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山景区导游词

时间:2023-06-08 06:19:13 作者:会员上传

  琅琊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滁州古城西南约5公里、滁州市西南郊。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琅琊山景区导游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各位嘉宾:

  大家好!

  欢迎您来到琅琊山风景区观光游览,我是大家此次琅琊山之行的导游***,很荣幸能与各位一起度过这段值得期待的时光,有一首歌叫《常回家看看》,有一种渴望叫常出去转转,说白了就是旅游。在城里呆久了,天天听噪音,吸尾气,搞工作,忙家务,身心疲累,所以我们应该经常出去旅游,到青山绿水中陶冶情操,到历史名城去开拓眼界,那今天我们就到琅琊山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为大家润润肠,洗洗肺。旅途中您有什么要求或建议请尽管向我提出,我将会尽最大的努力为大家服务。那现在就开始我们今天的琅琊山之旅吧。

  在平常的团队接待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趣事,很多游人来了之后会先问我五壮士是在哪里跳崖的,因为50年代曾有一部红遍大江南北的战斗故事片叫《狼牙山五壮士》。但是那座“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境内,因山崖险恶如狼的牙齿而得名。1941年抗战期间,八路军一个班的战士在此狙击百倍于己的3500多名日寇,掩护数万群众和地方机关的转移。最后有五位八路军壮士把敌人诱入悬崖绝路,自己也跳崖殉难。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成了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的典型材料。可是此琅琊非彼狼牙,所以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滁州琅琊山的来历吧!

  大概在东晋以前,滁州西南的这片群山,没有人能说得出他的名字,一天,山里来了一位老和尚,依山傍崖,盖了几间寮房;开山劈石,凿了一尊佛像;就算建了一座庙宇。老和尚孤身一人,出入深山,觉得孤单寂寞,就从山外找来了一位小和尚。小和尚干别的事情都很聪明,唯独念经很笨,任凭老和尚怎样耐心传授,小和尚只会念“摩陀摩陀”几个字,老和尚伤心无奈不愿在庙里早晚听他“摩陀摩陀”的念叨,于是打点行装,离开山林,做行脚僧去了。老和尚走后,小和尚留在庙里,依然如故。一天到晚,口中不住的“摩陀摩陀”,不仅使荒野孤寺无沉静空寂之感,反而把远近的求福者、求子者、求好运者,都“摩陀”来了。奇怪的是,小和尚在香烟木鱼声中的“摩陀摩陀”,竟使那些香客都交了好运。山民、百姓传扬“摩陀经”很灵验,于是这座庙宇逐渐有了名气,被人称为“摩陀寺”,小和尚被称为“摩陀僧”,而这片无名之山也就被称为“摩陀岭”了。后来易名为琅琊山是因为琅琊王司马睿曾在此屯兵驻跸,从滁州领兵渡江,于公元317年率师攻占建邺(今南京),建立东晋,成为东晋第一代皇帝——晋元帝,他是将自己的封号“琅琊”赐予了此山,从此摩陀岭就被更名为琅琊山。琅琊山又称“转运山”,汉高祖刘邦在此将西楚霸王追成“穷寇”,终成大业。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因在滁州清流关一战,于公元960年转运为宋太祖皇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原为农民,当过和尚,在滁州发迹,于公元1368年在南京登上皇帝宝座。这4位都是从滁州这块福地走出去“转运”为皇帝的,滁州自古即为帝王发迹之地。因而,滁州被称为“转运福地”,琅琊山也有“转运山”之称。

  琅琊山位于滁州市西南方,旅游区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景区内由野芳园景点、醉翁亭景点、同乐园景点、深秀湖景点、琅琊寺景点、南天门等六大景点组成。这里层峦叠翠,林壑尤美,是首批被林业部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1997年又被林业部评为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单位,1988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琅琊山景色淡雅俊秀,文化渊源久远。自唐宋以来李幼卿、韦应物、欧阳修、辛弃疾、王安石、梅尧臣、曾巩、宋濂、文征明、薛时雨等历代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都曾来此开发山川、建寺造亭、赋诗题咏,留下大量、优秀的文化遗产,琅琊山因此成为拥有“名山、名寺、名亭、名泉、名文、名士”的六名胜境。

  其中唐建琅琊寺为皖东著名佛寺,也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宋建醉翁亭因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所著《醉翁亭记》一文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一亭”。山林幽谷中重修和复建的南天门、琅琊墨苑、深秀湖、欧阳修纪念馆等景点和历代书法名家书写的《醉翁亭记》“真、草、隶、篆”碑刻与山中原有古道、古亭、古建筑相得益彰。琅琊山特有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互交融,相映生辉。南天门上为纪念碧霞元君修建的古碧霞宫是著名的道教场所,琅琊山流传千百年的“琅琊山初九庙会”至今沿袭,儒、释、道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可谓“唐宋元明清,从古看到今”。

