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爱如洁白纯净、芳香持久的茉莉;有人说,爱如一把遮风挡雨、遮阳挡暑的伞;还有人说,爱如一杯热乎乎的茶;而我却说,爱如关怀。虽平淡无奇,但流露出的却是真情实意……
浙江温岭蓝孔雀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对教师素养及幼儿教育的广泛讨论。天真无邪的孩子惨遭虐待令人心疼,然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呢?而我们又如何阻止虐童悲剧的重演呢?这起悲剧不仅在伤害孩子的身体,伤害家长的内心,同样作为一名油田幼教服务者,这个事件值得我深思,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的榜样,是孩子活的行为规范,我们幼儿园老师的肩上的重任可谓不轻,对待孩子应该用一颗真诚,充满爱的心,用宽容的眼睛去看待孩子们,用自己的言行来指引孩子们。
爱是打开幼儿心灵的金钥匙。尽心,尽责,尊重,进取,蕴含着一个幼儿园老师最基本的师德要求。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是调皮的还是内向的,长相俊俏的还是相貌平平的,每个孩子都需要老师的关爱,我们都要给他们真挚的爱。老师,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是神圣的。可每个孩子在老师的心中又是怎么的?让我们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用爱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天真无邪是儿童身上最宝贵的品质,是拯救异化的成人生活的一剂良药。幼儿的天真无邪使教师因看到了人性最本源的美而体验到一种幸福。在师幼交往中,当教师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以一份真诚的爱来回报老师。对于老师的付出来说,孩子的爱是最大的安慰和补偿,也是我们们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的重要原因。
孩子的爱是满足教师爱的需要的重要途径。与成人之爱相比,孩子的爱更显得真挚和纯洁,更接近爱的本质。这就是为什么孩子的爱能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不过,得到孩子爱的前提是教师对孩子的爱和喜欢,因为“孩子们所喜欢的是那些本来就喜欢孩子、离开孩子就不行、而且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幸福的人”。
“慢慢地给孩子的爱多一些,孩子的回报也多一些。”“自从踏入幼儿教育这一行,整日与孩子为伴,心中时常为孩子而感动,为他们的纯真、为他们的热情。和孩子相处,不需要伪装,只需要用自己最自然的一面。你付出了,自然会有回报;你爱孩子,他们自然也会爱你;你尊重他们,他们也会尊重你。
爱心是人的专利,是人类基于彼此都是同类这一认识的同情或怜悯。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借鲍西娅之口说过“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足见爱心对人对己,都是一副精神上的良药。爱心充盈但不求回报、坚守良善但不计恩典的行为,它们在中国的大地上独自生长,整个社会的浮躁与傲慢为它铺陈了灰暗的底色,它们却用对爱心的忠诚信仰照射出人性的光芒。
在中国的文化根基中,对于良心的坚守、对于仁义的恪守与生俱来、天经地义般的成为每个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如同宗教教义一般对人的观念和行为起到约束和规劝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对于良心有着宗教般的信仰。
在中国文化的观念中,“天”是至高的权威,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一切所作所为都在 “天”的注视下,都要遵从“天”的意愿。道家便有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念。因此,“天地良心”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文化观念,向来就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核心内容与精华。
温和友善,胜于强力风暴。教师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热情的话语都能缩短师生间的差距。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也许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做一名老师应该经常回顾自己以往的教育历程,反思一下:我造就了多少个遗憾,刺伤了多少颗童心,遗忘了多少个不该遗忘的角落!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会学会了自信。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
让我们点燃这只“爱心”的火把吧!一起努力……
(刘培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