对小学生的教育性。

  (4)资料处理。学生无需填写个人信息,只写明班级,性别。按照男、女统计人次并算出百分比;同时了解被试平时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作为分析参考。

  3、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上信息技术课的动机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上网,搜集漫画图片,查找资料,看新闻,玩游戏。(2)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3)学会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4)通过完成作品,收获快乐和知识。

  按调查整体人员来分的话,这四个类型分别占的比例为:第一种:51.2%;第二种:9.3%;第三种:34.9%;第四种:4.6%。

  其中按男生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男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5.2%;第二种:4.8%;第三种:45.3%;第四种:14.7%。

  按女生的选择来分的话,这四种类型在女生中占的比例分别为:第一种:38.3%;第二种:40.8%;第三种:11.3%;第四种:9.6%。

  4、问题讨论

  通过统计问卷结果,发现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机水平较低,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学生多为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学习知识的欲望。即教师讲什么,我就学什么,没有思考能力,不会对学习的知识产生疑问。(2)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教师讲书本知识。学生上信息技术课就是为了上网,希望教师不要控制电脑,最好是可以让学生自由上网。(3)学生认为上信息技术课程就是玩,放松一下。并没有真正理解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学生一周只有一节信息技术课,这对他们来说是相当难得的放松。而且信息技术课不会考试,学生没有考试的压力,更加觉得这是一门可以自由玩乐的课程。(4)男生多喜欢操作电脑,认识编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网玩游戏。女生多为轻松一下,认识课外事物。上网查资料,用小软件画画等。

  5、启发及建议

  5.1 借鉴教材,更新内容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课本上的内容往往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而且,有些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又非常抽象,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灵活地改编教材,把新的内容补充进去,使学生容易接受。

  5.2 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只是被动的学习。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动机低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使学生也学得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1)小组竞赛,给予奖励。目前很多教师喜欢将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任务,但小组协作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些学生不动脑,只有一两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会完成任务。通常来说,每个人都有争取第一的心理,这种心理如果经过恰当的引导会转化为学习动机。

  (2)利用游戏化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动机。所谓游戏化学习,就是用游戏化的思维来设计整堂课程,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习得相关知识,而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技术课程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就是一种能力,能力的培养并不能靠简单的记忆就可以完成的。所以,利用游戏化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

  (3)创造机会,学生讲课。心理学研究表明,亲身参与的事情,往往会体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学生自我表现的学习动机,尽可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涉及某些内容时,教师会请一些电脑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当“老师”,跟全班同学讲解操作步骤。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4)注重校本课程,融合本地文化。学生生活在当地,对地方文化比较熟悉,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机地结合本地文化,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真诚友善地对待学生,同时还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灵活运用有关策略与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切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

质量技术监督局政务公开调研报告

  政务公开是指政府机关应主动或者根据相对人的申请公开或者使其知晓有关政务活动的情况和资料。它是公民行使宪法规定的知情权的基础,也是政府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和义务的重要方式,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举措。党的xx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实行政务公开,是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实行政务公开,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必然选择。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实行政务公开,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监督政府机关依法行政,建设廉洁、高效、务实政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实行政务公开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委托我们管理国家,管理社会。因此,所有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公仆,行使权力理应受到人民的监督。我们的全部工作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广大群众所拥护为基本出发点。通过政务公开,使政府的主要行政活动及其结果让群众了解,受群众监督,必然促使各级干部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的观念,从而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更加努力地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事情办好。只有这样,党和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党和政府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真心实意的信任和拥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2、实行政务公开是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历史经验表明,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依赖于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完善。而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做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越来越强,直接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越来越高。实行政务公开,一方面可以督促我们尽可能地把有关政务公之于众,让广大群众及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将促使我们建立—套完整的规章制度,使国家机关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3、实行政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大程度上是法治经济。法治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具有透明性、规范性和公正性。市场经济需要法律约束,行政、执法部门也同样需要法律约束。市场经济又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必须公正无私,把保护公平竞争作为一个基本准则。政府部门为发展市场经济提供法律和政策服务,其中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实行政务公开。

  4、实行政务公开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是保证决策正确与科学的关键。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新的形势,行政机关要及时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断,仅靠几个领导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扬民主。