  山门

  我们现在所处之地就是琅琊山的山门。牌楼式的建筑,雄伟壮观,门额上题“琅耶山”三个楷书大字。这三个字是出自北宋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之笔,其中“耶”字并非错字,在古代“琊”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三种不同的读音,“耶”字也是其中的一种写法,所以一直沿用至今没有更改。

  野芳园

  游客朋友们,请随我进山门,咱们边行边观赏,景区内游客众多,请大家不要拥挤,照顾好老人和小孩,看好自身财物。前方野芳园景点就要到了。“野芳园”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原名“盆景园”。苏式园林建筑风格,亭、堂、台、轩、廊、拱桥、假山、曲径、草坪等,背衬青山,景色宜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曾在这里拍摄过电视连续剧“西厢记”片断。园内碑廊里镌刻有名人珍贵诗文和书画碑刻, 其中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李铁映、著名书法家沈鹏、萧娴、陈大羽、赖少其、范曾、旅美书画家李山及原国**政府行政院长孙科、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等人的书法绘画作品。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的欣赏到历代名人以不同书法形式和不同文笔所展现出的琅琊之美。有爱好书法的您可以大饱眼福了!

  沿途介绍

  走出野芳园,大家看到路边一大石上书“幽香谷”。前方即是一片豁然开朗的大草坪,大家可以在这里休息,做游戏。而且滁州的很多新人会在这里拍摄婚纱照,所以这里又被称为幸福谷,因为踩上去都是幸福的脚印啊。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谷内四季芬芳,花草遍地,请大家爱护花草,切勿采摘、踩踏,我们继续前进,看前方树林林立之间有一亭建于其中,此亭名为听泉亭,因为此处可听见泉水清音,甚是优美。前方呈现在眼前的是“醉翁潭”。 始建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筑坝将“玻璃沼”溪水截住,构成山中自然湖泊,水面约一千平方米,水深约3米,翠峦倒映,如置画中可感受《醉翁亭记》中“临溪而渔”的快乐, 着实有一番情趣。

  现在我们走过这座桥叫“薛老桥”,大约建于元代,由青砖砌筑,青石铺面,宽约五米。拱形结构,桥下流水潺潺。顺水流而上,前方就是醉翁亭景点了。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而琅琊山正是因为北宋著名的的文学家——欧阳修和他在滁州所作的传世散文名篇《醉翁亭记》而闻名天下。

  听这潺潺的流水声,就可感受到欧阳修《醉翁亭记》里描述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让泉也”的意境,文中提到了让泉,此泉何以出现在太守文中?又有何独特之处?那我们就来看看当年欧公笔下赞美的让泉吧。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醉翁亭记》中所描述的 “让泉”, 前方青石板砌成的两个方池,池方约三尺,池深约二尺。泉水从池中流淌,终年不涸,清澈如镜,掬而饮之,甘甜滋润。泉上竖的楷书“让泉”碑刻,由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滁州知州王赐魁重立。让泉从不干涸,水温终年保持在17-18℃,“甘如醍醐,莹如玻璃”,又被称为“玻璃泉”。

  杭州有“虎跑、龙井”二绝,我们滁州也有“让泉、滁菊”二绝,滁菊和杭菊、徽菊、亳菊为我国四大名菊,滁菊贡茶是我们滁州特产。用让泉水冲泡菊茶,如霜后初绽,馥郁清香,沁人心脾,甘甜适口,可清凉明目还可驱暑解乏。您出门一趟怎可空手而归,不妨带些滁菊贡茶回去馈赠亲友。

  醉翁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顺泉水拾级而上便是琅琊山风景区的精华景点——醉翁亭。映入眼前的是一座古色古香的院落,上有醉翁亭三个字,这三个字为全椒人薛时雨所写,全椒为滁州下辖的县城,开创讽刺小说先河《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就生于全椒。薛时雨是清末官员,杭州知州,辞官回到家乡后,因仰慕欧公而来游琅琊山,谁知来此一看,昔日庭院已倒塌,一片荒凉,他心情沉重,决心重修此亭。而他一生为官清廉,便变卖字画,多方筹集银款,重建了醉翁亭,所以现在的醉翁亭一带建筑,布局紧凑别致,亭台小巧独特,具有江南园林特色,有九处互不雷同的建筑景致,那各位进入院内来一一欣赏风格各异的“醉翁九景”吧。

