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四中全会《决定》心得

时间:2023-07-01 18:48:30 作者:会员上传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新办今天举行发布会,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对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及的司法领域的重大举措进行了详细说明,就避免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司法领域的冤假错案、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等问题进行解答。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问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在发布会上,姜伟表示,《决定》要求对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主要有三个措施。

  姜伟:第一是全程留痕,就是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要记录在案。

  第二要公开通报,领导干部插手司法活动情节恶劣的要公开通报。

  第三如果干预个案,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司法人员在履职的时候有时会受到外部干预,姜伟表示,司法权是居中裁判的权力,任何非法干预都会导致不公正的结果,影响司法公信力。在实践中,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时有发生。为防止人为因素干扰司法活动,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有以下几项:

  姜伟: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求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

  三是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其律师,泄露或者打探案情等违法违纪活动。

  在司法领域,一些冤假错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四中全会也提出了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的改革,姜伟表示,产生冤假错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防止冤假错案,需要多措并举。

  姜伟:《决定》提出的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落实刑事诉讼法“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基本原则的重要举措。按照法律规定,案件侦查终结的证据标准、提起公诉的证据标准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与审判阶段作出有罪判决的证据要求是一致的。

  针对人民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姜伟表示,目前从实践中来看,影响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环节,下一步将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

  姜伟:一是入口问题。四中全会这次提出了重大的改革举措,就是改变法院的立案机制,由立案审查制转为立案登记制,要求法院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二是程序空转问题。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就是解决程序空转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依照法律程序就能得到解决。

  三是维护司法权威。确有一些案件经过法院的审理,判决是公正的,这时候我们要维护司法权威,要服从法院的裁判,但对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有关部门要通过司法救助等方式加以解决。

相关推荐

    党的十八四中全会心得

    近几天,通过看电视、读报纸、上网浏览和培训班小组学习讨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

    法院 学习四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对中国的法治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此,法治中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l...

    关于三论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在实施中强化法律权威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法律从制定到实施,是实现立法意图、体现法律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紧紧抓住实施这...

    公检法系统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感受范文

    举世瞩目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开幕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重大问题,会内会外关于法治的讨论不绝于耳。其中,有这样一个焦点问题:法治的力量究竟有...

    四中全会学习心得:拥抱法治

    法治,是一个国家秩序和繁荣的基石。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家持续数十年的繁荣,也是得益于法治的恢复与不断进步。  今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

    四中全会公报系列评论解读——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统一  ——四中全会公报系列评论解读之一  中国网10月23日讯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

    关于四中全会公报解读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xx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

    为何四中全会要提出“依法治国”

    11月1日,著名法学家李步云教授在“1978—XX影响中国法治图书评选暨法治文化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发表演讲,围绕&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