  5、实行政务公开是加强廉政建设的治本之策。为了防止滥用权力,必须高度重视对行政机关的监督和约束。实行政务公开,把政府应公开的工作内容、办事程序及其结果如实地公之于众,让人民群众来评判和监督,可以有效地发挥权力的正面效应,制约权力的负面效应,可以有效地防止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滋生,这也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当前在实行政务公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政务公开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和谐和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按照上级部署,在实行政务公开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收到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高效、廉洁、务实政府的建立;与此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在各地各部门开展的也不平衡,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离人民群众的需求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

  1、公开内容不够规范,缺乏全面性。公开内容不全面不具体,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重表面内容,轻实质问题,只公开办事制度、年度目标、为民办实事等一些群众早已熟知的事项,对一些群众普遍关心、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大宗物品采购、工程项目发包、土地征用补偿标准、财务收支情况、各类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等内容却未公开或遮遮掩掩,“犹抱琵琶半遮面”。

  2、公开方式比较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的公开过于强调政府在政务公开中的主导地位,公开什么内容,公开到什么程度,什么时候公开都由政府部门和有关主管单位决定,群众只是被动地接受,容易使政务公开实际上成为只是政府自己的事情,是政府机关的一种“社会承诺”。没有紧紧扣住面向群众、服务群众、依靠群众这条主线。仅是注重政府向公众单向传输信息,对群众普遍关注或利害关系人急需了解的事项公开不够,因而不能实现政府和公众的双向互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的效果。

  3、公开手段有所局限,缺乏多样性。一些地方和单位的政务公开仅局限于通过印制小册子、上墙公开、工作流程表等传统形式公开。还有的部门在刚开始的时候还有公开栏、公开墙、公开册等,而现在只是在会议上简单的说说;有的单位公开栏选址不当,利用率不高,排版设计马虎,有的公开栏已经破损,不能再使用。还没有把政府网站作为政务公开的一个重要平台,有的网站缺乏专业人员维护,网站内容更新缓慢,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4、公开制度不健全,缺乏长期性。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统一的政务公开法,政务公开的内容只是散见于《档案法》和《保密法》中,至使一些单位还没有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有的甚至对政务公开的宗旨不明确、内涵模糊,不能与政府各部门的职能及其每个职位的职权相结合。有的单位公开次数较少,一年才公开一次,平时不认真公开,上级来检查时就大忙一阵,过后一年半载不见翻新。有的单位公开资料管理不够规范,未装订成册,立卷归档,对政务公开的内容无据可查,未建立长效机制,缺乏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从而失去了应有的监督制约功能。

  5、整改措施不够落实,缺乏实效性。有的单位对有些事项的公开,只重公开前的形式,片面追求完成任务,而轻公开后的结果,往往一“公”了之,缺少与之互动的信息反馈平台,很少认真考虑公开后如何搜集群众的反馈意见,甚至是群众找上门来反映问题,也置若罔闻,更谈不上研究制定整改措施。个别单位对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举报的事项不能正确对待,没有对群众提出的要求作进一步的说明和解释,该正面答复的不答复,该及时整改解决的不及时解决。

  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本人认为既有主观亦有客观。主观方面,一是群众对政府事务关注度不高,参与意识淡薄,参与层次低。二是有关部门对政务公开工作认识不足,指导帮助不够。三是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较差,法治意识不强,甚至夹带个人私欲,在推动政务公开工作方面缺乏动力和积极性,甚至持抵触排斥情绪。客观方面,一是政务公开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对政务公开工作监管薄弱,搞与不搞一个样,导致政务公开形成一股风,风声过后就不再公开了。二是对违反政务公开制度的人和行为缺乏明确和强有力的责任追究体系。三是各地各部门基础不一样,经济实力和条件不一样,所承担的职责有别,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务公开的全面实行。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政务公开在中国可谓是方兴未艾,特别是随着中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该项制度一定会有较快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推进政府机关的政务公开,本人将在单位这些年来对此问题的探索和实践,向大家作以介绍,或许从中有所启迪和借鉴:

  市质监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是起步阶段。工作重点是按照市政府政务公开工作的要求,公开了本系统的工作职责、工作权限、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事时限、收费标准、责任追究和举报电话;第二阶段在,是规范阶段。工作重点是围绕创建全市经济发展软环境服务最佳、收费最低、政策最优、审批最简、信用最高、治安最好的“六个最”目标,启动“一站式”服务,减少行政审批项目,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第三阶段在至今,是提高阶段。工作重点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市局实施的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开展的机关文化建设之中,对每名工作人员的职责、行为、绩效实行“千分制”考核,细化到每名员工的岗位职责、作风建设和工作绩效。具体措施如下:

  一、规范内容,适时公开

  我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后,市质监局党组非常重视,立即成立了组织,制定出台了本部门的政务公开方案,首先对本系统的16项工作职责、128项工作程序、鉴定检验工作时限、各项行政事业收费标准、谁主管谁负责的部门工作责任等进行规范,然后采取在日报、广播电视报上开辟“质量在线”专栏、在电台上搞辩假识假讲座、在电视上搞打假、文艺专题、在政府网站建立质监网页、在市局醒目位置挂“加强文明建设,提高道德素质”牌子、在单位设举报箱、在社会上广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对质监系统办事职责、办事内容、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办事纪律、重大事项8大类12项政务公开内容进行了公开,并且做到应公开的全部予以公开。

  二、适应发展,不断深化

  我市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后,市质监局进一步将本系统政务公开工作引向深入。第一,在内容上深化。从强调履行部门职能的公开深化到发挥部门职能,将市局开展的支持全民创业活动、下企业审批制度、减免审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持证收费、挂牌服务等进行公开,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开展“社会满意服务年”活动,为社会提供“十项内容”和“十项措施”的满意服务,从简单地查处“三乱”,变抓行业作风,创“六个最优”,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为进门热心、办事顺心、离开舒心。第二,在管理上深化。从要求履行自身职责的多一些,深化到对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上来,24小时为企业开通服务热线,变坐门等客为上门服务。变一次性检定检验收费为全年打包服务、全全候尽职尽责。对工作人员从公开职责深化到包括领导在内的全员公开。明示每个人的工作职责,接受社会、企业和广大消费者的监督,也接受本单位职能部门和全体员工的监督。第三,在形式上深化。从公开事深化到公开人,既体现正面要求,又突出负面激励,将谈话制度、12365投诉处理等进行公示,进行警示,从公开结果深化到公开过程,边干边公开,有反馈有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例如,就检定出租车计价器问题,我们接到市民的建议,主动向市政府写出专题报告等。从自我评价到社会评价,通过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向社会发放5000份征求意见函、表、卡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接受社会评价结果。第四,在方法上深化。将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化,用制度来保证系统的政务公开顺利、有效的运行,做到了规范管理,强制落实。并将政务公开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千分制”考核项,进行立体、透明、公开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优秀的给予奖励,基本称职的取消公务员年度奖励工资。实行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管理,提高管理、执法整体水平,从一月一调度变为一个季度召开一次管理质量评审会议,每半年通过一次内审,每年通过一次外审,将每一个人的行为都纳入管理体系之中,都在大家的监督反馈之中,变由几个人管理、为全员管理、全员参与。这项工作已经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首肯,并在全市机关管理大会上作为典型介绍了经验。