  看墙上这几个牛鼻子似的小孔,大家猜猜它是做什么用的?对了,这位朋友说对了,这个就是用来栓马的栓马桩。

  啊,说了这么多为什么还看不到醉翁亭?您向上看门额上刻有“有亭翼然”四字,是的,在这个院落里只有站在这特定的位置,透过拱门上方才可见像鸟的翅膀一样张开着的亭角,一个“翼”字出神入化,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这是就是中国人的含蓄、内敛。在古代有句话叫开门见山,比喻直奔主题。其实这个词创立之初意思是相反的,我国园林建筑一般一进门便会有一座假山,挡住了人们的视眼,叫作开门见山,这种造景手法叫做抑景,取意“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您要想见到醉翁亭的庐山真面目,还要随我一起走入曲径通幽处,穿过一个月亮门,请大家驻足几分钟,现在我们所在处是二重院,墙壁上有二块碑,碑文是明代沈思孝所写的《解酲阁记》,可能有的朋友对这文题的意思不是很了解,解呢就是解除的意思,阁也很简单,只是这个酲字,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而且很多时候还会把它读成醒字,这个酲字的意境可能男同志的感触会更深一点,这就是你们喝酒喝到七八分醉但又没有醉,处于昏昏沉沉,飘飘欲仙时候的状态就可以称之为“酲”;看这第四行:“酿溪为酒泉,滁阳为醉乡”。这一句作者点出了滁州是醉乡,但滁州并不是因为沈思孝的这一篇文章才被称作醉乡的,而是从宋代欧阳修以后滁州就被称醉乡了。为什么滁州被称作是醉乡呢?欧阳修到滁州任太守后,在丰山亲自主持建了登高祈祷和庆祝丰收的丰乐亭,智仙为欧阳修在琅琊山麓建了饮酒赋诗与民同乐的醉翁亭,还有醒心亭,是陶然醒酒的地方。这三个亭子虽然功能不同但都围绕同一个主题那就是酒文化,都是以酒为载体,情为媒介,寄情于山水。欧阳修在滁州先后写了《醉翁亭记》和《丰乐亭记》而这两篇文章同时被收录入《古文观止》,大家都知道《古文观止》是收录古代名家大作的书,“观止”,顾名思义就是看到这里就没有了,可以说这部书代表了中国古文的最高境界,可见欧阳修在文学上的造诣。同时他又请他的弟子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写了《醒心亭记》,开创了滁州醉乡文化的先河;从此以后不计其数的文人墨客踏着他的足印,来到滁州、来到醉翁亭去体会他文中的山水意境,同时也继承了醉乡文化,为滁州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诗作。中华酒文化贯穿其中,它着实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之内涵,现在就让我们踏着酒国春长去看看我们期待以久的醉翁亭。    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这个亭子就是我国四大名亭之首的醉翁亭,它与北京陶然亭、长沙爱晚亭、杭州湖心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亭”。 此亭始建于宋代庆历六年(1046年)。是苏式飞檐亭阁,雕梁画柱,全木卯隼结构,十六根立柱支撑亭顶,飞檐翘角,歇山式,青瓦亭面,吻兽伏脊,南、北框门,青砖铺地,中间四根立柱悬挂着楹联:“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还有当地书法家吴伯初书写薛时雨的楹联一幅。亭柱四周设置木栏,倚栏造椅、茶几,大家可坐在这儿稍事休憩、

  此亭是琅琊寺的住持僧智仙为被贬滁州的欧阳修所建,欧公居滁,是政治上的挫折,但他能坦然面对,怡然乐观,为政之余,陶醉于“环滁皆山”的秀美景色,常偕僚属留连于琅琊山中,与州民同乐而成为历史佳话。山僧智仙敬重仰慕欧公的学术文章和道德人品,特于山中建亭为他的游山助兴。欧公以“醉翁”作为亭名,并由此创作出了千古名文《醉翁亭记》。从此欧阳修与朋友常常来此宴饮,“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因此得名;欧阳修不仅在此宴饮,而且还在此办公,各位请看这里有碑为证:“为政风流乐岁丰,每将公事了亭中”,写出了欧阳修曾在此办公情景。

  亭东有南宋时摩崖石刻篆书“醉翁亭”三个大字,卧石形似醉了的老翁,斜趟在此处。大家可在此留影。

  亭北正面为“二贤堂”。“二贤”者,指北宋时滁州知州王禹偁和欧阳修,王禹偁字“元之”,宋初文学家,巨野(今属山东)人。宋太宗时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以刚直敢言著称。他同欧阳修一样,在滁州任过职,并曾为滁州人民造福。因其人品、性格、文章、经历,都与欧阳修有相似之处。滁人为祭祀这两位父母官,而建了此堂。诸位请看,堂内现塑有两尊二贤塑像,玻璃柜内存放有欧阳修手迹照片和欧阳修的作品。两边山墙悬挂着今人书写的“醉翁亭记”和“朋党论”木质条幅。

  宝宋斋  冯公祠

  宝宋斋,意思是收藏宋代珍宝的地方,是明代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南太仆寺少卿冯若愚所建。这两块大型石碑上镌刻着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全文,字为苏轼所书的正楷字体。碑高2.36米,宽90厘米,每字约10厘米见方,字体外拙内美、浑厚华丽、端庄凝秀,神韵飘逸。因欧阳修和苏轼同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人的文、字同于一碑之上,实为古迹中金石之瑰宝,故被后人誉为“欧文苏字双绝碑”。

