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着力提质扩容,打造靓城特色。县委、县政府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把邵东县城建设成为人口聚集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提升高的中等城市要求,以省内发达城市为参照,坚持以人为本,在体察民情、关注民生中推进城市建设。XX年,县城建设投入11.2亿元,城市化水平达到35.68%,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新扩城区面积2.2平方公里,建成了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县城。一是精心规划。全面完成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县城总体规划修编,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着手编制生态产业园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二是精品建设。以项目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着力提升县城宜居度。
XX年,投入城建资金2.83亿元,高标准完成了兴和路、昭阳大道、衡宝路北段、金龙大道等四条主干道7.5公里的路面改造、绿化、灯化和人行道板铺设。新建和改造了四个城区休闲广场。实施了污水处理工程、无害化垃圾处理场和管道燃气等市政重点项目。完成了下水道及污水收集管网改造。会议文化中心、四完小、人民医院门诊大楼、体育馆等惠民工程相继竣工使用。三是精细管理。进一步理顺了城管环卫体制,强化“门前三包”,城区实行17小时保洁,加强摊担、卫生、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成功实现出租汽车升级换代工作,市容市貌明显改观。
(三)着力民生民利,打造富民特色。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放水养鱼、藏富于民”的政策,让财富更多的聚集于民间,造就了近百个亿万富翁、上千个千万老板,并由此带动了全县人民的脱贫致富。 XX年,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总额21424元、增长11.4%;农民人均纯收入5318元、增长17.3%,超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80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14元、增长17.3%。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7.2亿元,增长22.5%。全县新增机动车7000多辆,占全市新增机动车的43.8%。
一是坚持还利于民。全年共发放各项涉农直补资金1.065亿元,发放移民后扶直补资金2400万元,完成移民后扶项目181个,安排直接发展农业资金830万元,农村贫困家庭转移就业援助1806人,通过实施扶贫工程减少贫困人口5000人。新建城镇廉租住房6323平方米,新建经济适用房3240平方米,新建农村安居房100户。改扩建乡镇敬老院2所,集中入住五保对象70人。二是坚持还利于商。清理收费项目,坚决杜绝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三乱”行为,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取消。统一编制《收费目录》,由县政府公布。
对年纳税30万元以上企业实行“一站式”收费服务;规范部门行为,简化办事程序,削减罚没收入,减少部门罚没收入任务1000万元。县财政拿出60万元作为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奖励;县财政出资1000万元入股,组建注册资金1亿元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最高可达15倍。对创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成功的企业主给予5000至30000元的奖励。三是坚持城乡互利。着力打破城乡二元分割体制,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确保城乡居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XX年,全县乡村公路工程完成投资1.25亿元,硬化通乡公路29.7公里、“通畅工程”483公里。新建沼气池3032口。完成水利工程1.1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5.8万亩。推广农机具2350台(套),新增农机总动力3.8万千瓦。解决农村安全饮水27933人。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2.68万平方米,我县成为全省新农村卫生新校园首批试点县。新建、改建乡镇卫生院20所,参加城镇医疗保险4325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民80.7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