  三、加强领导,保证实施

  为确保政务公开工作的有效推进,市质监局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一把手”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监察科为责任单位。第一,明确责任,定期考核。市局党组非常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明确领导小组职责,及时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管理责任,及时指导、协调政务公开工作;各职能科室负实施责任,及时公开、推行所属政务。实现了“十个指头弹钢琴”的工作格局。第二,完善制度,保障效果。强调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在行政审批方面,审批项目能减则减,已从的24项减少到的4项,并且保证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保证一个窗口办理。选派高素质、负责的人员作为首席代表对所有审批项目进行全过程办理,保证行政相对人满意。市局的行政审批窗口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窗口,又被评为红旗窗口。在行政执法方面,实行科所队“三位一体”捆绑运作,用利益联,用责任分,靠执法开路,靠执法提供保障,靠执法树立形象,实现行政执法主体、程序、结果合法,几年里在行政执法上没有一次违纪案件、没有一件行政复议案件被撤销、没有一件行政诉讼案件败诉,被市政府评为“市行政执法责任制先进单位”;被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政府法制办授予“辽宁省人民满意的行政执法示范单位”称号,是全省质监部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也是当年市唯一获得该荣誉的单位;被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届评为“文明机关”。在综合管理方面,重点体现在改革管理体制,整合系统资源上。把计量所与衡器所、特检所与锅检所进行合并,合并后的两个所,整体实力得到了提升,服务手段得了增强,社会功能进一步完善,更加适应政务公开工作形势。质检所通过改造升级,一次性通过省级的验收,并排在了全省前列,被评为省质监系统十佳规范院所,目前该所已通过了国家实验室认可(cnas)。在贯彻科学发展观方面,召开了科技兴局大会,提出了科技兴局发展战略。在财务管理方面,成立了财务核算中心,市局与3个区分局、5个直属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网上运行,已经推行两年,效果很好。在学协会管理方面,学协会全部下放到技术机构,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没有在学协会兼职的。在管理机制方面,实行下企业审批制度,实行零距离服务、快捷服务和亲切服务,实行事前告知制和轻微违法不予财产处罚制,进一步加强了软环境建设。第三,加强监督,严肃纪律。建立健全政务公开的监督制度,保障相对人在政务公开中的救济权利。对于单位员工违反有关政务公开制度、规定的行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信息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践诺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部门责任公开道歉制和公务员责任行政赔偿制。并允许相对人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等方式取得救济。

  通过几年来的努力,市质监局及其所属单位的政务公开工作业已呈现出递进式推进的良好态势,达到了有领导、有组织、有机构、有制度、有措施、有效果的要求。全面对外公开,实现了阳光行政;全面对内公开,实现了透明管理。全市质监系统领导班子民主、团结、和谐,干部群众想事、干事、成事的工作氛围与日俱增。行政效能不断提高,社会形象不断提升。具体表现在:思维方式变了,观念不断更新;工作方式变了,活力不断增强;工作环境变了,效率不断提高;执法环境变了,权威不断提升;管理模式变了,内容跃上新高;基础条件变了,服务水平提高;领导方式变了,执政能力增强;人的需求变了,文明成果凸现;工作思路变了,根基越打越牢;发展策略变了,整体合力增强。

  以上是我对当前政务公开粗浅的认识和本单位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上的一些做法及取得的成绩,与政务公开要求还有差距。要保证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实效,还必须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完善政务公开立法,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因此,国家还要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法制化建设,尽快制订《政务公开法》及与之相适应的法规,明确规定各级国家机关必须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程序等,保障政务公开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还要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以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围绕党政机关政务公开每个环节制定一些相关的配套制度,包括建立和完善预审、评议、反馈、考核、责任追究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规范操作,以此推动政务公开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轨道。

相关推荐

    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村经济影响调研报告

    我们调查组受市委组织部的指派在**县**镇进行民意调查工作中,发现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市的农村经济产生了很多影响。我们在进行民意调查的同时,着意对这一主题进行了...

    村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3篇

    一、基本概况  东坪村地处开县大德镇东南角,东与宝安村相邻,南与九岭村接壤,西与磨梁村相邻,北与双龙村相邻,海拔在600米至1 200米之间。全村幅员面积1...

    农村基层调研报告4篇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和团结农民的坚强堡垒。...

    2020年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4篇

    一、边境地区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及特点  近几年来,各级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深化“...

    招投标监管工作调研报告

    招投标监管是发改部门的重要职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是规范项目运作的重要保证。强化招投标活动监管,对于提高项目管理质量、更好地发挥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县国有资产集中经营调研报告

    为落实xxxx振兴发展战略,适应金融市场对融资主体的要求,适应xxxx振兴发展对政府投融资主体的需求,强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县政府投融资主体的融资功能,切...

    关于如何预防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调研报告

    当前,腐败问题,尤其国土资源领域腐败问题,历来是我国各级党委和政府非常重视问题之一。特别是近几年,在国土资源领域出现腐败的案件越来越多,如何预防国土资源领域...

    2020年三下乡获奖调研报告.6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暑假大学生三下乡活动调研报告  调研内容:《中山市南朗镇构建和谐新农村调研 报告 ——以横门村为主要调查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