  “宝宋斋”旁有滁人为纪念和感谢冯若愚、冯元飚父子保护“欧文苏字”碑有功而建的砖木结构瓦屋三间,命名为“冯公祠”。

  顺台阶而下,我们来到“意在亭”。(台阶比较高,请大家注意脚下)“意在亭”原名“皆春亭”,系明代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滁州南太仆寺卿毛鹏所建、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滁州知州卢洪夏重建。建亭时是按晋代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描绘的“曲水流觞”建造。凿石引水,弯曲绕亭,渠宽约一尺、深约八寸。重现文人聚会时以文会友,把酒临风之意境,古人在上流放置酒杯 任其顺流而下,杯子流到谁面前,谁即取饮,回想欧阳公当年在这里对景畅饮,那“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的洒脱,真可谓人生一大乐事也。这样才能令人体会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感受呢。

  出“意在亭”西行十几步拾级而上,石砌矮墙院内,四方池中建有四方亭,亭名曰“影香亭”,由青条石小桥连接。此亭建于明代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原名“见梅亭”。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依据坐在此亭中既能看见亭北古梅的倒影,又能闻到梅花的香味,所以把此亭易名为“影香亭”。又有一说“影香”二字,取意宋代诗人林逋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中的第二字组成。诸位请看,亭柱上的楹联就是这两句诗。是苏州人阎梓昭所书。小桥尽头有一圆门,两株青松立于两旁,曲如虬龙,拱卫着大门,通过圆门可见古梅部分枝叶,而此处圆门,石刻,青松,梅枝构成一幅天然图画。是各位摄影留念的佳处。两侧院墙壁上镌刻着两块碑石,大家请看:上首“寒流疏影”,是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浙江湖州人尹梦璧题。下首“翠积清香”,是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滁州知州王赐魁书立。“影香”二字也嵌在其中。由圆门入院,我们看到这株虽经千年风霜雪雨,仍然枝茁叶茂,老而不衰的梅树便是欧阳修亲手栽植的“古梅”,故又称“欧梅”。这株古梅品种稀有,花期不抢腊梅之先,也不与春梅争艳,独伴杏花开放,每年二、三月间满树银花,繁花重叠,幽香宜人,映衬在满山初绿之间,鲜艳无比。诸位请看,花台南壁有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 孟夏,平丘李嵩阳题刻“花中巢许”四个字。“巢许”指的是上古隐士巢父和许由。尧以天下相让二人,二人拒不接受。这种不营世利、不重名利的风格正寄寓着古梅的清白,高雅,也兼誉欧阳修不争权势,不重名利的高尚品格。

  大家看古梅后还有一亭,也是为观赏古梅而建的,大家请看亭匾上的亭名,叫什么名呀?哎,有人已经说对了,中间那个字,就读作“梅”,它是个象形字 ,大家看看,是不是像一个人嘴里含着梅子被酸的在流口水呀?围绕古梅而建的,还有览余台,怡亭,都是赏梅好所在。由于角度不同,映入眼帘的梅姿也就各异。登上览余台,变仰视为俯瞰,可以把醉翁全景尽收眼中,环绕四面,景色不同,因此在台上镌刻了“四时之景不同”碑文。

  怡亭建于古梅的西边,视野开阔,心旷神怡,名曰“怡亭”。和其他亭子相比,怡亭最小,也不用木柱支撑,全用砖石砌成。两面开窗,一面为门,东壁刻有“东阁迎曦”西壁题“西山拱秀”,早晨最先迎接晨光,夜晚最早看到明月。而且俯视众亭,还可看见琅琊古道。望着山道上游客,会使你不禁想起《醉翁亭记》中所描写的“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滁人游”的情景。

  菱溪石

  再往前行,我们看到的是“菱溪石”。这是欧阳修当年最喜爱的一块奇石,因卧在滁州东郊的菱溪湖边,得“菱溪石”之名。欧阳修对它的嶙峋如雕,形状奇异甚是喜爱,用三牛驾车才运回州城,有人说这块石头是女娲补天留下来的灵石,也有人说这是天上掉落的陨石,经过专家考证这是寒武纪岩石,形成于5.7亿年之前,是由于海底的石灰岩,砂岩长期沉积形成的。菱溪石高约1.5米,石上有孔,孔孔相通,而菱溪也有灵犀之意,所以当地的百姓认为它是一块有灵气的神石,摸了它可以心想事成,你们也来摸摸吧,把好运带回去。

  游客朋友们,这里是“宝宋新斋”。宝宋新斋,是1981年建, 根据北京故宫博物院明拓片复制而成的欧文苏字《醉翁亭记》石碑四块,斋额由原中共滁县地委书记、后任安徽省长、全国政协常委王郁昭题写“宝宋新斋”四字。

