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按照省市食品药品机构改革要求,以“先到位后理顺、先运转后完善”为原则,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正确处理好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的关系,下面是了的关于上半年县工作报告食品药品安全,欢迎借鉴!
20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精心指导下,我局以贯彻落实党的xx大及关于食品监管“四个最严”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飓风行动”为载体,努力创新监管机制,严格精细化管理,全面履行工作职能,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全县食品药品安全总体水平稳中有升,上半年没有发生较大及以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全县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满意度进一步提升。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报告如下:
一、20xx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监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严格按照省市食品药品机构改革要求,以“先到位后理顺、先运转后完善”为原则,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工作,正确处理好机构改革和日常工作的关系,保障各项工作全面进入正常轨道。积极协调县编办出台印发了县局“三定”方案,监察大队、检验检测站、食安办、“12331”投诉举报中心、各乡镇监管所“八定”方案,实现了“定机构、定编制、定职责”。截止目前,我县在改革中涉及的多部门整合职责、人员、经费均按照人随编制走、经费随事转的原则完成划转。机构、队伍、装备等除个别机构外基本划转到位,各项工作实现了有序衔接。
(二)机关制度建设不断完善。机构改革后,根据新监管职能,认真梳理、修改和完善了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监管工作效能和内部管理水平,例如,及时修订了《吴起县食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行政处罚案件审理委员会工作职责》、《执法文书制作制度》等。修订了机关干部考勤管理、公务用车管理、执法着装管理规定、廉政灶管理,各股室职责、股长职责、基层监管所职责、干部轮岗制度等11项内部管理制度。
(三)各项专项整治效果明显。为有效遏制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着力解决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我局结合省局统一开展的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飓风行动”以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复审等工作,尤其以“飓风行动”为载体,分解细化整治目标任务,积极深入开展水产品、食品添加剂、婴幼儿奶粉、粮油、酒类、豆制品、饮料、饮用水、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等专项整治工作,有效规范了全县食品药品市场经营秩序,确保广大市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出动执法车辆730车次,执法人员2180人次,共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94户次,下达责令整改意见书207份,完成监督抽样任务30批次78种,处理各类投诉举报16起,办结16起,立案查处食品药品44起(其中食品32起,药械保化12起),结案44起,罚款共计81100元,停业整顿7户,移送公安机关1起。共没收过期假冒伪劣食品 138种,货值10万元,严厉的打击了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另外,上半年我局联合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快检蔬果样品30份,农残检测合格率为100%;自行抽检火锅底料、豆腐、豆芽、水产品、风味凉皮、米线等产品共43份,检验合格率100%。
(四)重点工作亮点纷呈。按照“突出重点、抓好难点、提升亮点”的工作思路,扎实抓好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餐饮监管方面,以学校及周边食堂为重点,成立专门整治组,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印制宣传资料,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同时在学校食堂大力推行“明厨亮灶”工程,有效保障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和师生身体健康。计划今年完成10家学校“明厨亮灶”的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5家;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方面,以小作坊为整治重点,5月中旬专门举办了110人参加的“全县小作坊从业人员培训会”。通过对经营者及从业人员进行系统的业务授课培训,提高了其岗位操作水平和守法经营意识;同时严查重处小作坊非法添加或者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取缔了3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小作坊;在药械市场监管方面,重点规范药品零售行业流通秩序,推进了药品零售企业药品流通电子监管化建设,全面实施药品购进索取发票制度,大力推进药品零售企业新版GSP认证工作,严肃查处了同济门诊、华仁门诊、县医院等3家医疗机构使用过期劣质医疗器械的行为,有效保障了辖区内药械质量安全。
