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为师。学识是教师的奠基石。《学记》有云:“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就是说,只凭记忆力掌握书本上的各种知识,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这种人不够资格当教师。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否则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自己都不懂的东西,怎能帮助他人解除疑惑?并且教师的知识是不断发展的,“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使自己的思想具有时代的气息,具有新鲜旺盛的生命力。同时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知道“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教师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教师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
在现代信息社会,由于学生接受知识途径的多样化,从知识总量上讲,教师不一定比学生多,“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应该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学高为师,在今天更多地表现为教师以自己的好学精神、求真意识影响学生。
好学是教师的本分,孔子曾经自豪地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一生“学而不厌”,年近半百时,他还感叹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史记·孔子世家》也记载,孔子晚而喜《易》,读《易》至韦编三绝,可见其好学不倦的精神。他的好学曾达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地步。
现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好学之于教师已成“奢侈品”,教师不读书已成常态。一些教师自嘲地说,只读三本书:教材、教参、教辅。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一些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进反退。人言中医往往是“老来俏”,而教师一般是“老啦,不中用了”,其原因就是因为教师不同于其它职业,不能靠经验生存,而要靠智慧的活力、思想的魅力来吸引学生,而教师的智慧、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要靠不断学习来积累。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教师不读书、不学习的直接后果,就是教师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著名特级教师吴非说:“以目前教师的专业状态,连迎合‘提升升学率’这样一个低标准也有困难。大批教师只能用加大作业量来对付考试,并不具备教学智慧。”教师不是读书人,校园没有书香,只闻铜臭,这让社会、家长、学生情何以堪?这样的教师何以赢得学生的尊敬?
身正为范。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这让我想起了一代大家梁启超。梁启超在清华当教师时,极富责任心,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1927年5月底,北京城局势危急,梁启超拟到天津避难,但临走之前还不忘完成自己的教学职责:“好在校阅成绩恰已完功,本年学课总算全始全终,良心上十分过得去。……整夜不睡,点着蜡结束校中功课及其他杂事,明日早车往津。” 另一国学大师钱穆自幼吸烟,后来在小学任教,课本有劝戒烟一节,他自忖:自己嗜烟,何以教学生,遂决然戒之,后数十年不吸。对比大师,我们当下的教师,讲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有些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可他本分的阅卷任务都不能完成;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抽烟,可自己在办公室甚至在教室吞云吐雾;有些教师要求学生不用手机,可他自己在上课时自然而然掏出手机接电话……
有人说: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自己也要努力成为那样的人。比如,当我们要求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时候,我们自己就应该首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校的工作之中,而不会抱怨,不会索要报酬,不会斤斤计较。教师的身教比其言传是对学生更有说服力的教育。在西康福利学校,胡忠以自己的经历感染着这些孩子。在已毕业考上大学的44个学生中,有10多个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工作。
总之,教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我们不能奢望教师成为道德完人,但起码应该是道德常人。问题是如今教师的师德江河日下,这是为什么?每一个有良知的教师都会这么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