  这边是“醒园”与“解酲阁”。1926年国**滁县知事陈文权借醉翁亭反意而建。

  现在我们来到新建的“欧公祠”( 应为欧阳公祠),门南旁有欧阳修后人、当代书法教育家欧阳中石题写的“千年醉翁”碑石一块。正堂门额书“醒心斋”三字,堂内正中上方悬“道德师表”横匾, 中堂为乾隆御笔题刻欧阳修像,,两边镶嵌有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四人祭祀欧阳修文的祭文四篇。两边墙上悬挂着明代“滁州十二景”木画图十二幅。

  出“醒园”大门,过玻璃溪石桥,跨琅琊古道便是“洗心亭”。大家请看,这座亭子不大,青砖瓦面,三面有门,亭壁上还刻有“枕流漱石,游目骋寰”楹联一副。大家来到亭内先“洗洗心”,再上山拜佛,菩萨才会保佑你,开个玩笑啊。

  诸位游客,醉翁亭景区已观赏完了,下面我们将要游览的是同乐园景点。

  同乐园

  游客朋友们,我们继续前进参观同乐园景区,这里以场馆参观为主,请大家不要大声喧哗,更不能随地扔垃圾,乱吐痰,请大家注意环境卫生。我们现在看到前方石上镌刻“与民同乐”四个行书大字,这是中国书法协会原会长、书法家沈鹏所书。同乐园是利用开山取石废弃的石头塘口因地制宜开发的新景点。名取自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醉能同其乐”之意。分东西两院,两院以亭廊相隔,动静相宜。“欧阳公馆”为欧阳修纪念馆中的主建筑,馆内匾额“一代文宗”由欧阳中石题写;正中塑有欧阳修塑像一尊,高近3米,四壁悬挂着全面介绍欧阳修生平的三十幅壁画。充分展示了欧阳修的为人、为政、为学、为文的人生精彩片断,将欧阳修的形象再现于世人面前。游客朋友们,请仔细观赏。再到这边,观赏品评《醉翁亭记》碑廊。这里展示的是历代书法大家苏唐卿、苏轼、赵孟頫、董其昌、祝枝山、文征明、张瑞图书写的真、草、隶、篆《醉翁亭记》碑刻,另外还有朱穆之、萧娴、沈鹏、范曾等当代名家的题词碑刻,可谓一字值千金啊。大家请看对面巨大平面山崖上,还有一幅摩崖石刻,是原中共安徽省委书记、著名诗人、书法家张恺帆书刻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可堪称一绝。崖壁下有一泓水面,睡莲片片其间,红鱼泛泛其中,汉白玉小桥横跨其上,与一天然桃源洞相接。其景其情尽在其中。

  琅琊古道

  游客朋友们,咱们向回走,回到琅琊古道。请大家看,这是一条古代人用青石铺就的道路,古道两边山峦叠翠,古树参天,秀竹幽幽,风景宜人,好美丽啊。在这里我们可以乘坐景区观光车接着游览,请大家依次排队,有序上车,不要拥挤,放好物品,安全乘车。现在我们来到“峰回路转”,这一建筑像座城门“洞”吧,它的名字叫“回北门”,约10米深,西北门额题“蔚然深秀”四字,东南门额题“峰回路转”四字。

  深秀湖

  游客朋友们,下坡向东南行,可以看到一片湖光水色,这就是:“深秀湖”。始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景区由深秀湖、清风明月楼、蔚然亭组成。“深秀湖”、“蔚然亭”,其名都出自《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深秀”、“蔚然”就在其中。亭、湖都位于琅琊古道边,湖水来自琅琊溪水面面积约6000平方米,清澈透底,湖中有:九曲桥、湖心亭,游客可泛舟湖面,仰观青山,俯视绿水;岸边有水榭亭台,轩廊石矶,青山如黛。诸位,好一派靓丽秀美的风光,把大家给迷住了吧。诸位请看这座“清风明月楼”,是楼阁式的仿古建筑。大家可以进去稍事休憩或就餐,品尝《醉翁亭记》中描述的“山肴野蔌、泉香酒洌”,还有具有琅琊山特色的“太守宴”。

  琅琊寺

  下一个景点便是著名的“琅琊寺”景区。琅琊寺是全国重点寺观之一,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滁州刺史李幼卿与山僧法琛所建。李幼卿曾是唐代宗李豫一位太子的太傅太保。当时李幼卿和法琛和尚将寺庙建设的图纸上报给代宗皇帝批示的前一夜,皇帝梦中在一寺庙礼佛,随后第二天见到图纸后,皇帝大喜,说与梦中寺庙一致,所以当即赐名“宝应寺”,意为“皇帝的梦应验了”,宝应也是代宗皇帝刚刚登基时的年号,所以说琅琊寺从建寺之初,就是皇家寺院。宋太祖,曾在滁州清流关有过一战,手刃皇甫辉,史称“清流关大捷”,后将宝应寺改名为“敕赐琅琊山开化禅寺”,清朝嘉庆年间,皓清律师,将寺名改为“敕赐琅琊山开化律寺”,佛教有一个宗派是专门研究、行持和传授戒律的,就叫“律宗”,又称南山宗。律师,就是精研戒律的法师,琅琊寺从皓清律师开始至今,代代都有律师。1915年,达修律师重新修建开化律寺的时候,因大家都习惯称呼为琅琊寺,在滁州老一辈人的口中,还习惯性的称呼琅琊寺为“大庙”。

