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我来到了乡上,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可还是对这里的条件有些失望。没有电,没有网络,做饭、取暖全靠烧牛粪,连烧一壶开水都差不多用了40分钟。我们6个人只分到了2间房,它除了当卧室还得当厨房,显得甚为拥挤。虽然条件差,可气候比县城好,海拔也低,所以没过几天也就适应了。县法院和广电局是我乡的联系单位,我们安定下来之后,吴斌院长、李宏局长及片区工委的阿勇主任就带领工作组来看望我们,并一再要求乡党委、政府要安排好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全力帮助我们解决困难,这份关心使我们颇为感动。组织部长也亲自下乡来看望我们,询问我们生活的困难,并带给我们激情和信心,真好!
后来, 我们6个人凑钱买了发电机,晚上能发电了。又在同事那里借了电视机、影碟机,也就能看上电视了。日子慢慢的好了起来,我觉得十分幸福!
教育托起明天的希望
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不亦乐乎的忙着。到学校及村里开展调研、发放农村低保、去鼠荒地种草控制草地沙化、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公开承诺、学习《多彩甘孜》等,但感触最深、最多的还是在牧场孩子们的身上。长须干玛乡中心校目前有在校学生215名,5个教学班级,可连校长在内一共才4名教师,这意味着有一个班级的学生不能与其他班级同时上课。鉴于此,包括我在内的3名援石干部与学校联系,在做好乡上工作的同时,义务去代课,以缓解教学压力。于是,我担任了一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师,第一次做老师的我,很珍惜与学生们的这份感情,他们大多不懂汉语,我就慢慢的跟他们比划。最让我骄傲的是,我教他们跟人“握手”以示友好,后来几天只要我到学校去,很多学生都围过来跟我握手,我不知道其他班级的人是怎么知道的,可我却很珍惜孩子们眼中的那份真诚与童趣。因为那一刻,我无比自豪。其实,藏区的孩子们跟内地的孩子是一样的聪明,无奈他们出生在这里,教育的落后是他们所不能选择的。孩子们每天早上走几里路来到学校,下午放学再走回去,有几个学生还被狗咬过。中午和下午是在学校吃饭的,我经常去食堂看他们吃什么。每天的饭菜都差不多,中午是米饭+炒菜,下午就是中午剩下的饭菜一起煮的粥。这食谱听起来似乎不错,但做出来的东西,我想我是不愿去吃的。我看见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就经常问他们:好吃吗,他们跟我点头说:“好吃”,我心里就特别的不是滋味。我敬佩于他们求学的毅力,也悲叹于命运给他们的局限,想努力的做点事情,可这也不是我一个人的能力可以改变的。我时常在想,要彻底改变藏区农牧民群众的贫苦生活,就必须得靠教育去至少改变一代人,然后靠他们去影响下一代人,这样才能带领群众走出困境、改变现实。所以,唯有做好教育,藏区的明天才会更有希望。
尾言
这2年,我将尽个人所能,不畏艰难、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在清贫中去践行自己青春的壮言,在寂寞中去蕴孕卓越的力量。能参加第一批援石任务,是我的一份幸运,我庆幸人生能有此体验。今后我可能再也没有机会去体验没电的日子,也没有牛粪可烧了。可当若干年后,我再回忆起在石渠的时光,心里肯定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的确,两年是短暂,来到石渠即是一种缘分。蓝图绘就,正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希望这两年时光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谢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