(五)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实效。精心组织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成立了以局长刘峰为组长的行评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订了《20xx政风行风工作要点》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实施方案》。局务会专题研究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3次,结合“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评价权利部门和窗口单位”活动,下发满意度测评表,主动公开监督举报电话、箱、通信方式等监督举报渠道,接受社会评价监督。通过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开门纳谏,认真查摆并梳理出政风行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且坚持未评先改、边查边改,完成问题的整改工作,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六)包村扶贫工作扎实开展。按照县委、县政府有关精准扶贫会议及文件精神要求,积极开展包村精准扶贫工作,深入长城镇包扶村调研,详细了解包扶贫困户的生活现状和迫切需要解决问题,通过个人出资、单位补助、项目扶持等方式帮助贫困户自力更生,走出困境,实现了“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共出资13000元,购买小鸡540只,农机、农具10件,切实为帮扶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尽管我县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除乡镇所外已基本完成,各项工作实现有序衔接,但随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和先照后证制度的实施,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管压力更大,目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一)基层监管所办公场所未落实到位。各乡镇监管所没有专门的办公场所,新分配基层所工作人员都在县局办公,场所略显拥挤,乡镇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起来,存在安全隐患。
(二)监管任务重,人员不足。全系统共缺编人员33人。基层所缺22人,个别乡镇监管所仅到位1名工作人员,没有达到执法稽查至少需要2名工作人员的标准,且都为非相关专业人员,培训难度大,缺乏信息化监管手段。
(三)检验检测水平低下。虽然成立了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设立了专门的检测实验室,购置了设备,但是人员仅到位6人,均为非专业人员,无检验资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还需向省市专业机构送检,造成行政资源的浪费。
(四)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完善。机构改革后,《食品安全法》虽然修订出台了,但后续的配套条例、办法、规范制度却迟迟没有修订,导致食品药监局在履行职责时缺乏有力的法律支撑。例如酒类流通的监管,执法主体还是商务部门,食药监部门履行职责名不正、言不顺,缺乏法律依据,而且目前我国食品标准不统一,存在标准交叉、重复、矛盾的问题,与当前食品安全监管形势不相适应。
(五)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管难度大。目前我区辖区范围内仍然有一定数量未备案登记食品加工小作坊,这些小作坊生产设备简陋,且多数是家庭式生产经营模式,投资规模小、环境卫生条件普遍较差,生产加工过程不够规范,存在较大的食品质量安全隐患。另外,这些食品加工小作坊生产地点比较分散隐蔽,多在城区僻静处、城乡接合部、城郊等地,流动性、隐蔽性很大,不易监管;而且这些作坊以出租屋为加工作坊或以“前店后厂”形式销售,租赁者往往替经营者打掩护,监管执法过程中面临阻力大,取证难等问题。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20xx年下半年,我局要以彻底完成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为目标,以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为根本目的,以开展的“飓风行动”为抓手,着力改革和创新机制,加快转变监管理念、监管方式和监管作风,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和党风廉政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一)尽快充实缺编人员。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完成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及9个镇的食品药品监管所人员配备工作,确保人、财、物全部落实到位,能够正常履行工作职能,开展监管工作。
(二)加大食品药品宣传力度。协调开通“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探索有奖举报制度,加大曝光力度,加强科普宣传,利用“3.16”消费者权益保护日、“ 12.4”法制宣传日“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周(月)”等活动,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食品药品违法案件的曝光公示力度,推行“黑名单”制度,拓宽宣传层面,丰富活动形式,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
(三)加大对乡镇食药监管工作的指导。将食品药品安全列入乡镇年度考核指标,制定相关考核办法,并严格考核,基层所成立后指导基层所建立监管基础数据库、完善巡查记录、专项检查记录、责令改正、回访记录等各项监督检查制度,构建长效监管体制。
(四)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工作。采取内部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培训,模拟办案等多种形式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执法办案水平,尤其是引导新同志尽快适应工作角色,开展食品药品行政执法工作。
(五)探索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监管制度和办法,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有效降低行政审批、执法办案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减少审批、办案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随意性,确保各项行政审批、行政处罚在“阳光下作业”,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六)巩固专项整治行动成果。继续扎实有效的开展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飓风行动”。按照方案要求,按计划完成各阶段目标任务,同时巩固整治行动成果,确保取得实效。
(七)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活动。在上半创建工作的基础上,完善创建方案,争取县政府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力争年底达到验收标准,通过示范县验收。积极探索创建工作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为食品监管制度,形成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