  大家请看,通道中间的每块石板,都是荷花图案, 这里是长长的莲花甬道,共有72块镶嵌其中,直通“琅琊寺”,意喻为步步生莲(连),很有特色。大家脚踩莲花往上走,给大家带连连高升的好运。莲花,是佛教的圣物。将莲花踏在脚下,起源于释迦牟尼出生时的一个故事,释迦牟尼的母亲摩耶夫人快要生产时,往娘家赶路(古印度妇女要回娘家生孩子),结果走到毘兰园的时候,孩子就生下来了。当时佛祖生下来就会走路,他出生后向东西南北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就生出一朵莲花,然后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了句“天上天下,唯我独称尊”。所以,寺庙中多见莲花。

  寺庙的第一重大门,被称为山门又称三门。正中为空门,左右分别为无作门和无相门。正中匾额上的“琅琊古寺”四个字为当代著名书法家米南阳所写,他是古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后人。山门前,有一对威武的狮子,民间俗语说“ 摸摸狮子头,万事不发愁,摸摸狮子背,荣华又富贵,摸摸狮子尾,长命又百岁”。

  进入寺门之后首先看到的是“世纪钟楼”, 世纪钟楼正名“德应楼”,是三层塔式楼,二楼悬挂着铸铜钟一口,重3吨、高2.4米、直径1.6米,每天清晨由寺僧撞击,以示一天开始。游客也可上楼撞击,图个吉利。在钟楼对面,“汉白玉观世音站像”耸立在绿树之下,高8米,背西面东,站在水池中央莲花座上,慈眉善目,正在观望我们向他朝拜呢。

  入寺正殿是天王殿,供奉的是弥勒菩萨,韦驮菩萨和四大天王。弥勒菩萨是未来佛,佛教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叫“当来下生”,佛教有《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上生经主要记载的是弥勒怎么从一个凡夫修成菩萨,并上生兜率天的。下生经主要讲的是弥勒是怎么再度降临到我们现在所在的娑婆世界成佛的。弥勒菩萨什么时候成佛?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之后!我们再看看两边的四大天王,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和北方多闻天王。四大天王手中的法器也有着特殊的寓意,大家都知道是风调雨顺的意思,但大家仔细看:宝剑无鞘、琵琶无弦、雨伞无骨,神龙无鳞。这是什么寓意呢?社会上的很多说法,也都是猜测而已,真正的原因,佛家也不会告诉我们。需要我们去悟了。

  再看到,密切注视着大雄宝殿的菩萨,是韦驮菩萨。他现的是大将军身,相传韦驮菩萨十世童真,受佛陀付嘱而镇护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释迦去世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来到火化场说,佛原先答应给他一颗佛牙。所以他先取下佛牙,准备回去建塔供养。有个罗刹鬼躲在帝释天身旁,乘人不注意,盗去佛牙舍利。韦驮天见状奋起直追,刹时将罗刹鬼抓获,取回舍利,赢得诸天众王的赞扬,认为他能驱除邪魔,保护佛法。韦驮菩萨的金刚降魔杵,重八万四千斤。有三重含义:一,宝杵向上表示此寺院是十方选贤丛林,可挂单(暂住一天或三天),可常住。二,韦陀宝杵横放表示本地区选贤道场,可挂单,或者也可以常住。三,韦陀菩萨宝杵向下表示本寺选贤道场,一般只挂单,不常住。至于挂单或常住也要看个人的缘分和寺院的需要。

  出了天王殿,顺着左手方向,是琅琊寺的老山门,山门上有50年代的住持根如律师所写的一副对联“古寺犹存明季石,山门尚有建康砖”这一幅对联简单的说出琅琊寺的兴废历史,建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京叫建康,也就是说那时候琅琊寺就已经有建筑了。

  前面这里是“放生池”,又名“明月池”,池内泉水常年不涸,池上还有一座横跨三孔石拱桥,因桥建在明月池上,就叫“明月桥”。大家可以看到池内有象征福禄寿的龟和鱼,大家可以向它们投币许愿保平安。向北便是“明月观”,为座九楹瓦屋,连屋走廊,向上直通“大雄宝殿”、“藏经楼”、“千佛殿”,大家看,廊下还有木栏、坐椅,可倚栏小憩,坐观寺院山景。明月观门榜有楹联一副,诸位请看,“望之蔚然,有千年明月梅花,佛国都成空色相;飘忽到此,作一日闲云野鹤,名山小结旧因缘”。

  请诸位沿走廊上行咱们现在站的地方是“大雄宝殿”。大殿前有塔顶鼎坐式铸铜香炉一尊,香客可在此焚香拜佛。大雄宝殿是琅琊寺景区的主建筑, 殿高约14米,进深约15米,宽约20米,巍伟壮观,一殿峙灵光。大雄宝殿始建于唐代大历六年(公元771年),历代兴废,现在看到的殿宇建于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殿右角是一面大鼓,殿左角悬挂着铸铁钟一口。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晨钟暮鼓,很多人以为就是早上敲钟晚上敲鼓,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早上先敲钟再敲鼓,晚上先敲鼓再敲钟,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正面塑像是如来佛坐像,通体贴金,两旁站立的是伽叶、阿难两弟子,背面塑有南海观音菩萨、善财童子、龙女、关帝等神像,两侧高台上是十八尊罗汉像,后门内两侧是两尊坐在雄狮、大象身上的文殊、普贤菩萨。诸位,请跟我去殿后,请看,殿后墙壁上嵌有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画的观世音碑刻一块,旁侧有楷书的塔式金刚经碑刻一块,保存得非常完好,甚称国宝。

  下面请诸位拾阶而上,我们去参观“千佛殿”和“藏经楼”。千佛殿所供奉的玉佛,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缅甸国僧侣为增进与我国佛教僧侣的友谊,特捐赠给琅琊寺的。这些玉佛是采用缅甸国著名“缅玉”精雕而成,大小不同、形态各异,面容慈祥,端庄和善。据说您要是找到与你相像的那一尊,就说明你很有佛缘,佛祖也会保佑你一切顺利平安哦。那就请各位仔细找找吧。

  大家再随我来看看佛教园林“祗园”, “祗园”是佛教的专用名称,全称“祗树给孤独园”,又称“祗园精舍”。园内建有酴醾轩、翠微亭、悟经堂。酴醾轩现作为僧寮,翠微亭改为观音阁,供奉约3米高的观世音全身立像。咱们再向南多走几步,便是“悟经堂”。这座悟经堂,看起来并不怎么起眼,是一幢五间七楹的平瓦房,可在我国佛教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和名声。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欧阳修的继任太守张方平来知滁州。他是有名的佛教大居士,到任后常来琅琊寺。一日,他在祗园小憩,觉得精神恍惚,迷迷茫茫地回到自已前世的经历,好像前世曾游历过此地,并且在此写过佛经。清醒后,命人在屋内寻找,果然在房梁上找到半本手抄《楞枷经》。张方平试着续写下去,结果前后字体笔势居然一模一样。后来张方平在此抄完了《楞枷经》下半部,流传于世。因为传说中是前生后世两次写成的经书,所以被佛门称为《二生经》。这就是悟经堂在佛教界特殊地位的由来。再请诸位来到悬崖山壁前,仰观峭壁上的摩崖石刻,“南无阿弥陀佛”、“南谯灵光”、“心即是佛”、“云山之友”,这些石刻都是先人留下的瑰宝。院内有一株高耸入云的雪松树,人们把这株雪松称作“雪松王”,它高30多米, 它长势这么好据说是因为生长在观音阁前方,观音手中的净水瓶每天给它们浇灌仙水,所以有了灵气。成为江北第一松,最年轻的雪松王。在它的旁边还有两株桂花树,也被称为“桂花王树”,花开季节,浓郁的花香,飘满寺院。

  游客朋友们,请随我穿过明月观走廊,来到“三友亭”、“庶子泉”景点。这两个景点紧相邻,“三友亭”初建于明代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南太仆寺少卿盛汝谦所建,原亭己毁,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寺僧达修重建。亭侧植有 “岁寒三友” 松、竹、梅,其姿如宾客拱立,故命名“三友亭”。还有一种说法,“琴、诗、酒”三友,这“三友”可是文人的伴侣。“庶子泉”,为唐代大历年间滁州刺史李幼卿开发,劈山凿石为泉,池面约2米见方,深约3米。后人张忆书“庶子泉”碑,现仍存于泉侧石壁上。明代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福建莆田人郑大同来滁赏游琅琊寺时,见泉水清澈而且有浮力,遂书“濯缨”二字并刻在石壁上,我给诸位讲个小知识:“濯缨”一词出自《楚辞.渔父》篇,“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濯,洗涤;缨,系帽子的丝带)。泉水甘甜滋润,为寺僧食用之水,常年不涸,被誉为琅琊寺内的一池宝水。

  大家看“雪鸿洞”。洞顶有块巨石,上面刻有楷书“雪鸿洞”三字,并涂红漆,以示醒目。据记载是明代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滁州寺丞福建人仇维祯题刻。这个洞不大,不过十六七平方米,但很奇特,洞内正面有一大“佛”字,右面石壁刻有“面壁处”,是僧人面壁自悔的地方;还有“南无释迦牟尼佛”,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山僧达修书刻。后人把达修誉为文僧。大家过来看,这里还有个洞口,传说这个洞很深很窄很长,可以通往南京,据说当年朱元璋就是从这个洞中移兵南京打下天下,定都南京,成为明代开国皇帝,但是现在为了安全已经被封上,大家了解一下这段历史传说就好了。说了这里是三教合一之地,所以佛教看完,再带大来看看道教的无梁殿。

  “无梁殿”实为玉皇殿。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版《琅琊山志》载:“俗云西晋琅琊王驻跸于此所建筑。”早于琅琊寺。称之为开山祖殿,殿高三丈二尺八寸,深二丈四尺,灰砖拱形垒成,四角为四条栩栩如生的巨龙瓷瓦饰成,门额有砖刻浮雕的龙、凤、狮图案,正殿正中塑有玉皇大帝,托塔天王和太白金星像。无梁殿建造年代之久远,结构之坚固,气势之雄伟,在中国建筑史上堪称一绝。而且这里被成为玉皇灵签,求签许愿特别灵,各位可以许个愿求个签。

  诸位:琅琊寺景区观赏完了,大家要感受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就随我去南天门比赛登山吧。但是途中大家要有序前行,切勿拥挤打闹,山路崎岖,要安全前行。

  南天门

  朋友们看过电视剧《琅琊榜》吗?还记得里面的“琅琊阁”吗?对了,“琅琊阁”就在琅琊山东南制高点南天门上。现在我就带大家去看看传说中的“琅琊阁”吧!

  去“南天门”景点有两条登道:一条从“琅琊胜境”“二九径”拾级而上;一条沿着新建的“天蹊云径”登上“南天门”。上有“琅琊阁”、“碧霞宫”等古建筑群。登上“琅琊阁”,眺望四方,群峰会聚,层峦起伏,满眼翠绿,有广览神秀之魅力的气势。远眺长江似一条玉带在晴朗的蓝天下飘荡着,真是:“看长江如白练,视钟山若青螺”。“碧霞宫”,碧霞宫是为纪念碧霞元君所建,宫内有“碧霞殿”、“碑亭”等建筑,殿内塑有碧霞元君及其它神像,殿堂墙壁上还有彩色画像,前来上香的信徒很多,特别是春节前后及琅琊山庙会,上香的信徒更多。

  游客朋友:告诉大家一个史实:一九九二年七月三日下午,在南天门上空出现“海市蜃山”奇景,历时两个多小时,被誉为是琅琊山的“千古奇观”。出现的那次,中央摄制组在南天门拍摄琅琊山风光片,正好拍下了那一非常罕见的画面。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今天的琅琊山之旅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大家也都是文明旅游的表率,同时,希望大家能多多包涵我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同时提出宝贵的意见!最后,我真诚的期待着大家的再次光临!届时,我将给大家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

  祝大家旅途愉快,一路顺风!

相关推荐

    福建省武夷山天游峰景区中文导游词范文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堵墙就是武夷精舍遗址 。武夷精舍是宋淳熙十年(1183年),南宋大理学家朱熹亲自擘划、营建的书院。据董天工的《武夷山志》记载:武夷...

    白水寨景区导游词范文示例

    欢迎各位来到增城白水寨省级风景名胜区,来这里旅游主要是顺着海船木栈道观千尺瀑,叹大氧吧,做活神仙,登高揽胜,溯溪探险。瀑布落差达428.5米,是全国内地落差...

    沈阳故宫详细导游词

    沈阳故宫导游词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沈阳故宫导游词。1644年,大清迁都北...

    最新横店影视城导游词

    导语:一个经常会看见很多很多明星的地方你想去吗?想去的话你得去游览一下横店影视城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横店影视城导游词,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横店影视...

    鸟的天堂的导游词400字

    导读:"鸟的天堂"是广东省的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风景区,又名"小鸟天堂";位于距广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门市新会区会城镇天马河的河心沙洲上,是全国最大的天然赏鸟...

    云龙山导游词格式

    (东坡石床)大家看这块石头,这就是传说中赫赫有名的东坡石床。苏东坡酷爱旅游,又喜欢喝酒,但酒量不大,常常几杯酒下肚,就醉了。“醉中走上黄茅冈”,便是其中的一...

    武汉长春观导游词

    是武汉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古建筑群。它位于武昌大东门外,蛇山尾部双峰山麓,创建于元代,是为纪念长春真人邱处机而命名。长春观建成之后,规模恢宏,屋...

    福建省武夷山水帘洞景区中文导游词素材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洞,就是水帘洞。位于丹霞嶂东面的水帘洞,原名唐曜洞天。因此瑞泉岩峰巅有两道飞泉奔泻而下,随风飘洒,犹如灿烂的水帘,故后人便改称为...